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 轴对称图形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 轴对称图形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30 11:4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课题 轴对称图形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轴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必要基础,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也很多。为了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本节教学作了在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用尺子量,数一数)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台。例2的教学是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画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观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所掌握的知识,动手设计图案,体验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教学内容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第48页例3及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点 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学习难点 在作图中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设计意图
一、课前预习 (一)本节课你需要掌握 1.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会画轴对称图形。 (二)学习方法和建议 1.认真观看微课2—3遍。 2.自学课本第48页。 3.上网查资料、求助同学或家长等方式。 (三)学习任务完成《轴对称图形》课前任务单 上课前的一天利用优学派智慧课堂备课模式中的“课前导学”发布了微课和预习单。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自学课本、上网查资料、求助同学或家长等方式先进行预习。让学生先进行课前导学,更有利于课堂上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更能直指问题的核心,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一)谈话 师:同学们,昨天留的《轴对称图形》课前任务单完成了吗? 师:下面,就对同学们完成的情况进行汇报。 (二)汇报交流 1.提问 (1)师:第一部分的复习旧知,这道题你有什么困惑吗? (2)师:黄老师有个困惑,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2.观看微课师: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请同学们观看微课。 3.掌握学习目标 师: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吗? 师:一起读一读。 4.引出课题 师:说的很好,其实我们之前已经初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进一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一) 预设学生回答:没有。(二)汇报交流1.(1)预设学生回答:没有。(2)学生回答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学生认真观看微课。学生一起读学习目标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会画轴对称图形。 4.板书课题 回顾、复习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通过动画演示,直观感受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明确这节课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并引出课题。
三、自主探究(25分钟) 活动一: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一)猜测 1.提问: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吗? 2.质疑:你怎么知道这两个特征的?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请结合课前任务单,想办法来验证你的观点。 (二)小组活动 1.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师:谁来大声朗读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回答) 2.小组探究 师:请同学们结合小组活动要求将探究的第一题完善,并在小组内交流,并总结出方法。 3.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小组汇报,组织全班交流。 4.引导学生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三)达标检测练习: 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1.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大量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两个特点快速练习一道。 师:拿出课堂任务单一,完成的同学拍照后上传提交。 2.质疑 (1)观察全班同学的完成情况,跟你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困惑吗? (2)老师有一个困惑,这个松树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验证的? 3.学生汇报 4.引导学生观察:数方格、找对称点的方法与原来学习的对折验证法相比有什么优点? 活动二:画轴对称图形(一)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1.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轴对称图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学生独立完善课前任务单。 3.小组交流 4.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 小组汇报,组织全班交流。 5.引导学生总结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二)达标检测 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师:拿出课堂任务单二,完成的同学拍照后上传提交。 2.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全班同学的完成情况,跟你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归纳整理全班一起回顾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活动一: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一)猜测 1.预设学生回答: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2.学生准备活动(二)小组活动1.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活动要求。 2.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量一量,数一数,发现规律。 3.小组汇报,并全班交流。 (组内补充,再组外补充。)预设讲解:(1)什么是对称点? (预设:点连成线、线连成面、面连成体,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可以说对称轴两侧部分上的点完全重合,也可以说上面的关键点完全重合。) (2)质疑:为什么叫点A′?不是点C或点D呢? (预设:这两个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猜一猜:上面有几组对称点? (预设:因为上面有无数的点,所以是无数组) (4)验证方法:请结合图形来说,你们组是怎么验证这两个特点的?(预设:特点一:数方格、找对称点。特点二:用量角器或三角尺量出直角。)4.根据自己的发现和老师引导分析,共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改写成“。”) 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三)达标检测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汇报,根据情况课件演示。3.引导学生发现:数方格、找对称点的方法与原来学习的对折验证法相比的优点。 有时候我们不能实际对折,数格子、找对称点的方法便于操作,更方便、更准确。活动二:画轴对称图形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1.学生独立完成。2.组内讨论。3.小组汇报,全班讨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什么特点? (预设:数出左右两边每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学生边汇报边用课件演示,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4.总结画法:找:关键点——定:对称点——连:依次连线达标检测 1.学生独立完成后拍照上传提交。学生之间互相浏览做题情况。 2.引导学生总结:画图时要标出数据、用铅笔画图、要用直尺画直线等。 活动三:归纳整理 全班一起总结今天的重难点内容,并读一读。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探究,不同的学生往往需要不同的时间来完成,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时,每个学生是否都能探究出结果教师根本就无暇顾及,让学生利用平板“先学”,则不受此等限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尽可能地完成探究的过程。本环节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为核心问题,尊重学生为学习主体,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间得到思维碰撞,在是与非中提升特征的理解,在实践中进一步内化知识。每探究完一个活动马上让学生练习一道,通过练习又发现规律和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形成知识链,再次的内化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8分钟) 师:下面,就对同学们今天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准备好了吗? (一)拓展延伸:自学微课完成拓展练习 1.画一条线段的对称图形:你能找到与线段AB相对称的图形吗? 2.自己确定对称轴的位置,把下面的平行四边形设计成一幅轴对称图形。 (二)质疑 引导学生观察:拓展应用的两道题,与今天所画的轴对称图形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1.学生自学后完成拓展练习。 2.引导学生发现:拓展应用的两道题,给的是完成一个图,画它的对称图形,画完后是两个图形;今天学习的是给的图形的一半画另一半,画完后是一个平面图形。 3.总结:今天这节课研究的是在一个图形内的对称现象。 拓展练习题,提高了难度,让学生自学微课后完成练习,由于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能够很快的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完成这道题。并通过画发现与前面学习的不同。
五、课堂总结。(2分钟)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习惯,并能学以致用。
六、教学板书 轴对称图形 特点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画法:找 定 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