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三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30 08: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吨的认识》 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且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些都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而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质量单位的认识,同时在英语课中也学习过一部分跟吨有关的知识。所以在课堂中,以让学生体会1吨的重量为主要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物的重量来感知1吨的重量,从而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1、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 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个故事吧。同学一定要认真看,看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课件)出示1头大象的问题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吗?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 你认为合适吗 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吨的认识,并板书)
2、 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 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 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2头牛约重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3) 小组汇报。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
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小活动:先了解自己同桌的体重,在背一背,说一说感受。
(2)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3)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 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1、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2、谈收获
四、拓展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吨”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字母表示:1 t=100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