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数、圈、算等方法,理解算式中的商对应的是几个组,余数对应的是下一组第几个。掌握最基本的借助余数就能确定的出现规律问题的策略,向学生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2.通过以学生熟悉的小动物为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探索借助余数确定出现周期性规律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通过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周期性规律的模型,即,商对应的是几个组,余数对应的是下一组第几个。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利用媒体再现学生对“按着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类事物的特点的回忆在根据余数找规律这个内容的探索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出现的周期性问题有直接的、比较感性的接触和了解,课前安排了接下句的游戏,用游戏唤起学生对一年级出现的“按着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类事物的特点的回忆,课上用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的图像再现“按着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类事物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概括、说理、感悟, 巩固了对周期性问题的理解。 二、 课中利用解题纸自主探究借助余数确定出现周期性规律问题的解决策略课中出现二年级学生喜欢的老虎、猴子、熊猫、小鹿等色彩鲜明的动物图案,先让学生猜一猜第10个是谁?初步感知方法。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第17个是谁?找到答案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展示多种方法(数、画、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适时地引导学生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优化解题方法,而且要突出借助余数确定出现周期性规律问题的解决策略,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借助余数就能确定的解题方法。三、利用最基本的借助余数就能确定的出现规律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借助余数就能确定的出现规律问题的策略的基础上,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课前准备: 1.游戏激趣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师:一年有四季呀 :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你接着说)师:拍手游戏xxx xxx xxx……(你们像老师这样接着拍)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有什么窍门吗? 2.欣赏师: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事物很多,想不想欣赏欣赏? 生接着说:夏、秋、冬……生接着拍生:有规律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用游戏唤起学生的记忆。
一、引入 1.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有规律的事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探索规律。板书:探索规律2.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想知道是谁吗?那下面请你随着它们的出场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好吗? 预设:生: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1分
二、探究新知 (一)第一排小动物:复习几个为一组和每组的顺序相同 1.课件一个一个出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从右缓慢出来。 2.师:哎,你们怎么知道下一个是谁呀?(随着学生说理,课件出示圈圈。) 师:再下一个是谁? 师:你从哪儿判断出美羊羊是第二个的?师:那第10组第二个是谁?师小结:不管是第几组,第一个都是喜羊羊,第二个都是美羊羊,第三个都是懒羊羊。你们真聪明。(二)第二排小动物: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初步尝试方法 师:看老师还把谁给带来了?(1)课件直接呈现:老虎、猴子、熊猫、小鹿,老虎、猴子、熊猫、小鹿……(2)师:你知道什么了?师追问:你从哪儿看出它是重复出现的?师:那第10个是谁?你怎么知道是它呀?(4)师:他说的对吗?咱们看看。(课件验证)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1)师:那你知道第17个是谁吗? 师:拿出答题纸,我们可以在答题纸上数一数,也可以圈一圈、 画一画,还可以算一算。做完以后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指导。(3)集体交流。 师:好了,孩子们看刘老师这儿,刚才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大家想了好多种不同的方法,现在你们知道第17个是谁了吗?师:都谁的答案是老虎呀?师:确实是老虎,这么多同学都对了,你们真棒!快来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师追问:为什么总是反复的数第一组啊?师:哦,原来她是根据规律数的,那你们觉得他这个方法怎么样?(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来的话,老师就要问:这样一个一个对应着数,如果是第1000个会怎么样?)师评价:要是大数就有点费时间了,但这个问题用数的方法确实能解决。那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方法怎么样?师:你真是太聪明了,你能想到用代表一组,我要向你学习,把图画在黑板上。板书:图略师:对于他的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师:说说想法? 师:他这方法怎样?师评价:你能想到用学过的乘法解决这个问题,太聪明了!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师问:那你能结合图跟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师:谁听明白了他的意思,那你能再说说吗?指名说师:大家都明白了吗?互相说一说(4)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师:数的、画的和算的,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师:那看算的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啊?(5)发现根据余数就能确定第几个是什么的方法。师:下面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再算一算第26个、35是谁? 26÷4=6……2 35÷4=8……3师:第36个呢?谁来列式?(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师:观察几个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师:你们真了不起,能用咱们学过的有余数除法解决有规律的问题。太棒了! 学生喊出名字: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生:因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3个是一组,这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生:美羊羊。因为美羊羊排第二。生:因为每一组的第二个都是美羊羊生:也是美羊羊生:我知道老虎、猴子、熊猫、小鹿4个是一组,它们按着这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生:“ ……”表示一直这样排,还有很多。生:第10个是猴子。因为老虎、猴子、熊猫、小鹿4个是一组,2组是8个,再数两个就是10个,所以第10个是猴子。生:老虎生:举手。生1:我是用数的方法。一组一组地数到第17个(或反复的数第一组),就是老虎。生:因为老虎、猴子、熊猫、小鹿4个是一组,它们总是按着这 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每一组都一样,所以数第一组就行了。生评价:数得很认真,就是麻烦(怎么麻烦?)生2:我是画的。老虎、猴子、熊猫、小鹿4只是一组,我画了这样的4组,是16只,还差一个,再画一个,就是老虎。生评价:如果画很多也麻烦。生3:我是用乘法算的(凑数)。4×4=16,16+1=17生:(可以结合图说)一组是4只小动物,4组就是16只,再加1只就是17只,所以,第17只是老虎生评价:他的方法比数和画都简单了。生4:我用有余数除法计算,用17÷4=4……1生:一共有17只小动物,每4只是一组,分成了这样的4组,还余1只,余下的一只就是下一组的第一个,也就是老虎。 生:都是先想总共有17个,一组有4个,分成了几组,还余几个。生:乘法是凑总数,除法是分总数。生:列式计算 集体反馈生:36÷4=9生:余1时 最后一个,也就我们要求的那一个和每组第一个一样,余2时要求的那个和每组第2个一样,余3时 …… 用学生喜欢的事物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烘托课堂气氛在说理的过程中复习、感悟规律让学生初步尝试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验到找规律的重要性在评价中进行方法的择优渗透符号化思想渗透对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沟通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发现方法。 解题纸 22分
三、练习 1.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早餐:第一天喝牛奶,第二天喝豆浆,第三天喝牛奶,第四天喝豆浆…… 1 23456……牛奶豆浆牛奶豆浆牛奶豆浆照这样,第11天应该喝牛奶。( )2.先找规律,再计算。 …… 照这样,第15个是什么图形? 3.拓展提高。动手圈一圈,你发现它们有哪些规律?第22个图形是( ) ○□□□○○□□□○○□□□○…… 生: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生:列式计算 集体反馈生:独立思考 集体交流 应用所学的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10分
四、作业:五、总结 1.先圈出规律,再计算。 ……第17个是什么?列式:……第26个是什么?列式:2.按规律算一算。 ……第19面是什么颜色的?列式: ……第30个是什么?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生:谈收获和感受 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作业纸 5分2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根据规律,解决问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用23个彩灯装饰会场,根据装彩灯的规律,第23个是什么颜色?需要买几个红灯,几个黄灯?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猜测验证,合作交流,充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和见解。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我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并放手让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与推理。教学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合理化推测我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用生动、亲切的语言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增强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学得轻松而有意义,愉快而有价值! 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不够,有些课堂生成没有及时抓住,处理得不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不充分;课堂评价还需要再积极些等等。我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