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梳理整数、分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没进行过“翻转课堂”的训练,但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乐于思考。在学习本节课知识之前,学生已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零点几来表示,但对小数的理解只是建立在具体表象中。此外,学生有学习整数的相关经验,学习整数时是单位的累加,先是一个一个数,再满十进一,而小数则是把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1”不断细分,再累加成新的数。在学生认知体系的原有基础上,将整数的学习顺应到小数学习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具体分的过程,学生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更能直观感受到小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 初步感知整数、分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 解决措施:利用微课及ppt动画降低理解难度。
四、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谈话回顾 0’00”- 0’40” 揭题:小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与带什么单位有没有关系 出示三年级教材上的图,身高1.3米、一支铅笔0.85元、苹果重3.45千克……抛出问题:像这样带着单位的小数我们很好理解,那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跟我们带什么样的单位有没有关系呢? 回顾三年级的小数 通过ppt展示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初步认识的小数。
观看自学视频 0’45”- 8’30” 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将整数的学习顺应到小数的学习中 围绕核心问题自学视频,初步学习新的小数计数单位、进率、及意义 观看并思考视频中的问题 播放自学视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到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
复习迁移,多层次探究新知 8’50”- 33’35” 通过复习整数的有关知识,把整数学习的方法迁移到小数的学习。 通过出示图片体会大的计数单位可以不断细分小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通过把1进行不断细分得到的。计数单位十分重要。 出示图片10个一、3个十、5个千,回顾过去的计数单位的特点都是满十进一,1000里有10个百,100里有10个十,10里有10个一。 依次出示图片: ①一个正方形(可以用1表示) ②没涂满的一个正方形 ③一个平均分成5份,四份涂上了颜色的正方形。 ④涂色部分比3份多,比4份少的正方形。 ⑤0.326 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意义、进率。 ①体会当涂色不满1时,需要产生一个比1要小的新的计数单位0.1,以此类推,产生新的计数单位0.01、0.001 ②通过观察分母和小数位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③整体沟通进率。 利用ppt动画清晰准确展示计数单位的细分过程,直观对比计数单位的大小,体会其中的联系。
练习巩固 33’35”- 40’20” 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电脑练习:选择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的图形,进行涂色,并写出对应的分数和小数。 同学互相出题完成, 了解拓展知识 电脑及时反馈答案对错,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小结 40‘20“- 梳理整节课知识 小结: 1.看来0.1,0.01跟长度、元、角、分没关系,只要是1/10,1/100,1/1000都可以表示成0.1,0.01,0.001。分母是10、100、1000 … 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2.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分别写作0.1、0.01、0.001 …… 3.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感悟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后作业 完成纸质练习
五、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