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7.谁是最可爱的人
yú
èn
bāi
chún
yǐn
huò
biē
shí
韧
逊
覆
2.(贵港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________;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________、坚韧不拔;在和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________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饶 缅怀
B.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饶 沉湎
C.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D.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D
3.(原创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B.2021年9月3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C.雷锋在辽宁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辽宁成为孕育雷锋精神的沃土,雷锋精神也从辽宁走向世界、走向全国。
D.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的结果。
B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
B.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排比)
C.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
D.风大得把大地都揭了一层皮。(夸张)
B
5.(教材变式题)随着采访的深入进行,作者对志愿军战士崇高精神境界的景仰与赞颂之情也在不断深化。请你精读课文,分析这个过程,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命英雄主义
志愿军战士马玉祥在烈火中救助朝鲜百姓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交织在一起
爱国主义精神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6.文中用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构建了触发、推动读者情感发展的脉络。请你阅读课文,找到相关段落,写下段落序号:__________。(3分)
7.作者在组织第一个典型事例材料时,没有像第二、第三个那样呈现“问答过程”,请你略读,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3分)
第一个典型事例重现松骨峰战斗紧张、激烈、壮烈的战斗场面,让读者受到了震撼。不呈现“问答过程”能够更好地让读者和讲述者一样对英雄们满怀敬意。
②⑧
D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摁倒 高梁 脸膛 千载万世
B.干脆 掰断 炒面 永垂不朽
C.短褂 豆桨 溜达 淳朴可爱
D.狭小 摔碎 犁耙 奋不顾生
B
3.(原创题)电影《长津湖》在2021年国庆假期上映,它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的故事。七(1)班开展《长津湖》观影交流会,请你参与。(9分)
(1)小语搜集到下面相关材料,请你概括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作战所面临的困难。(4分)
材料: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缺衣少粮、装备落后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一流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的直接较量。这次战役,志愿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广大地区,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
长津湖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湖泊周围崇山林立,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狭窄,偶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风雪交加,气候严寒。
①缺衣少粮、武器装备落后。②主要为山区,且道路狭窄,行军难度大。③湖区人烟稀少,物质补给困难。④入冬后,气温骤降,低温冻害,容易造成战士意外伤亡。
(2)小语发现在某社交平台掀起了“长津湖最好的彩蛋”的话题讨论,他邀请你也一起参与讨论,请你发表你的观点。(2分)
某网友:《长津湖》电影结束后等了十几分钟没有彩蛋。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万家灯火、高楼林立、热闹非凡,想来便是最好的彩蛋。
示例一: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就是最好的彩蛋。
示例二: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和平安详,没有战争就是最好的彩蛋。
(3)影片中一段段真实的历史画面,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使全体同学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认识。请你结合影片和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英勇的志愿者战士,我想对你说”的板块写一段话,可赞美,可祝福,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字数80左右。(3分)
71年前,你们怀着保家卫国的热血,穿过战火硝烟,冰天雪地。天寒地冻,血肉之躯是你们筑起的卫国长城;强敌汹汹,枪炮滚滚,钢铁意志是你们凝结成的怒吼雄狮,令敌人不寒而栗。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没有你们的威武坚毅,也就没有我们如今的盛世安宁,深情缅怀致敬最可爱的您!
“爆破大王”杨根思(辽宁昌图县期末卷)
邱冰清
①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宣泰路,坐落着一座烈士陵园,纪念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陵园大道中央,杨根思手抱炸药包、怒视敌方的雕塑巍然挺立。
②1922年,杨根思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双亲,12岁随哥哥到上海当童工。1944年,杨根思加入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誉为“爆破大王”。
③1950年10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同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咸镜南道美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坚守下碣隅里外围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④29日,号称“王牌”军的美军陆战第1师开始向小高岭进攻,猛烈的炮火将工事摧毁,杨根思带领全排迅速抢修工事,做好战斗准备,待美军靠近到只有30米时,带领全排突然射击,打退了美军的第一次进攻。接着,美军组织2个连的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他指挥战士奋勇冲入敌群,用刺刀、枪托、铁锨展开拼杀。
⑤激战中,又一批美军涌上山顶,他亲率部队正面抗击,指挥部队从山腰插向敌后,再次将美军击退。美军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对小高岭实施狂轰滥炸,随后发起集团冲锋。他率领全排顽强抗击,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多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阵地上只剩他和两名伤员时,又有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
⑥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他“特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1953年6月,朝鲜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⑦“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杨根思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振聋发聩的战斗誓言。半个多世纪以来,数百万名参祭者来到杨根思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⑧杨根思烈士陵园管理科科长唐鹏飞介绍,当前陵园正在参与网络祭扫平台的建设工作,未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同时,陵园正广泛搜集杨根思烈士的遗物,丰富展陈内容。
⑨“我们要发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的窗口优势,担当红色使命,宣讲红色故事。”唐鹏飞说。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6月08日03版,有删改)
4.选文主要写杨根思的事迹,为什么开头要从杨根思陵园写起?(2分)
由杨根思陵园起笔,为的是引出对杨根思的英雄事迹的追忆(2分)。
5.选文第③段至第⑤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2分)
杨根思在朝鲜战场上战斗与牺牲的经过(2分)。
6.与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相比,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相同点?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请写出其中一点)(4分)
示例:本文与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都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敌我双方数量的对比,来强调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比(2分)。本文中,美军参与进攻的有两个连的兵力,我军只有一个排。课文中,在书堂站战斗中,我军只有一个连,而敌军却是“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人数与武器的悬殊对比,凸显了我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2分)。
7.文章第⑦段引用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的战斗誓言,有什么作用?(2分)【教材链接:见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
示例:表现了英雄杨根思的战斗精神和与敌拼杀的精神力量,也鼓舞了一代代人砥砺前行(2分)。
8.选文最后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3分)
示例:不多余(1分)。这样写,一方面与文章开头呼应(1分);另一方面表明杨根思的精神将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