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六、解决实际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六、解决实际问题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30 11:5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 科 数学 姓 名
课 题 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新课标》提出体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是指以亲身经历的探究、实验等实践活动获得的认识情感的感受,通过调动身体的感官进行体验、思维和感悟,从而使学习者在实践及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品质。2、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3、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探究法为主,直观图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4、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第一课时: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实际问题学生情况: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解答简单的乘加、乘减、加除、减除两步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学会了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因此新课的引入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生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教学活动,逐步理解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与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1、教师课件演示2、引领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应用。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实际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规范书写等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能解决简单的加、减两步实际问题,掌握解决两步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合理运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本节课有五大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观察比较、总结方法,巩固练习、拓展提升,总结收获、提出质疑。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的伊始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解决问题,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借书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多少本连环画?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安排了独立探究和汇报交流两个小环节。在独立探究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解题过程在本上试着画一画,算一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汇报交流中,以生生交流的形式探讨解决问题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三、观察比较、总结方法,是对全课的总结提升,是后续学习的延伸。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五、总结收获、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揭示课题: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出示课件)师:能提个数学问题吗?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出示课件:还剩多少本连环画? 生说图中信息:连环画有450本,一年级已经借走100本,二年级借80本连环画预设:生1:两个年级一共借走多少本? 生2:还剩多少本连环画? 创设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借书情景引入新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多媒体课件 2分钟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独立探究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解题过程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算一算 师巡视指导提示:做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二)汇报交流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预设:随着学生的思路走,如果学生有画示意图解决的,先让学生解释图意,再说想法师同时板书算式师:通过画图,我们能直观地看出这几个数量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有不同的画图方法吗?说说你的想法。预设:如果有画线段图的,让学生解译图意,说想法,没有的话教师揭示画线段图的方法,并板演讲解画图的方法师:线段图更简单一些,用几条线短就可以表示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画(板演)师小结: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以后再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就可以画一画线段图。师: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吗?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师:观察、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虽然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不同,但结果一样,解决同一道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生独立解答同桌交流屏幕展示,生生交流:预设:第一种方法:450-100=350(本)350-80=270(本)450-100-80=270(本)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提问或补充和老师一起在练习本上学画线段图,理解图意结合图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生结合线段图理解第二种方法:100+80=180(本)450-180=270(本)450-(100+80)=270(本)第一种方法:从整体中连续去掉两部分第二种方法:从整体中去掉两部分的和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清新的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评价、补充中得以完善、提升渗透画图的解题策略渗透方法多样性 屏幕展示 23分钟
三、观察比较、总结方法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2、判断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学生1: 24+50=74(个) 74+76=150(个)学生2: 50-24=26(个) 76+26=102(个)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说说你的理由。超市原有400箱饮料,卖出了180箱,又运来200箱。现在有多少箱?( )A 400-180-200=20(箱)B 400-180+200=420(箱) 生读题独立解答汇报交流: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说说是怎么想的?读题思考手势判断说明理由读题思考选择说明理由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 10分钟
五、总结收获,提出质疑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板书:方法多样画图法 自由发言预设:1、我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了2、我学会了画线段图…… 1分钟
六、布置作业 数学书66页1、3、4题 生独立完成 9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评价方式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是否有兴趣学生自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师随堂激励性评价主动参与,积极回答问题。 师随堂评价书写姿势正确。师评学习效果是否正确完成书上练习师评与师生互评结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实际问题,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熟悉生活,但常常忽略生活,因而无法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所以教师必须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机会,给学生发散的空间。实际问题的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教学中,我注重提供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经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感悟、不断提升。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生生交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既分散了难点(使学生根据直观图,很快找出中间问题),又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