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2.3快与慢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2.3快与慢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30 21: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快与慢
知识点精要:
一、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通常,我们可利用如下两种方式来比较速度快慢: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路程 的运动得快;二是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时间 的运动得快。
如果两个运动的物体,所用的时间和经过的路程都不同,怎么办?其实,这时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物理学中,我们是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
二、速度:
1、概念: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3、公式:(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4、单位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为“米/秒”(用m/s或m·s-1表示),读作“米每秒”。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时”(用km/h或km·h-1表示),读作“千米每小时”。
三、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要点解析:在理解速度公式时,要注意: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虽然可以用该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路程上行驶的时间求得,但是不能理解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与时间成反比”,只能理解为“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与路程、时间均无关”。原因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不由物体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决定,而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如:一个汽车行驶的速度并不由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决定,而是由汽车发动机的功率等因素决定的;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并不由跑步的路程和时间决定,而是由那个人“用力”的大小和体质决定的。
四、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物理量。
1、概念:平均速度,是用来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公式:
基础巩固: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右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图(a)表明 ;
图(b)表明 。
2、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参赛者 甲 乙 丙
成绩(s) 14.3 13.8 13.7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的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条件下比较 的方法。
3、速度是用来表示 的物理量,物理学上用物体在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
4、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20m/s= km/h (2)108km/h= m/s
(3)54km/h= m/s (4)10m/s= km/h
(5)15m/min= m/s= km/h
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通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可由求得,但与s、t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D、以上说法都正确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C、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一半,甲用的时间是乙用时间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 。
8、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2m/s B、12m/s C、1.2km/h D、12km/h
9、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为3.5km/h、63m/min、1m/s,他们三人都说自己走的最快,为此争论不休。请你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计算判断一下到底谁走得快?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了20m,则此物体的速度是多少?若通过50m,所需时间为多少?
11、下列哪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A、钟表指针匀速转动 B、百米赛跑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D、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某段时间快慢不变
12、有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3m/s的速度匀速前进,后一半路程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此物体在全程中的运动是 运动,它运动的快慢程度应用 来描述。
能力提升:
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快慢不变的运动可能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B、沿着直线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
1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300m,则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加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1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有,下列关于这个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速度的大小取决于路程的大小
C、路程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16、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速度大,路程就长 B、只要运动时间长,路程就长
C、如果运动速度大,时间就短 D、如果运动速度大,路程就长
17、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早7:30出发,到途中丙站停车3min,然后于8:45到达乙站。已知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65km,求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18、若宇宙飞船的平均速度为1520km/h,则人类从地球乘飞船大约需几天才能到达月球?(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105km)
19、一列火车长230m,匀速通过70m长的桥用了30s。(1)求火车的速度。(2)若此火车以此速度通过一段长为27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20、甲、乙两同学骑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5:3,路程之比3:2。那么甲、乙两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5:2 B、9:10 C、10:9 D、3:5
21、如右图所示的是一种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的速度为 km/h,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 h。
竞赛题:
22、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L1和L2,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v1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的时间为 。
23、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呈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风,风速是 。
小故事:
伟大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英国是19世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工作,剑桥大学于1871-1874年开始创建卡文迪许实验室,由当时的校长威廉 卡文迪许(18-19世纪对物理学和化学均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亨利 卡文迪许的近亲)私人捐款兴建的。把物理实验室从科学家私人住宅中扩展出来而成为一个研究单位的做法,顺应了19世纪后半叶工业技术对科学发展的要求,使得科学研究工作的规模越来越大。
负责创建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电磁场理论的奠基人麦克斯韦,并且由他担任第一届卡文迪许实验物理学教授。在麦克斯韦的主持下,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了教学和多项科学研究,不仅系统地讲授物理学也辅以表演实验,而且表演实验要求结构简单、学生易于掌握。麦克斯韦认为:“这些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仪器,虽然经常出毛病,但他却会比用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到更多的东西……仔细调整好的仪器学生易于依赖,而不敢拆成零件。”此后,使用自制仪器就形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传统。实验室附近有工厂,能够制作出很精密的仪器,麦克斯韦非常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特别是科学史的研究。例如他用了几年的时间整理一百年前亨利 卡文迪许有关电学实验的论著,并带领大家重复和改进卡文迪许做过的一些实验。同时,卡文迪许实验室还进行了多项研究,像地磁、电磁波速度、电气常数的精密测量、欧姆定律实验、光谱实验、双轴晶体等等,效果非常显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