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教材分析】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城市环境问题及逆城市化现象。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明确我国今后城市发展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学会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2.在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城市环境问题。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三、教学难点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逆城市化。
四、教学建议
本节课主要包括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环境问题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可以用2课时完成。
关于“城市与我们的生活”教学,要使学生明确城市化过程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地理环境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对自然地理环境,又包括对人文地理环境,可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探究,先整理出知识络;再通过“活动”进一步理解城市化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关于“城市环境问题”教学,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层次是城市环境问题。前者的教学中,可着重从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让学生明确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应充分联系第二节“城市化的意义。
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教学时,最好从学生周围的生活讲起,利用视频等手段提供新材料和问题情境辅助教学,对高中学生来讲,不能只谈问题,教师要结合实例,拓展讲解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教学,要充分利用“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示意图”展开教学,并结合“阅读”及“活动”,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开放式教学,重点强调现代城市应具备生态化和特色化两方面属性。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展示漫画——青蛙妈妈的烦恼。
为什么青蛙妈妈找不到小蝌蚪了?是否仅仅青蛙妈妈受到水污染的困扰,对我们人类自身来说呢?
导入二:城市发展与环境问题。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分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对于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