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8*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选择题
1.( )使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A.玉兔二号 B.嫦娥四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一号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挥手 春辉 肝脏 麦杆 B.实践 贫贱 车轴 应届
C.慰藉 书籍 哺育 浦鱼 D.陡峭 俏丽 响午 回晌
3.“九天揽月”中“揽”的意思是( )
A.用绳子等把松散的东西聚拢到一起,使不散开。
B.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
C.把持。
4.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 )
A.《千年梦圆在今朝》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懈的尝试和追求。
B.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C.“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烟雾中。”我体会到了中国航天的历程是坎坷的,古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却坚持不懈的奋斗。
D.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五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5.下列属于神话故事的是( )。
A.嫦娥奔月 B.人飞于天 C.车走空中
6.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中国明代官员( )。
A.朱元璋 B.莱特兄弟 C.万户
7.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应归功于( )。
A.飞行员 B.科学家
C.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
二、填空题
8.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纳米指的是在0.1纳米的尺度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 )
(2)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
(3)用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用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
9.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展翅 ( )( )不已
勃勃( )( ) 夜( )继( )
( )( )长逝 ( )( )不舍
三、语言表达
10.句子训练营。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写句子。
1.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技术的探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消失在苍穹之中。(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第二年,我国正式实施探月工程。2007 年 10 月 24 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传回了第一张月背近距离拍摄的清晰的月表形貌图。随后“,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它的月球车“玉兔二号”,顺利进行了互相拍摄,带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1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里程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嫦娥一号”成功探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空绳的发明
马顿是美国宇航局的一名技师,他接受了一项任务:要尽快研制出一种能软又能硬的绳子。原来,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常常要离开飞船。这就需要在宇航员的身上系一根绳子,以便与飞船保持联系;作业完毕后,宇航员也要拽动绳子,才能返回船舱。但是,我们知道,太空中的情况不同于地球,那是一个失重的环境。在那里,人和绳子都没有重量,因此,在那里,宇航员想要抓住绳子,如同抓住一条被风吹动的轻纱,竟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用一种能软又能硬的绳子,在宇航员工作时,让绳子变软,等工作完毕时再让绳子变硬,那宇航员就能很容易地拽紧绳子返回舱中。
为了造出这种绳子,马顿日思夜想。一天,在回家的路上,马顿偶然瞥了一眼商店的玩具橱窗,一只汪汪叫的小狗突然让他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玩过的一只串珠小狗。那狗的腿和尾巴是用细绳穿上一些珠子做成的,把绳子放松,狗便软绵绵地卧着;把绳子拉紧,小狗立刻就站起来了。“唔,用珠子穿成的绳子不就能软能硬吗?”没想到这只曾给他童年带来乐趣的玩具小狗,今天又帮他解决了一个难题。马顿用珠子和短管交替穿在尼龙绳上,一根放松时柔软,拉紧后变硬的绳子便制成了。用这种绳子来连接飞船和宇航员,真是既安全又方便。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宇宙救命绳”。
1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 ) 安全——( ) 方便——( )
15.马顿接受了什么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马顿怎样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文中用“﹏﹏﹏”画出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要对学过的文章,从内容到结构都非常熟悉,及时复习和背诵。在本题中嫦娥一号使我国成为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
2.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
A选项春辉——春晖;麦杆——麦秆。
C选项浦鱼——捕鱼。
D选项响午——晌午;回晌——回响。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九天揽月: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揽: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
4.D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与句子的理解能力。
D错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5.A
6.C
7.C
【解析】
5.
本题考查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
6.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万户,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明初,陶成道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7.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应归功于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而不能归功于某个人。
8. 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解析】
略
9. 鲲 鹏 振 奋 生 机 以 日 猝 然 锲 而
【解析】
【详解】
略
10.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难道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吗? 她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宛若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花。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被送上太空。
【解析】
【详解】
1.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宛若”是一个喻辞,用它写一个比喻句即可。
3.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改变词语顺序。
故答案为: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难道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吗?
2.她那红扑扑的小脸儿,宛若一支含苞欲放的玫瑰花。
3.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被送上太空。
11. 科学家开始了探索。 长城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峻岭之间。 “嫦娥四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怎能不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呢?
【解析】
略
12.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13.“嫦娥一号”这次成功的探月活动,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月球探测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
【解析】
【分析】
12.
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里程碑:意思一般指建立在道路旁边刻有数字的固定标志,通常每隔一段路便设立一个,以展示其位置及与特定目的地的距离。文中指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13.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由“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便圆满完成了第一期‘绕月’使命”“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这也是我国航天器首次降落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这一步将主要突破返回器自地外天体自动返回地球的技术”分析可知,探月工程: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体现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进一步提高;由“以‘嫦娥工程’为代表的月球探测工作是我国迈出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实现了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分析可知,深空探测:对于中国开启月球和深空探测新征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由“‘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分析可知,科学研究: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14. 容易 危险 麻烦
15.研制出一根能软又能硬的绳子。
16.马顿用珠子和短管交替穿在尼龙绳上,一根放松时柔软,拉紧后变硬的绳子便制成了。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