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北G2期中联考
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试题
考生须知: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4页,答卷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请用钢笔或水笔将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喀斯特山地省份,人口密度是全国的1.09倍,人口合理容量超载50%以上,加剧了贵州石漠化程度。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贵州人口合理容量大小的直接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地质条件 C.耕地数量 D.地形地势
2.人口合理容量超载加剧贵州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陡坡毁林开荒 B.草场超载放牧 C.生态环保意识差 D.水资源利用不当
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
第
3-4
题图
)
3.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4.可以解释以上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的原因有( )
①陆地面积较大 ②地形全部为平原 ③气温较为适中 ④降水量全球最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表为2019年甲乙两国与世界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的数据统计表格。完成5-6题。
甲国 乙国 世界平均
城市化水平(%) 83 86 56
人均GDP(美元) 66160 8800 11400
5.下列四个国家中,甲国最有可能是( )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阿根廷
6.目前,乙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 )
A.郊区城市化 B.中心城市化 C.虚假城市化 D.滞后城市化
(
第
7-8
题图
)标准差椭圆用于描述人口空间分布的离散趋势,椭圆中心表示人口重心,长轴、短轴分别表示人口分布偏离人口重心的主方向、次方向。兰州市位于河湟谷地的狭长地带,城镇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好的河谷阶地上。下图为2000-2010年兰州市人口重心与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图。据此完成7-8题。
7.2000-2010年,兰州市标准差椭圆的空间变动,反映出兰州市人口( )
A.分布偏离重心的主方向由东南向西南转移 B.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扩大
C.集聚的吸引力西北地区强于东南地区 D.分布的核心区域逐步收缩
8.兰州市城镇建设用地分布于河谷阶地,有利于( )
A.方便城镇生产生活取水 B.发展内河航运 C.防止水土流失 D.缓解土地紧缺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2010-2014年主城区由市中心向外的
植被覆盖变化图。读图完成9-11题。
9.快速获取该城市植被覆盖信息并输出植被覆盖
变化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GNSS GIS B.RS GIS
C.GIS GNSS D.RS GNSS
10.主城区内距市中心10-20km的范围、植被覆盖
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第
9-10
题图
)A.农业用地增加 B.建设用地增加
C.城市人口减少 D.农业人口增加
11.市中心植被覆盖率提高,对该城市的积极影响是( )
A.减轻环境污染 B.增加就业岗位 C.根治内涝问题 D.减少交通拥堵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表,完成12-13题。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 全国平均值之比 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 压力指数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全国 1.00 52.57 1.00 1.00
青海 0.86 47.44 0.14 0.95
河南 0.82 42.43 7.74 1.07
黑龙江 0.93 56.90 1.00 0.29
浙江 1.65 63.20 0.83 2.56
12.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13.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下图为某大城市商业、居住和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甲、乙分别为2000年、2010年。读图,回答14-16题。
(
第
14-16
题图
)
14.2000年和2010年,X2地属于的功能区分别为( )
A.商业区、居住区 B.居住区、工业区
C.工业区、居住区 D.居住区、居住区
15.有关图示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区范围向外扩展 B.居住区扩展的面积最大
C.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上涨幅度最大 D.居住用地付租能力的上涨幅度,Xl地小于X2地
16.近年来,该市大型综合商场逐渐从市中心向外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付租能力降低 ②交通条件完善 ③城区用地紧张 ④逆城市化出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异地育肥指在牧区进入枯草季节前将牛羊转移到精料条件较好的农区进行短期强度育肥,然后出售或者屠宰的一种牛羊肉育肥的生产制度,下图为东北地区中、西部草业一畜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
西部草原区
:
退耕还草
人工草场
草业经济
畜牧业
牛犊、羔羊
异地育肥
屠宰加工
中部产粮区
:
粮食、饲料
当地消费
或出口
)。
(
第
17-18
题图
)
17.东北地区异地育肥的饲料主要是( )
A.天然牧草 B.人工牧草 C.玉米 D.稻谷
18、东北地区草业一商牧业一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的优点有( )
①保护西部草原区生态环境 ②促进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
③建立中、西部的协作关系 ④形成中、西部之间的竞争机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
中国惠州
(
主要零部件供应
)
海运运输
2016
年之前
中欧班列运输
2016
年之后
波兰当地
(
少数原料供应
)
波兰海外工厂
欧洲市场
第
19-20
题图
)2004年中国某多媒体控股有限公司在波兰成立了海外液晶电视组装基地,专门从事面向欧洲地区的液晶电视生产和销售,下图为波兰工厂的生产销售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该企业在波兰设厂,主要借助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廉价 B.当地市场广阔 C.生产技术先进 D.地理位置优越
20.2016年,中欧班列开通对波兰工厂的影响是( )
①提高液晶电视的生产技术 ②更加便捷获取主要零部件
③扩大液晶电视市场范围 ④快速灵活适应市场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都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选对给2分,选2个且选对得3分,其他情况均不得分。)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广东省东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下图)。嵌瓷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主要用在宗祠建筑上,大致流程分为塑胚、剪瓷、镶嵌、调整等步骤,工序复杂特殊,全靠手工制作。2011年,嵌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许多传统工艺一样,嵌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据此完成21-22题。
(
第
21-22
题图
)
21.与我国内陆地区宗祠建筑主要采用彩漆木雕相比,潮汕地区屋顶及墙体上更多采用嵌瓷做装饰,主要原因是( )
A.耐室外湿热环境性能强 B.嵌瓷造型更为多样美观
C.碎瓷片废物利用成本更低 D.质地坚实稳定,不易褪色
22.嵌瓷装饰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
A.工艺技术人才流失 B.文化和审美观念变化
C.生产周期偏长 D.生产成本提高
如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与规划用地方案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读图回答23-24题。
(
第
23-24
题图
N
)
23.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合理的是( )
A.甲一工业区 B.乙一住宅区 C.丙一仓储区 D.丁一商业区
24.该城市下列用地规划中,较为合理的是( )
A.①地建疗养院 B. ②地建火电厂 C.③地建化工园区 D.④地建自来水厂
南繁是指将水稻、玉米、棉花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在南繁基础上,海南岛未来还打算引进世界各地优质种源,建立世界种子资源中转基地。据此完成25-26题。
25.海南岛逐步成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的原因主要有( )
A. 制种周期较短 B. 可育种时间长 C. 科研力量雄厚 D. 环境质量较高
26.将海南岛进一步建成世界种子资源中转基地有利于( )
A.引进物种,减少资金投入 B.提高单产,保障粮食安全
C.丰富资源,缩减检疫流程 D.择优选种,增强抗病能力
老挝万象赛色塔工业园区是中老两国“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目前已吸引新希望、中石化等多家我国企业入驻。为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园区对待入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截至2020年8月,已有83家中外企业入驻,涵盖电子产品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纺织品加工、总部经济等产业类型。据此完成27-28题。
27.目前,老挝万象赛色塔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的最大优势是( )
A.廉价劳动力 B.发达的交通网 C.完善的基础设施 D.广阔的市场
28.老挝万象赛色塔工业园区对待入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产品质量 B.加强专业分工 C.避免恶性竞争 D.淘汰落后产能
(
第
29-30
题图
)下图为“某地1992 -201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净迁入率)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情况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2004年开始人口增长以净迁入为主
C.人口数量最少的年份是1995年 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
30.对该地人口状况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B.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交通、社会秩序的压力加大
C.净迁入率的变化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
D.该地区净迁入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大题,共3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凤梨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高温干旱地区,在年平均24-27℃生长最适宜,耐旱性强,在生
长发育期仍需一定的水分,但雨水过多,土壤湿度大,会使根系腐烂,目前在我国台湾
也有大规模种植。图1为台湾岛地区略图。
材料二:兰屿岛位于台湾岛东南方的太平洋上,全年高温多雨。为适应环境,岛上的原住民创造
性的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m-2m,屋顶用茅草覆盖,
屋背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见示意图2。
(
第
31
题图
1
第
31
题图
2
图
例
1000
城市
山峰
等高线
)
(1)影响台湾岛能大规模种植凤梨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从地形上看,台湾凤梨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其目的是便于 。(6分)
(2)从地形角度描述台湾岛主要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4分)
(3)评价兰屿岛上“地窖式”民居的优缺点。(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些发展战略,如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面积约占全国21%,人口和GDP均超过全国40%。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略图,甲、乙圆圈范围内为长江经济带中的两个城市群。
(
铜矿
锑矿
钨矿
铅锌矿
城市
水电站
河湖
省界
经济带界线
城市群
洞庭湖平原
第
3
2
题图
)材料二: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
(1)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其主要动力是________;与乙相比,甲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较______(填“高”或“低”)。(2分)
(2)从自然区位角度,指出洞庭湖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4分)
(3)简述湖南省发展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5分)
(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转变(5分)
浙北G2期中联考
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试题
答 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双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非选择题
31.(1) (6分)
(2)
(4分)
(3)
(4分)
32. (1) (2分)
(2)
(4分)
(3)
(5分)
(4)
(5分)
浙北G2期中联考
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试题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A B C C D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C D C C A D C
二、双项选择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D AB BC AC AB BD AC BC CD BC
三、非选择题
31.(1)气候/热量;(2分) 丘陵/山地;(2分) 排水(2分)
(2)①多位于西部沿海平原分布(1分)。
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1分);地形开阔,便于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1分);
沿海平原,土壤深厚肥沃地,有利于农业发展(1分),为城市发展提供农副产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优点:躲避台风;冬暖夏凉,排水性能良好;
缺点:市内阴暗潮湿,采光差;活动空间小。(4分)
32. (1) 经济发展(1分) 高(1分)
(2) 雨热同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降水丰沛);(1分)
地形平坦;(1分) 土壤肥沃;(1分) 水源充足;(1分)
(3)金属矿产丰富(1分); 水能丰富(1分); 水资源丰富(1分);
劳动力(土地)廉价(1分); 水运便利; 市场广阔(1分)。
(4)武汉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1分);环保要求提高(1分);
航空发展空运能力的增强(1分);钢铁原料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1分);
市场需求变化(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