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老山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 老山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9 21: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老山界
教学目标
课题 老山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2.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2. 学习文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方法,体会生动形象的场面描写,学会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中受到鼓舞。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途中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1945年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部长等职。长期负责党的宣传和文教工作,为之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写作背景 1934年冬,红军强渡湘江后进入越城岭山区。国民党判明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去湘西,遂调集重军,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红军改变了去湘西的计划,一路西进,但必须翻越老山界。因为:第一,它是必经之路;第二,没有更多的时间绕行;第三,翻越老山界也是国民党始料不及的。
读准字音 惊惶(huánɡ) 呜咽(yè)   苛(kē)捐杂税蜷曲(quán) 咀嚼(jǔ jué) 酣(hān)然入梦
理解词语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呜咽:流水发出凄切的声音。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到处是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新课展开 【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1)红军翻越老山界用了多长时间?老山界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明确:从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多钟,才翻越老山界。老山界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陡峭、险峻、高大(陡、窄、险)。(2)请试着按时间顺序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的特点,摆出困难。第二部分(第2-32段):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三部分(第33段):写作者的感受。【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明确: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2)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明确:“难”体现在:①山路险峻,悬崖峭壁——走路难;②要在一尺多宽的陡峭山路上睡觉——睡觉难;③饥饿——吃饭难;④伤病员多,敌人追击——处境难。(3)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仍坚持翻越老山界体现了什么精神?明确:红军战士表现了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精读课文,深层探究】(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们”与瑶民大嫂的攀谈,作用是什么?明确: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2)举例说明本文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明确:本文作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具体而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举例来说,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那种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深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英雄部队。先后两次描写火把,给人鲜明的印象。前一处描写,“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可见山势的陡峭,山路的艰险,爬山的艰难。描写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画面壮丽、神奇、美丽,显示了山势的险峻,也显示了红军的凌云壮志。后一处描写,作者已置身于山路上,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队列中,于是细致地描写了这种奇观:“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山路的艰险,通过这样生动的描写,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惊心动魄,让人产生无限敬佩之情。【把握文章主旨】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反映了红军长征经历的各种困难,歌颂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以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来安排文章结构,叙述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本文除首尾两段外,中间部分大都是按照翻越老山界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写了从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下午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时间在推移,地点在转换,部队在前进。时间(第一天)下午→傍晚→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下午空间山沟→山脚→半山腰→雷公岩→山顶→下山→宿营地事件起因(红军决定翻越老山界)→经过(红军历经艰险翻山)→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描写生动形象,主旨突出。文中对星夜爬山的场面的描写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既有从不同视角方位对景物的描绘,又有对红军语言的描写,把山路的迂回曲折、山势的陡峭险峻、爬山的艰难异常描写得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积极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红军确实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凝练,感染力强。在对睡觉冻醒后所见、所闻、所感的描述中,作者综合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出听到的不可捉摸、难以名状的声响,烘托出午夜的静谧。这一系列描写突出表现了红军战士身处险境仍能镇定自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方法活用,片段作文】请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一处景物。
教学板书 难事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伤病员多,敌人追击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们深深感到:教师要会灵活地创造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吸引和感染学生;再次就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中优美的语言,分析鲜活的红军战士形象,学习新颖的写作手法(如以动写静),体会深邃的思想境界(以苦为乐等),感悟使人奋发的人生哲理,既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