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新课推进:
结合世界地形图和政区图,世界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 高原 山区
质疑讨论、学生探究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我国地形分布有何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多媒体展示: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我国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东多西少,多分布在第一阶梯上)
教师分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如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2.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多媒体展示:读《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政区图》。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描绘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讨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有何联系。
教师分析:400毫米年降水量线是我国半湿润、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干旱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和“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三大城市带,分别位于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平原、中部平原以及西部的沿海平原上。高原和山区也有城市分布,但城市的发展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种气候类型区?(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齐齐哈尔几个城市位于该线的西北部,大部分城市分布在该线东南部气温、降水等气候适宜的地区)。
3.河流与城市区位:用水? 运输? 防卫
读《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中国政区图》《世界大城市和城市密集地区分布示意图》,中国和世界主要城市分布与河流有何关系?(世界和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总有河流流过城市周围,或者穿城而过。所以说,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结启发,引导学生读图和思考
1.为什么平原大城市特别多,且城市分布又比较密集呢?
2.为什么大河沿岸大城市特别多?
3.为什么气候适宜的地区大城市特别多?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是深刻的。
课堂练习、知识巩固
读右图,回答:
(1)A、B两城市均是我国著名的 工业城市,A城市名称为 ,B城市名称为 。
(2)从城市区位因素来看,其共同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其自然因素的不同点是 。
[答案](1)钢铁,包头,攀枝花(2)共同点:沿河分布和接近自然资源;不同点:A地气候与B地比,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水资源较少。
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分析思路:读图可知,A、B两城市均分布于黄河和长江富有特征的河段,可以判断A和B分别为包头和攀枝花,这两个城市沿河分布,且均为我国的钢铁工业城市,因此它们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沿河分布和接近自然资源。从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因素来看,两地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有明显的差异,虽然两地均有河流经过,但流量有较大的差异。
教学板书设计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
一、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
为什么平原大城市特别多,且城市分布又比较密集呢?
1.地形与城市区位:平原? 高原? 山区
为什么气候适宜的地区大城市特别多?
2.气候与城市区位:降水较多、气温适中
为什么大河沿岸大城市特别多?
3.河流与城市区位:用水? 运输? 防卫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矿产资源、交通运输、政治、军事、宗教、旅游、科学技术对城市的影响,结合实例了解某些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实例和图文资料,综合分析某城镇兴起、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并分析其区位条件的优劣。
【教学重难点】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矿业城市又必须依靠交通运输才能实现其价值,理解各种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的产生、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提纲】
一、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引导学生看图《某矿业城市形成示意》。
图A表示煤炭开发前的河谷地带,为什么聚落未出现在河谷?
(在煤炭开发前河谷无村、镇聚落形成分布,聚落分布在高坡相对安全处。)
图B中聚落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在那里分布?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河谷地带煤炭资源得到开发,带动了交通、经济的发展,聚落在河谷地带逐渐发展,形成了以煤炭开发为主的矿业城市。)
二、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
运输方式变化
选? 择
实? 例
南船北马
南方城市沿江河发展
北方大多在大道汇合处
宜宾、重庆、武汉、邯郸
公路、铁路运输
铁路、公路枢纽
铁路、公路沿线
株洲、石家庄、郑州
海洋运输
沿海分布
秦皇岛、大连、青岛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沿江、沿海、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分布及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1.分析济宁、扬州的发展与京杭运河的关系。
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沿运河城市得到充分发展;京杭运河淤塞、海上运输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后,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2.分析我国南北方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
南方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为内河运输——海洋运输,对外交通口岸由沿河向沿江或沿海发展;北方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大都经历了驿道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阶段,当我国跨进高速公路时代和航空运输时代后,城市总体分布模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三、政治与城市区位
城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作为政治、经济中心,有的城市职能为政治中心,自古到今,政治一直作为影响城市区位一个重要的因素。
古代作为政治中心而形成的城市有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的罗马城;西安、洛阳、杭州等。
我国现今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的城市有安徽的合肥。
目前世界作为政治中心而建立的城市有美国的华盛顿、巴西的巴西利亚、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等。
四、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城市形成的历史上起很大作用。军队为了控制新占领的土地,需要在当地物资的汇集地点建立军事中心,随着军事活动时期结束,经济生活的安定和发展,商业和政治作用的提高,逐渐发展为新城市。历史上许多城市同时是该地区宗教活动的中心,宗教建筑物在城市建筑中有突出的地位。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我国西藏的拉萨都是作为宗教活动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五、科学技术和旅游与城市区位
阅读课本图“日本筑波科学城”,影响日本筑波科学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因旅游活动而兴起的城市,如湖南张家界市、安徽黄山市。科学技术、旅游是影响现代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
板 书: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
二、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地理因素
交通 资源 军事 宗教 旅游 科技
第3 课时
导入新课
师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城市土地利用,知道了城市中的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者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构。
新课
板 书: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师 城市功能区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生 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师 回答得很好。那么,这些功能区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生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那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呢?
师 北京市中心城区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而是形成了行政区,这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 历史文化因素。
师 很好。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土地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和更新改造就需要考虑如何继承和保持城市的特色。那么,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昔日的土地利用,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
生 否。
师 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例如,许多有污染的工厂从市区迁至郊区,原址改建为住宅区等。因此说城市的土地利用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师 (承转)在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各种因素中,对城市功能区划分影响最显著的应该是经济因素。请同学们思考,多数城市中,它们的中心地区都是什么功能区呢?
生 中心商务区。
师 那么,中心商务区为什么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呢?
[合作探究]
生 (讨论后回答)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而且交通通达性强,商家愿意付很高的租金,一旦离开市中心,就只愿付很低的租金。
师 (精讲)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城市土地供应有限,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高,在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请同学们观察下图,受付租能力的影响,住宅区和工业区是如何布局的呢?
课件展示:
图片:地租曲线分布图、地租随距城市距离的远近分布
生 (观察图片后回答)A为商业区,是城市的中心,因为商业付的地租最高。B为住宅区,靠近市中心附近,对商业的吸引力下降,但住宅区选择这里,既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接近市场。C为工业区,这里由于不是最佳位置,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形式。
师 请同学们读教材图25,中心商务区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生 建筑物以高层为主。
师 由于城市中心地价高,建筑物一般都高大密集,而且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都高度集中。
课件展示:中心商务区图片以及CBD的特点
请同学们再观察上面一组图片,谈一下城市中心商务区主要有哪些功能。
生 中心商务区是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区,主要功能有商业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等。
师 可见,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功能很多,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另外,中心商务的变动,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也都具有显著影响。
师 (承转)从图中看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分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市区,在景观特色上,表现为城市用地和城市建筑集中成片分布,也叫城市的建成区。城市除了建成区外,在周围还有一部分环状分布的郊区,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行政上归城市管辖。
[问题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1上的活动材料,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1.分析建成区与郊区的关系。
2.谈一谈郊区的景观特色。
3.分析郊区的主要功能,完成下表:
农业
经营园艺业和畜牧业,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蔬菜和副食品等的需求
土地利用
环境保护
旅游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讨论问题1,二组讨论问题2,三组讨论问题3)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一组:建成区为郊区提供货物和服务,郊区为建成区提供一些农副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蔬菜和副食品的需要。
二组:郊区在景观上,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如粮食种植、蔬菜花卉种植及乳畜养殖等。
三组:土地利用——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等生态问题。
旅游——游览、蔬菜花卉等园艺种植基地、养殖场、开展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游等。
板书设计: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第4课时
复习引入:一般城市共有的功能区?
新课:城市功能去的形成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生:阅读教材P30,你能否用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
师:在历史、经济、交通、社会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内部形成了各种功能区的组合。
多媒体:展示城市功能区的图片和一些城市的照片,学生说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除此之外还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
师:承转: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往往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请同学们看教材P32的阅读材料,了解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生 阅读材料。
师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再次观察三种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图,并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城市空间结构。
生 同心圆式、扇形式、多核心式。
师 (承转)这几种模式,是在进入工业社会后,主要由资本和市场决定的,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其实,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下,城市地域结构有不同的发展特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的阅读材料。思考: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有什么特点?
生 (阅读并思考后回答)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而古代帝王都城的规划建设,大多以皇宫为中心。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1.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地区与浦西的外滩同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2.商务区多位于( )
①市中心 ②城市的外缘 ③街角路口处 ④交通干线两侧
A.③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3.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越小
B.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居住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
C.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最大
D.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通达度较好
参考答案:1.A 2.B 3.C
总结:城市内地租的立体分布有何规律?
板书设计:
1.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2.城市的空间结构:
西方学者:同心圆结构、扇形结构、多核心结构
中国古代城市:皇权为中心
第5课时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城市主要功能区和空间结构,了解了中心商务区是为周围人群提供商品和各种服务的功能区,那么,你在平时购买商品时,会根据什么原则来选择哪个中心地来满足你所想得到的服务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中心地理论。
板 书:
四、中心地理论
师 什么是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呢?
生 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有级别高低之分,其等级主要是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来划分的。
师 什么是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呢?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 服务范围即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作用的范围。服务范围大小受服务人数、周围地区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以及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师 回答得非常好。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叫门槛,它是服务范围大小的决定因素。
(承转)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那么,每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特别是相同等级的中心地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课件展示:
中心地理论示意
(利用多媒体课件,边讲边演示正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
师 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分布的趋势,中心地位于六边形服务范围的正中间,每个六边形内的居民寻求消费时,一般选择位于这个六边形内的中心地,而不是其他中心地。
[问题探究]
师 请同学们观察此图,思考:
(1)图中共有多少级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
(2)在各级中心地形成的具有等级关系的空间结构体系中,中心地的等级与数量间是什么关系?
(3)中心地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呈什么关系?
(4)你能分析出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六边形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吗?
生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一组讨论(1)、(2)题,二组讨论(3)题,三组讨论(4)题)
一组回答:(1)图中有5级中心地。
(2)中心地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多,中心地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少。
二组回答:(3)中心地的等级越高,其服务范围越大,中心地的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小。
三组回答:(4)一个中心地六边形服务范围的面积正好是下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面积的3倍。
师 回答得非常好。在一个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的形态均呈六边形,但因各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不同,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
课件展示: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数量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
高
大
少
远
高级
低
小
多
近
低级
师 (承转)现实生活中完全呈六边形分布的服务范围是不存在的,受地形、人口密度、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正六边形的形态会发生改变,但六边形的嵌套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问题探究)
1.结合北京市区图,读图探讨北京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2.把图中的东单、东四、地安门、西四、西单、前门6个商业中心依序相连,看看所构成六边形的中心地是哪里?并就此对中心地级别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展示分析。
北京商业网点空间分布
生 (讨论后回答)(1)北京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规律符合正六边形规律。(2)6个商业中心依序相连,构成六边形的中心地在天安门。中心地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小,中心地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构及中心地理论两大问题,分析了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等,并掌握了中心地理论中六边形的嵌套规律,请同学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多加巩固。
板书设计
中心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