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时间、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会用手表测量时间
4、知道什么是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刻度尺的正确方法
2、通过对物体长度的估测掌握估计长度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实践、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对科学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认真谨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第一次科学地对测量结果进行读数
2、初次接触误差并理解误差也是较困难的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读数
教学方法:
启发性教学法、实验操作法
教具:
刻度尺、手表、课本,三角板,米尺,细线,游标卡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复习:(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引入:请学生观察下面的图,判断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否相等(PPT)展示再用尺子测量与观察结果比较,总结得出测量的重要性。生活中的测量很多,如:时间的测量、温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测量,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长度的测量。 回答:(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观察回答:不相等相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授新课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二、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环节 1、请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ppt)(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 。(2)换算关系:1m= km= dm= cm= mm= um= nm2、PPT展示课堂练习(1)、7.8dm=______m=_______mm(2)、60μm=______mm=_________m(3)、0.05km=______m=________cm(4)、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3、请学生估测课桌的高度,教室的长宽、高?4、展示三把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并用ppt展示,请学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并回答以下问题:(1)要测量课桌高度选用哪把尺子?(2)要测量手指长度选用哪把尺子?5、请学生用自己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讨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6、用ppt展示几个图片,请学生观察,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图片1:放:要放正,刻度紧贴被测物体(分析学生使用刻度尺与数学老师用的木尺区别)图片2:读:视线要与尺垂直,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分析刚才学生的读数是否正确)图片3:记:数和单位都记录,并记录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7、请学生思考一下问题:(1)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如何测量硬币的直径?(3)如何测量龙岩到北京的铁路长度?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米,m(2)1m= 10-3 km= 10 dm=100 cm= 103 mm= 106 um= 109 nm完成练习估测:学生观察,回答刻度尺1:0—20cm, mm刻度尺2:0---50dm, cm刻度尺3:0---1m, dm测量、记录、回答数据观看错误错误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活动
三、时间的测量 8、用ppt展示测量方法:累计法、配合法、替代法9、请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以下问题(ppt)(1)、时间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 。 换算关系:1s= h= min= ms= us(2)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 ;可以利用 估测时间。10、估测一分钟时间的长度,( 请三位同学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认为一分钟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一分钟的时间估测更准确)11、请学生用手表测量从教室前走到教室后的时间12、请两位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比较测量结果13、问题;为什么同一物理课本测量结果会不同呢?分析归纳测量误差14、课堂练习(ppt)展示 阅读课本,完成填空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测量回答
课堂小结 15、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什么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长度测量工具
长度测量方法
时间的测量
时间单位
时间测量工具
教学反思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