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花蛤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花蛤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29 21:4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蛤蟆》
湘艺版教材四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花蛤蟆》是一首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民歌,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儿童情趣,歌曲形象生动,情绪轻快诙谐,描述了花蛤蟆活泼有趣的动作和神态。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子,表现形式丰富,歌曲中穿插有简单的“呱呱”的拟声合唱,且合唱部分大胆地使用了大二度的和声音程,力度渐强,仿佛是池塘边不同群种的蛤蟆的对话,让作品富有层次和表现力,充满了童趣。
教学目标:
1、 学会演唱歌曲,能够有表情的演唱《花蛤蟆》,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纯真的童趣。
2、 通过聆听、模仿、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花蛤蟆》,掌握渐强音符的唱法。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乐于模仿和表演。
教学难点:能够较准确演唱“6”和“5”二度音程的音效。
教学准备:课件、琴、头饰等。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谜语导入。
1、师:“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小小的谜语,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助老师寻找谜底,听好咯什么动物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蛤蟆)”(此时如没有生回答出来,师可做适当引导。)
生略。(如果生回答“青蛙”,师可做适当解释,引导生说出青蛙与蛤蟆的不同之处)师:“确实跟青蛙很像,比青蛙胖一点,皮肤的颜色没有青蛙好看,可能去过农村的同学知道,是什么?”
二、新授环节。
1、师:“对,就是张老师今天带来的《花蛤蟆》,有没有同学听过蛤蟆的叫声?怎么叫的?”(此环节可引导生模仿听到的不同蛤蟆的叫声)
生略。(尽可能多的请学生作答并引出不同节奏的“呱”)
2、引导学生分别模仿吃饱的蛤蟆是怎么叫的?(X0 X0 X0 X0)饿的蛤蟆是怎么叫的?(XX XX) 师:“请同学们分别用声音和拍手掌的方式表现出来。”
生略。
3、引导学生把音符代替节奏。(66 66)(55 55)跟琴演唱。
师:“请同学用5、6分别代替刚才饿的蛤蟆声。大蛤蟆饿了55 55;小蛤蟆饿了66 66。”(此环节反复引导学生模唱,合唱,掌握音准)
4、 师范唱。
师:“同学们模仿的真好听,接下来,张老师将把这首歌曲唱一遍,请同学们认真听,张老师有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忙解答。”
师:“同学们,刚刚听张老师唱的速度和情绪是怎 样的?”(愉快、活泼的)
生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老师播放的音频再来感受一下《花蛤蟆》,听完这个版本的,同学们脑海中有没有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略。
(1) 生学唱。
(2) 引导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歌词朗读一遍,注意情绪哦!”
生略。(自行练习,师作课堂巡视,指导学生读出生动活泼、纯真风趣的情感。如果时间允许,可在练习后适当指生朗读。)引导生把带有“重音记号”的两句词读得重一点。开口的“呱”要读得由弱到强。
(3) 跟琴学唱。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棒,接下来请跟张老师的琴声一起找音准。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此时教唱歌谱,唱不准的地方反复跟琴学唱)“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帮帮张老师,把词填进来。”(师弹琴与学生一起唱词)
(4) 跟伴奏有表情的演唱。
师:“请同学们跟着伴奏演唱,注意情绪哦!”(此环节可适当提醒生在新授环节第4部分体验到的情绪:生动活泼、风趣纯真的、、、)
3、 拓展。
1、 师带领生戴上头饰做律动。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张老师都忍不住想跟着你们的歌声做律动了。你们看(戴上蛤蟆头饰)请同学们再来唱一遍,张老师想表演一下。(唱毕)同学们,你们想来模仿一下吗?(生略)请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做。”(此环节如果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请生上台边学边演,下面的同学跟着音乐演唱。)
2、 生自行表演。
4、 总结。
1、 生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收获到什么了?”(指生作答,适当鼓励)
2、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这首好听的《花蛤蟆》流行于山东地区,它的旋律、歌词都富有浓厚的儿童情绪,形象生动的歌词唤起了我们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所以希望同学们回家以后把这首歌表现给我们的爸爸妈妈看,带他们一起回到他们的童年,并且,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我们大自然,爱护小动物。”
5、 板书设计。
花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