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24*黄继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黄继光愤怒地( )着敌人的火力点。”括号中应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注意 B.注视 C.凝视 D.俯视
2.与“惊慌失措”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心急如焚 B.焦躁不安
C.你推我搡 D.从容不迫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冰雹 拥抱 B.屡次 楼房 C.摧毁 催促 D.晕倒 晕车
4.下列名言与“珍惜时间”无关的一项是( )
A.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语言描写 ②心理描写 ③外貌描写 ④动作描写 ⑤神态描写
(1)“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
(3)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A.①③④⑤ B.②①④③ C.①⑤③④ D.①⑤④③
二、填空题
6.认真观察成语中“惊天动地”第二和第四个字的特点,然后完成下列成语。
喜( )厌( ) 忆( )思( ) 化( )为( )
瞻( )顾( ) 声( )击( ) 扬( )避( )
7.读句子,完成练习。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1.这里主要运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中可以体会到黄继光对敌人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这是对黄继光___________的描写,这句话体现出黄继光具有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
三、语言表达
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这句话运用__描写,表现了黄继光____________的形象。我也能用这种描写方法写句子:
听到评委宣布自己在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_______________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9.加点部分写出了黄继光爬得____________,表现出了黄继光的____________。
10.联系全文,说说黄继光为什么要向前“爬”,而不是“冲”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葵花之最
二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是在昆仑山上度过的。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
快到“五一”了,冰封的道路渐渐开通,春节慰问品运到了。五颜六色来自五湖四海的慰问袋最受欢迎。小伙子们希望从绣着花的漂亮布袋里,摸出一双精致的鞋垫,做一个浪漫的梦。姑娘们没有这份心思,只想找点稀罕的吃食,打打牙祭。整整一个冬天,除了脱水菜和军用罐头,没有见过绿色。可惜,关山重重,山路迢迢,花生走了油,瓜子变哈喇,沙枣颠成粉末,面粉烙的小果子像出土文物……
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清香。那是一个绣着黄色“八一”和红色五星的小白口袋。针脚毛茸茸的,绣活手艺不高,想必出自一个笨手笨脚的胖姑娘。打开一看,是一袋葵花子。颗颗像小炮弹一样结实,饱满得可爱。
我们每人抢了一把,一尝,竟是生的。葵花子中埋着一封信。信是从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小学发出的。孩子们请求解放军叔叔们,把他们精心挑选出的葵花子,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这根本不可能!昆仑山是世界第三极,雪线上连草都不长,还能开葵花?我们都默不作声了,只听见屋外风在嘶鸣。我们大着胆子,把葵花子种在院子里。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
葵花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大起来。
然而,我们高兴得太早了。不知道该算是上个冬天最迟,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但却奇迹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它并不是最强壮的,也许因为近旁有一块大石头。受到启发,我们用石头为葵花围起一圈不透风的篱笆。
现在,我们每天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
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自己生命的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出了纽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上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地扑向葵花。
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凝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面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丁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五分硬币那么大, 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其上,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裂出的葵花子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
向日葵身上的冰花越结越厚,最后凝固成一方柱形的冰晶。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11.“我们每天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这个动作描写表现了战士们_____的心情。
12.哪些句子反映了昆仑山环境的恶劣?任选一处用“ ”在文中画出来。
13.向日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放出一朵明艳的花。它是告诉世界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4.你觉得葵花和战士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5.选段写黄继光主要是抓住他的________来描写的,具体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了黄继光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6.比较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了”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先理解词语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注意”指留意、关注,把意志放在某方面,强调注意力。
“注视”指注意地看,视线由眼睛出发,突出“看”这个动作。
“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有一定是的时间长度。
“俯视”指从高处往下看,强调了视线出发点的位置和角度。
题干中,黄继光是愤怒地看着敌人的火力点,用长时间地凝视不合适,他的位置也不合适用俯视,只有“注视”最合适。
2.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惊慌失措”指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心急如焚”的意思是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焦躁不安”指着急而烦躁,心神不定。“从容不迫”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由此可知,“晾慌失措”与“从容不迫”的意思相反。
3.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要把形近字、多音字的字音区分清楚。注意B项“屡次”中“屡”读音为“1ǜ”;D项中“晕”是多音字,表示昏迷、头脑不清时读“yūn”;表示日月周围的光圈、头发昏时读“yùn”。
4.D
【解析】
【详解】
考查名人名言。
A项意思是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光,永远一事无成。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B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C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是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D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是求学问道的方法在书读百遍,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为勤,如百川赴海,日进不已,此为学海无涯,那样作学问须用耐心,此为苦当舟。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5.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写作手法之一的人物描写的方法。
(1)从“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
(2)从“目光凶恶可怕”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
(3)从“张开、扑、堵”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
(4)从“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
6. 新 旧 苦 甜 险 夷 前 后 东 西 长 短
【解析】
略
7. 神态 语言 愤怒 坚定 动作 视死如归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仔细分析例句,结合不同的人物描写分析例句中所运用到的人物描写方法。
(1)例句中由黄继光对参谋长说的话,所以是语言描写。前面还写到“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所以这里是神态描写。从愤怒和坚定可以体会到黄继光对敌人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2)例句中描写的是黄继光堵住敌人枪口的一个动作,所以是动作描写。通过这个动作,可以体现出黄继光具有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8. 示例:他乐于助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出现。 动作 为了别人宁愿牺牲自己的英勇高大 示例:他转动脑袋,前后左右看了一圈,在同学的提醒下才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走上台去向观众鞠躬。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分析和仿写,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写句子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仔细分析例句的结构和格式,用相应的字词进行仿写即可。在仿写句子中,不要写错字,注意语言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性。
(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句子,结合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本题中,例句是动作描写,表现了黄继光的为了别人宁愿牺牲自己的英勇高大的形象。仿写运用动作描写的句子,注意动词的运用即可。
9. 艰难 顽强意志
10.敌人的子弹像冰雹一样,只有慢慢爬才能靠近。黄继光已经受伤,他不能快速地冲,只能慢慢爬。
【解析】
9.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中加点部分“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写出了黄继光爬得艰难,表现出了黄继光的顽强意志。
10.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句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联系全文,说说黄继光要向前“爬”,而不是“冲”上去可以得出敌人的子弹像冰雹一样,只有慢慢爬才能靠近。黄继光已经受伤,他不能快速地冲,只能慢慢爬。
11.期盼
12.寒凝一切的风雪,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早上起来,天地一片苍茫。
13.告诉世界它顽强的生命力。
14.葵花和战士都有在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解析】
略
15. 动作 站 张 扑 堵 表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16.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第二次“站起来了”,说明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