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王星和冥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C.天王星的运动轨道偏离根据万有引力计算出来的轨道,其原因是由于天王星受到轨道外面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2.若已知太阳的一个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可求( )
A.该行星的质量 B.太阳的质量
C.该行星的平均密度 D.太阳的平均密度
3.设土星绕太阳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若测得土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土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是T,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根据这些数据,能够求出的量有( )
A.土星线速度的大小 B.土星加速度的大小
C.土星的质量 D.太阳的质量
4.如果在半径为R的行星上用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小球,测出这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由此可以估算出( )
A.这行星上的重力加速度 B.这行星的自转周期
C.这行星的质量和密度 D.绕这颗行星表面运动的卫星的周期
5.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试推导地球质量的表达式和地球密度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
6.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试推导地球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
7.假设在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它贴近该天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推导该天体的平均密度的表达式。
第三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就(B组)
1.已知下面的哪组数据,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地(引力常量G为已知)( )
A.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
B.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
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3和运行周期T3
D.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v4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4
2.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及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日/M地为( )
A.R3t2/r3T2 B.R3T2/r3t2
C.R3t2/r2T3 D.R2T3/r2t3
3.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1和r2,若它们只受太阳万有引力作用,那么,这两个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
A.1 B.m2r1/m1r2
C.m1r2/m2r1 D.r22/r12
4.设行星绕恒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其运动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即T2/R3=k,那么k的大小决定于( )
A.只与行星质量有关
B.只与恒星质量有关
C.与行星及恒星的质量都有关
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
5.某行星(忽略行星的自转)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数为G,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该行星的质量为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