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重力 集体备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 重力 集体备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15 23:0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布尔津县初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
邱俊
备课组成员
刘新华 曹玉镯
课题
7.1力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认识力的三要素
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用具
弹簧、磁铁、小铁球、多媒体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实验,讨论 引导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进入新课
什么是力
活动一: 体验力的存在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手搬桌子


桌子
1
2
3
4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力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二)、力的作用效果
活动二: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手拉弹簧
弹簧的长度变长
1
2
3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演示:观察用力向下压弹簧和向上拉弹簧有何不同?轻轻拉弹簧与用力拉弹簧有何不同?在门轴处推门和在门把手处推门有何不同?
总结:力的三要素是 , , 。力的三要素不同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画力的示意图
(五)、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三: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课堂练习: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触。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画出一辆马车收到的力的示意图。马车收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为500N,同时收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500N.
一个物体收到与水平方向成30度角向右上方的拉力,大小为300N。画出力的示意图。
作业内容:
备注(补充)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静止变为运动;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称为运动状态变化。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示意图
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