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华师大版中考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计算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华师大版中考二轮复习专题练习4:计算题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09: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科学计算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0.6A,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闭合开关S、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范围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绘制了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阻值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6V
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3.6W
C.当电流表示数为0.25A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2.75W
D.若将电压表量程换为0~3V,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18Ω~50Ω
2.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C.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3.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ρ木块=0.6×103kg/m3,木块体积为V,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D段弹簧被压缩
B.C点与E点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
C.C点弹簧处于原长
D.D点的横坐标d值为0.3V0
4.电学题的解答始终是许多同学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某校九年级(2)班的学习兴趣小组,遇到了这样一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1、S2都断开,滑片P从b端滑到某一位置C时(图中未标出),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减小了6Ω,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A,此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示数又变化了1.5A,设灯丝电阻不变。下面是小组成员各自解出的一些答案:
①灯泡电阻12Ω; ②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20Ω;
③电源电压为9V; ④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Ω; ⑤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2Ω;
⑥当S1、S2都闭合时,调节滑片P,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20W-36W;
⑦当S1、S2都断开时,调节滑片P,小灯泡的功率变化范围是1.92W-3W;
⑧电源电压为12V; 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8Ω.
则符合正确答案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⑥ B.①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⑥⑧⑨ D.①③④⑤⑦
5.把木块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V1(如图甲);用细针将该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溢出水的总体积为V2(如图乙),忽略细针的体积。则(  )
A.木块的质量为ρ水V2
B.缓慢下压木块的过程中,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C.木块全部压入水中静止时,细针对木块的压力大小为ρ水gV2
D.木块的密度为 ρ水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400g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底面积为40cm2的长方体物块从液面逐渐浸入液体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h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且液体始终没有溢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B.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8N
C.物块刚浸没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5.5×103Pa
D.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时,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16N
二、填空题
7.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8.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9.在t℃时,把一定质量的固体物质A(不含结晶水)溶于水制得A溶液,现取A溶液M克,并将它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原固体物质A,达饱和时,所加A的质量恰好为此份溶液质量的1/6。另一份在t℃蒸发水份,达到饱和时,溶液质量减少1/3,则在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原A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0.小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铁、氧化铁也可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他和同学利用实验室药品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
(1)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试管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将   ,木条复燃;b试管无明显现象。
(2)小乐认为根据实验一即可证明FeCl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小李同学认为要证明FeCl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补充实验证明反应前后FeCl3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于是他取反应后的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二:
①写出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②操作①的内容:   、洗涤和烘干。
③如果m1=   ,证明氯化铁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
11.小柯同学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时,用到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4.0N)、 大烧杯、水以及各种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 ;
②如图乙,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
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重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液体密度ρ液( g/cm3 ) - 0.8 1.0 1.2 1.4 1.8 2.0
测力计示数F拉(N) 4.0 3.6 3.5 3.4 3.3 3.1 3.0
浮力大小F浮(N) - 0.4 0.5 0.6 0.7 X 1.0
(1)补充实验步骤①   ;
(2)表格中X的数据是   。
(3)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F浮=G物原理工作的。当秤盘放上物体时,小简浸在水中的深度为h,小筒重(包括秤盘)为G0、圆柱形小筒截面积为S,水的密度为ρ,则所称物体的重力为    。
(4)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
12.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2)现需要使用①的溶液配制200克10%
的R的稀溶液,需要   g①的溶液。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   (写名称)。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   。
A.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13.课外探究时,某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了“金属和酸反应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课题。
(1)其他条件相同,同种金属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铝片,分别放入5%、20%的足量稀盐酸中。实验表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如图Ⅰ、Ⅱ、Ⅲ是三位同学记录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2)其他条件相同,不同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镁片、锌片、铁片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甲所示。则曲线A对应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的盐的名称是   。
(3)其他条件相同,颗粒大小不同的同种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中,锌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请在答题卷的图上用实线补画出锌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
(4)请你再提出一个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合理因素   。
四、解答题
14.某工厂车间的一台机器在工作时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和废气,需要安装排气装置,以保证空气中废气含量不超标。小明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实现:机器不工作时,小功率排气扇工作;机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大功率排气扇工作,OA是一根可以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B处通过细杆b与力敏电阻Rx接触,A处通过细杆a与物体M连接,物体M重为3牛,OB:OA=1:2,衔铁可以绕D点转动,废水较少时,衔铁受弹簧的支撑作用,其右触点恰好与触点T1接触,M1工作;当Rx受压力为12牛时,电磁铁恰好吸引衔铁,使右触点与触点T2接触,M2工作。排气扇的规格为:M1(220伏,60瓦),M2(220伏,120瓦)。机器运行时,产生的废水以0.1千克/分钟的速度排入废水箱,物体M受到的浮力(F浮)与废水质量(m)关系如图乙、(图中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当物体M被废水浸没时,M受到的浮力是   牛。
(2)工人进入车间后,先闭合开关S2,使小功率排气扇先工作一段时间。启动机器时,同时闭合开关S1。请计算废水箱中的废水质量积累至2千克的过程中,排气扇消耗的电能。
(3)为了让大功率排气扇提早启动,小明采取移动细杆b的做法,请指出细杆b的移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
15.如图甲所示的柱状容器底部放有一个体积为600cm3的长方体物块(物块与容器底不密合),逐渐向容器内倒入水,测得容器底部受到物块的压力F随水的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并将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和对应水的深度h记录在下表中。
V总/cm3 160 320 480 640 800 960
h/cm 8 16 24 31 35 39
(1)结合图乙和表中数据分析,当加入水的总体积V总=640cm3时,物块处于   (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状态;
(2)图乙中h2=   cm;
(3)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是多大?
(4)如果图乙中F2=1.2N,容器内不加水时,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大?
16.小科发现超市收银台自动传送带的末端两侧挡板上有两个相对的小孔,当物品送到两个小孔的中间时传送带就会停止运动,取走物品后传送带又会重新运动。回家后小科利用已学的科学知识自己 设计了一个“自动传送带”(如图):传送带由工作电路中的电动机带动,A、B是传送带末端两 侧挡板上的小孔,A孔处有一激光源 S; 控制电路中的光敏电阻 R2 刚好位于 B孔处,电磁铁线圈 阻值 R0=20Ω、保护电阻 R1=60Ω、电源 U=5V。
此光敏电阻的阻值 R2与光照强度 E(单位勒克斯,符号lx )之间的几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 E/lx 5 10 15 20 25 30 40
光敏电阻R2/Ω 60 30 20 15 12 1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2随光照强度E变化的规律,求当E=40lx时,R2=   Ω。
(2)当光照强度E≥15lx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线圈中的电流满足什么条件?(通过计算说明)
(3)若激光源的光未被物体挡住时,B小孔受到的光照强度为30lx;被物体挡住时,B小孔受到的光照强度为10lx。当传送带停止时,光敏电阻R2消耗的功率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1W)
(4)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激光源的光逐渐变弱。为了实现在更微弱的光照下,也能使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减小R1的阻值 B.减小控制电路总电压
C.减小工作电路总电压 D.电磁铁向右移
17.某款水位自动测控仪的测量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 U 恒为 15V,定值电阻
R0=10Ω,R1为一竖直固定的光滑金属棒,总长 40cm,阻值为
20Ω,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对应棒长成正比。弹簧上端固定,滑片 P 固定在弹簧下端且与
R1接触良好,滑片及弹簧的阻值、重力均不计。圆柱体 M
通过无伸缩的轻绳挂在弹簧下端,重 80N,高 60cm,底面积为
100cm2。当水位处于最高位置 A 时,M 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滑片 P 恰在 R1最上端;当水位降至最低位置
B 时,M 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已知弹簧所受拉力 F 与其伸长量△L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ρ水=1.0×103kg/m3,g 取 10N/kg)闭合开关 S,试问:
(1)当水位下降时,金属棒接入电路的长度   ,电压表示数   。(两空均 填“增大”或“减小”)
(2)当水位处于位置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水位由位置 A 降至 B 这一过程,弹簧的长度增加了多少?定值电阻 R0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多少?
18.有一体积、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其原长为10cm,把弹簧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容器底面积200cm2,上端固定在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上,向容器中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此时水深为24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求:
(1)水深为24cm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木块受到水的浮力;
(3)木块的密度;
(4)打开出水孔,缓慢放水,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关闭出水孔,此时放出水的质量。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力F的大小以及物体A的运动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1)当t=7s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为   N。
(2)如图丙所示,在A的两侧分别挂上柱状重物B,C,且C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已知GB=20N,GC=60N,C的横截面积为20cm2,长度足够,水够深。则当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时,C的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
(3)若物体A移动就会触发报警装置(图中未画出),当物体A不移动时,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是多少?
20.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某同学实验并记录如下:
(1)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   ;
(2)B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已知条件求解C烧杯溶液中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向E烧杯内加入54.4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D烧杯溶液溶质的化学式为   ;
(6)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的氢氧化钠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比为   。
21.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质量为1.5g。某实验小组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 g溶液。然后缓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同时进行搅拌,使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得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稀盐酸总质量/g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g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请分析计算:
(1)第   次测量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2)表中m=   。
(3)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1.5g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22.某同学为学校草坪设计了一个自动注水喷淋系统,其电路设计如图甲。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1=12伏,R0为定值电阻,RF为压敏电阻,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压敏电阻RF放置于水箱底部(如图乙),其阻值与压力有关,阻值随水位变化关系如表。工作电路包括注水系统和喷淋系统,其电源电压U2=220伏;圆柱体水箱底面积S=0.4米2。当水箱内的水位上升到2米时,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Ia=0.1安,衔铁恰好被吸下,注水系统停止工作,此时电流表示数I1=1安;当水位下降到1米时,衔铁恰好被拉起,注水系统开始给水箱注水,此时电流表示数I2=2安。
水位(米)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压敏电阻RF阻值(欧) 300 200 125 90 70 65 62 60 59
(1)当水箱内水位达到2米时,控制电路中压敏电阻RF的功率为   瓦。
(2)当水箱内水位下降到1米时,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Ib为多少安?
(3)已知喷淋系统一直给草坪喷水,每秒钟喷水恒为0.001米3;注水系统工作时,每秒钟给水箱注水恒为0.005米3。求相邻两次开始给水箱注水的这段时间内,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增大;下降;增大
8.【答案】Gh;Gh;小于
9.【答案】50克;22.2%
10.【答案】(1)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FeCl3+3NaOH=3NaCl+Fe(OH)3↓;过滤;m1= +
11.【答案】(1)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记录
(2)0.9
(3)ρgsh-G0
(4)换用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12.【答案】(1)60
(2)80
(3)硝酸钾
(4)A、B
13.【答案】(1)Ⅲ
(2)氯化亚铁
(3)
(4)温度
14.【答案】(1)15
(2)解:当力敏电阻受压力为12牛时,由FB×OB=FA×OA得
F浮=FA+G=6N+3N=9N
由图乙可知物体浸没前,浮力与废水质量成正比15N:9N=1kg:m
m=0.6kg

所以可以得到W1=P1t1=60W×360s=21600J
W2=P2t2=120W×840s=100800J
W总=W1+W2=21600J+100800J=122400J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到: FB×OB=FA×OA ,在FA和OA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大FB,只能减小OB,即细杆b向右移动。
15.【答案】(1)沉底
(2)30
(3)解:物块浸没时浮力最大,V排=V物=600cm3=6×10﹣4m3,
则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6×10﹣4m3=6N
(4)如果图乙中F2=1.2N,容器内不加水时,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物块的重力,即F=G=7.2N,物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3600Pa
16.【答案】(1)7.5
(2)解:当光照强度E=15lx时,R2=20Ω。由欧姆定律可知,
I= = =0.05A
∴线圈中的电流应大于或等于0.05A
(3)解:传送带停止时,E=10lx时,R2′=30Ω
I′= = = A
P=I′2R2′=( A)2×30Ω≈0.06W
(4)A;D
17.【答案】(1)减小;减小
(2)解:I=U/R =15V/(20Ω+10Ω)=0.5A
U1=IR1=0.5A×20Ω=10V
(3)解:△F=F 浮=ρ水 gV 排=1.0×103kg/m3×10N/kg×6×10﹣3m3=60N;
△L=0.5cm/N×60N=30cm。
当水位处于位置 A 时,滑片 P 在 R1 最上端,此时 R1=20Ω, P1=I12R0=(0.5A)2×10Ω=2.5W
当水位处于位置 B 时,此时 R1 接入电路的阻值:R1′=5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2=U/R =15V/(5Ω+10Ω)=1A
P2=I22R0=(1A)2×10Ω=10W
△P=P2﹣P1=10W﹣2.5W=7.5W
18.【答案】(1)解: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4m=2.4×103Pa;
答: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2.4×103Pa;
(2)解:因为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所以木块浸没在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木块的体积,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m)3=10N;
答: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
(3)解:由于弹簧原长10cm,木块边长10cm,水深24cm,所以弹簧伸长Δl=h水深﹣l弹簧﹣l木块=24cm﹣10cm﹣10cm=4cm,由图乙可知,当弹簧伸长4cm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F=4N,
此时木块受到重力、浮力和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三个力作用,且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F浮=G木块+F拉力,木块的重力G木块=F浮﹣F拉力=10N﹣4N=6N,
木块的质量m木块= = =0.6kg,
木块的密度ρ= = =0.6×103kg/m3;
答: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4)解:放水前,水的体积V水=V总﹣V木块=S容器h﹣V木块=200cm2×24cm﹣(10cm)3=3800cm3;
由当弹簧处于没有发生形变的自然状态时,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块=6N,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6×10﹣4m3,
此时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 = =0.06m=6cm,
此时水的深度等于弹簧原长与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之和,即水的深度h水=10cm+6cm=16cm,
水的体积V水′=V总′﹣V排′=S容器h水﹣V排′=200×10﹣4m2×0.16m﹣6×10﹣4m3=26×10﹣4m3=2600cm3,
放出的水的体积V放水=V水﹣V水′=3800cm3﹣2600cm3=1200cm3,
放出的水的质量m=ρV=1.0g/cm3×1200cm3=1200g=1.2kg。
答:放出的水的质量是1.2kg。
19.【答案】(1)10
(2)当物体A不受摩擦力时,
物体C受到的浮力:F浮=GC-GB=60N-20N=40N,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可知,
此时C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F向上=40N;
则C的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
(3)由题意可知,
物体A静止时物体C所受浮力的最大变化量:△F浮=2×12N=24N;
则最高水位和最大水位的差 。
20.【答案】(1)50g
(2)NaOH+HCl=NaCl+H2O
(3)
(4)7.8%
(5)NaCl、NaOH、Na2CO3
(6)1:1
21.【答案】(1)16
(2)64.78
(3)解:解:由表格数据可知,1.5g样品中碳酸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CO2的质
=50g+20g-69.78g=0.22g
设1.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与碳酸钠反应消耗的氯化氢质量为y。
Na2CO3+ 2HCl=2NaCl+H2O+ CO2↑
106 73 73
x y 0.22g
= 解得x=0.53g
= 解得y=0.365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00%≈35.3%
(4)解:解: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的氯化氢质量为15g×7.3%-0.365g=0.73g
设1.5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NaOH+ HCl=NaCl+H2O
40 36.5
z 0.73g
=
解得z=0.8g
22.【答案】(1)0.6
(2)解:当水箱中水位为2米时,控制电路电流Ia=0.1安,RF1=60欧,此时 =120欧,则R0=R总1 RF1=120欧 60欧=60欧
当水箱中水位为1米时,RF2=90欧,R总2= RF2+ R0=90欧+60欧=150欧
答:电流Ib为0.08安。
(3)解:注水系统从水位1米开始注水到2米,注水总体积V总=0.4米2×(2米 1米)=0.4米3,需要时间为t1,根据题意:
水位从2米下降至1米,需要的时间t2= =400秒
注水系统与喷淋系统同时工作时,工作电路电流做功W=U2I2t1=220伏×2安×100秒=4.4×104焦
喷淋系统单独工作时,工作电路做功W′=U2I1t2=220伏×1安×400秒=8.8×104焦
W总= W+ W′=4.4×104焦+8.8×104焦=1.32×105焦
答: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是1.32×105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