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的魅力--形体的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基本形体,初步学会对物象的形体进行归纳、概括。 ②初步掌握用线条表现形体特征的方法,能画出单个物体的形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 ①从表象形体的角度分析物体的形体特征。 ②与同学交流、分享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感知与认同物体的形体特征。 ②形成整体观察物体的习惯。 ③积极参与对形体的观察和分 析,增强描绘物体形体特征的自信。
学情分析
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快速,他们思维灵活,喜欢模仿和体验,已经具备理解三维空间关系的能力。同时,独立意识的强化,使得他们求异、创新的思维活跃。针对学生的认识特点,本课在编排上,从对世界万物形体特征的感知和认识入手,再对美术作品中形体的表现进行分析,借助详细的图例,降低了学习难度。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内容,便于学生选择,有助于学生选择形体结构,画出形体特征,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知、理解形体结构,学习表现物体形体特征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对物体进行形体的归纳,用线条表现出物体的形体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
大家是否注意到,世间万物——大到星球、山脉、建筑,小至生活器物、学习用具,他们有着不同的形状和体积。所以,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丰富的形体世界。 出示几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然后提问它们的形状和体积、还能组合成生活中的什么物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物体形象)。
展示石膏几何形体,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展示图片:上海浦东建筑。详细分析其特点及形体结构。
2.出示幻灯片展示上海浦东建筑的基本形体及组合关系,加深学生对基本形体的认识。
3.要求学生对《室内设计》《越野车》两幅图中的物体进行形体概括。
室内设计中圆台体的灯罩,圆柱体的台子,沙发和隔断的长方体组合等充满了简洁的现代感。越野车的车身和轮胎分别利用长方体的组合与圆柱体的组合,给人以力量和速度感。
小结:形体是美术的语言,对形体的表现是美术创作、交流创意的基础,把握形体、表现体积感和空间感是绘画的基本能力。
4.带学生欣赏素描《静物》,进行分析。再对建筑设计线描中的形体进行分析,引出常见的几种形体。
5.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7页中两件雕塑作品的基本形体
雕塑《红黄蓝》将分别为红色、黄色、蓝色的经圆形切挖的立方体进行大小错落,不稳定的摆放,充满韵律和动感,给人欢愉,轻盈的心理感受。 雕塑《协议》将巨大的红色圆柱体进行拉伸和变形,通过不同的组合,穿插形成极强的美感。鲜艳的色彩和周围的环境非常协调
活动3【讲授】教师示范
以暖水瓶为例示范。
1. 概括形体环节。
先将作为整体的暖水瓶分解为三个基本形体,瓶身为圆柱体,瓶口较小为圆柱体,两者连接部分为圆台体。
要点:将各部分用中轴线和转折处的水平线(圆的透视中的较长直径)描绘出来,达到对称,同时对形状、比例、大小也有一定的表现。 再将各部分的基本形状进行组合,注意连接关系的准确。
要点:对圆的透视要作讲解,不能出现生硬的圆转关系。线条要有轻重变体,表现前后的空间关系。
最后添加暖水瓶的细节,提手和把手,深入表现,整体补充完成。
2. 观察水杯为例的演示图
(1)观察水杯的外形、比例特点,借助中轴线和形体转折处的水平线,用较轻的线条在画面上确定位置,画出水杯上下两部分的比例。
(2)把水杯分解为圆柱体和圆台体,画出形体特征和结构关系,用较轻的线条画出被遮挡部分的结构。
(3)用较深的线条表现近处,较轻的线条画物体的远处和被遮挡部分。深入细致地表现,整理画面,最后完成
活动4【活动】学生实践
布置作业,教师辅导。
1.临摹一张表现形体结构的画作。
2.选择生活中的物体,概括出基本形体,用铅笔表现形体特征,注意线条的变化。
3.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讲解。
积极大胆地进行尝试,可以相互交流。 熟悉正确的动笔方法,掌握准确地进行表现。
活动5【作业】小结展示作业评价交流
请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析表现思路,交流优缺点,互相借鉴、学习。 教师因势利导,提修改意见。 教师进行小结,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