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 13诗配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下 13诗配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29 22:2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诗配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配画作品,培养学生对古诗配画作品的审美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诗配画特点,并运用恰当的形式为古诗配画。
3.通过为古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根据一首古诗,用绘画表现出古诗的内容及意境。
教学难点: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构图的安排。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古诗、绘画工具及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一节“语文”课,学习古诗。美术和语文是最好的搭档。表达心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文字,一种是绘画。我们先来研究文字再研究怎么不用文字用绘画变现。
教师出示古诗《游子吟》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说说《游子吟》描述中的内容。
人物有:母亲,孩子
描叙了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游子吟的诗配画)
请学生说说诗和画一起出示和只出示诗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个更好些?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添加上画,在画中更能体现出母亲在油灯前细致的为孩子缝制衣服场面和表达“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心情。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诗配画》
课件出示课题《诗配画》
2、 新课探究
1、继续出示古诗《小儿垂钓》
请学生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
有几个人物,都在做什么,什么动作?
学生回答,边做出动作。
展示《小儿垂钓》的诗和画,体现出诗的意境。
2、出示古诗《望天门山》
诗描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其画出富有诗意的图画。
①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构图要素,色彩运用等
②交流、汇报小组的讨论意见
③明确配画要领。
3、教师总结
方法:
(1)构图。A、确定主景 B、画面内容与诗中关键字相对应表达出诗的意境。
(2)着色。
三、创作实践
1.强调创作要求
当你读到一首好诗时,眼前往往浮现出动人的画面,那说明你感受到了诗的意境。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来配上与其相应的画,既可显示出你对诗意的理解,也能展示你的绘画表现力。创作方式、材料不限,最好能表达出诗中的意境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喜欢的古诗配画。教师巡回指导。
诗配画小提示:
一、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
二、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
三、构图。A、确定主景 B、画面内容与诗中关键字相对应表达出诗的意境
四、制作:描绘、着色、完成
六、展示评价
1.组织自评互评
①展示作品 ②自谈创意 ③互评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