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三《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课件+教案+导学案+训练评估)(打包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三《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课件+教案+导学案+训练评估)(打包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3-16 16:25:40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概率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授课
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课人
学习
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2.了解频率的稳定性和概率的意义,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重点难点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学习
过程
与方

自主学习
复习:
1.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
(1)必然事件:有些事件我们事先能肯定其一定会发生;
(2)不可能事件:有些事件我们事先能肯定其一定不会发生;
(3)随机事件:有些事件我们事先无法肯定其会不会发生;
2.随机事件的的记法:通常用 来表示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简称为 .
3. 思考:(1)如何判定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2)随机事件说法中“同样的条件下”能否去掉?请举例说明
探索新知:
1.随机事件的有关概念的频率:
(1)频率是一个变化的量,但是在 试验时,它又具有 ,——在一个 附近摆动;
(2)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摆动的振幅具有 的趋势;
(3)有时候试验也可能出现偏离“常数”较大的情形,但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大,频率偏离“常数”的可能性会 。
2.随机事件的概率:
(1)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 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
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 ,这时把 叫作随机事件A的频率,记作P(A),P(A)的范围是 。
3.思考:
(1)如果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事件A的概率一定是?
(2)如何用频率来研究事件发生的概率?
(3)回答教材p124的“思考交流”
精讲互动
例1.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掷一枚骰子两次,所得点数之和大于12.
(2)如果,那么;
(3)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向上;
(4)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5)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接到2次呼叫;
(6)没有水分,种子能发芽.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频数和频率都反映一个对象在实验总次数中出现的频繁程度;
②每个实验结果出现的频数之和等于实验的总次数;
③每个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之和不一定等于1;
④概率就是频率.
A. ① B.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达标训练
1. 从存放号码分别为1,2,3,(,10是的卡片的盒子中,有放回地取100次,每次取一张卡片并记下号码,统计结果如下:
卡片号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取到的次数
13
8
5
7
6
13
18
10
11
9
则取到号码为奇数的频率( )
A.0.53 B. 0.5 C. 0.47 D.0.37
2.已知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是0.02,事件A出现了10次,那么可能共进行了 次试验.
3.课本p127 练习1 2 3
作业
布置
1.习题3-1 1,2
2. 教辅资料
3. 预习下一节内容
学习小结/教学
反思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抛硬币等试验获取数据,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通过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
3.通过数学活动,即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
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故事略)
在自然界和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性现象;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那种结果是无法预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随机现象是我们研究概率的基础,为此我们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新课讲解:
1、提出问题
(1)什么是必然事件?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不可能事件?请举例说明.
(3)什么是确定事件?请举例说明.
注:以上3问初中已经学习了.
(4)什么是随机事件?请举例说明.
(5)什么是事件A的频数与频率?什么是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
观察:
(1)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3)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这三个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或者发生或不一定发生的,是模棱两可的.
2、活动
做抛掷一枚硬币的试验,观察它落地时哪一个面朝上.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试验,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随机性中的规律性”.通过试验,观察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然后再给出概率的定义.在这个过程中,重视了掌握知识的过程,体现了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思想方法
具体如下:
第一步每个人各取一枚硬币,做10次掷硬币试验,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和比例,填在下表:
姓名
试验次数
正面朝上总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思考:
试验结果与其他同学比较,你的结果和他们一致吗?为什么?
第二步 由组长把本小组同学的试验结果统计一下,填入下表.
组次
试验总次数
正面朝上总次数
正面朝上的比例
思考:
与其他小组试验结果比较,正面朝上的比例一致吗?为什么?
通过学生的实验,比较他们实验结果,让他们发现每个人实验的结果、组与组之间实验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从而说明实验结果的随机性,但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会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小,小组的结果一般会比学生的结果更接近0.5.
第三步 用横轴为实验结果,仅取两个值:1(正面)和0(反面),纵轴为实验结果出现的频率,画出你个人和所在小组的条形图,并进行比较,发现什么?
第四步 把全班实验结果收集起来,也用条形图表示.
思考:
这个条形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在每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一般情况下,班级的结果应比多数小组的结果更接近0.5,从而让学生体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0.5附近.并把实验结果用条形图表示,这样既直观易懂,又可以与第二章统计的内容相呼应,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第五步 请同学们找出掷硬币时“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性.
思考:
如果同学们重复一次上面的实验,全班汇总结果与这一次汇总结果一致吗?为什么?
出现正面朝上的规律性: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0.5附近.
由特殊事件转到一般事件,得出下面一般化的结论: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实验后,随着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间[0,1]中的某个常数上.从而得出频率、概率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关系.
3、讨论结果:(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简称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 event),简称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random event),简称随机事件;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用A,B,C,…表示.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frequency);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实验得到事件的频率会不同.
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比如,一个硬币是质地均匀的,则掷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就是0.5,与做多少次实验无关.
三、课堂练习:
教材113页练习:1、2、3
四、课堂小结:
本节研究的是那些在相同条件下,可以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的随机事件,它们都具有频率稳定性,即随机事件A在每次试验中是否发生是不能预知的,但是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区间[0,1]内的某个常数上(即事件A的概率),这个常数越接近于1,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概率越接近于0,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说,概率就是用来度量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
五、课后作业:
全优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章 概 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
双基达标 ?限时20分钟?
1.12本外形相同的书中,有10本语文书,2本数学书,从中任意抽取3本,是必然事件的是 (  ).
A.3本都是语文书 B.至少有一本是数学书
C.3本都是数学书 D.至少有一本是语文书
解析 从10本语文书,2本数学书中任意抽取3本的结果有:3本语文书,2本语文书和1本数学书,1本语文书和2本数学书3种,故答案选D.
答案 D
2.下列事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 (  ).
A.长度为3,4,5的三条线段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
B.长度为2,3,4的三条线段可以构成一直角三角形
C.方程x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D.函数y=logax(a>0且a≠1)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解析 A为必然事件,B、C为不可能事件.
答案 D
3.“连续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录朝上的点数”,该试验的结果共有 (  ).
A.6种 B.12种 C.24种 D.36种
解析 试验的全部结果为(1,1),(1,2),(1,3),(1,4),(1,5),(1,6),(2,1),(2,2),(2,3),(2,4),(2,5),(2,6),(3,1),(3,2),(3,3),(3,4),(3,5),(3,6),(4,1),(4,2),(4,3),(4,4),(4,5),(4,6),(5,1),(5,2),(5,3),(5,4),(5,5),(5,6),(6,1),(6,2),(6,3)(6,4),(6,5),(6,6),共36种.
答案 D
4.下列说法:①频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②做n次随机试验,事件A发生m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就是事件的概率;③频率是不能脱离具体的n次试验的实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④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由频率和概率的关系知只有①③④正确.
答案 ①③④
5.某校高一(1)班共有46人,其中男生13人,从中任意抽取1人,是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
解析 共46人,则女生有33人,抽到女生有33次机会,所以概率为.
答案 
6.某公司在过去几年内使用某种型号的灯管1 000支,该公司对这些灯管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500,900)
[900,
1 100)
[1 100,
1 300)
[1 300,
1 500)
[1 500,1 700)
[1 700,
1 900)
[1 900,+∞)
频数
48
121
208
223
193
165
42
频率
(1)将各组的频率填入表中;
(2)根据上述统计结果,估计灯管使用寿命不足1 500小时的概率.
解 (1)频率依次是:
0.048,0.121,0.208,0.223,0.193,0.165,0.042.
(2)样本中寿命不足1 500小时的频数是
48+121+208+223=600,
所以样本中灯管使用寿命不足1 500小时的频率是=0.6,
所以灯管使用寿命不足1 500小时的概率约为0.6.
综合提高 ?限时25分钟?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一事件的概率总在(0,1)内
B.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不一定为0
C.必然事件的概率一定为1
D.以上均不对
解析 任一事件的概率总在[0,1]内,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
答案 C
8.在掷一次硬币的试验中,共掷了100次,“正面朝上”的频率为0.49,则“正面朝下”的次数为 (  ).
A.0.49 B.49 C.0.51 D.51
解析 由100×0.49=49,故有49次“正面向上”,故有100-49=51次“正面朝下”.
答案 D
9.在200件产品中,有192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下列事件:
①“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9件,全部是一级品”;
②“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9件,全部都是二级品”;
③“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9件,不全是一级品”.
其中________是随机事件;________是不可能事件.(填上事件的编号)
解析 因为二级品只有8件,故9件产品不可能全是二级品,所以②是不可能事件.
答案 ①③ ②
10.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集合{x||x|<0}为空集是必然事件;
②y=f(x)是奇函数,则f(0)=0是随机事件;
③若loga(x-1)>0,则x>1是必然事件;
④对顶角不相等是不可能事件.
其中正确命题是________.
解析 ∵|x|≥0恒成立,∴①正确;
奇函数y=f(x)只有当x=0有意义时才有f(0)=0,
∴②正确;由loga(x-1)>0知,当a>1时,x-1>1即x>2;当0<a<1时,0<x-1<1,即1<x<2,∴③正确,④正确.
答案 ①②③④
11.某教授为了测试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同龄儿童的智力,出了10个智力题,每个题10分.然后作了统计,下表是统计结果:
贫困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6
27
52
104
256
402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发达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7
29
56
111
276
440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1)利用计算器计算两地区参加测试的儿童中得60分以上的频率;
(2)求两个地区参加测试的儿童得60分以上的概率;
(3)分析贫富差距为什么会带来人的智力的差别.
解 (1)贫困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6
27
52
104
256
402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0.53
0.54
0.52
0.52
0.51
0.50
发达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7
29
56
111
276
440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0.567
0.580
0.560
0.555
0.552
0.550
(2)概率分别为0.5和0.55.
(3)经济上的贫困导致该地区生活水平落后,儿童的健康和发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经济落后也会使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导致智力出现差别.
12.(创新拓展)对某厂生产的某种产品进行抽样检查,数据如下:
调查件数
50
100
200
300
450
合格件数
47
92
192
285
429
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若要从该厂生产的此种产品中抽到950件合格产品,大约需要抽取多少件产品?
解 5次抽查的合格频率分别为0.94,0.92,0.96,0.95,0.953,则合格概率估计为0.95.
设若想抽到950件合格品,大约抽n件产品,则=0.95,所以n=1 000.
课件25张PPT。【课标要求】
1.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概率的稳定性.
2.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3.会初步列举出重复试验的结果.
【核心扫描】
1.事件概率的含义.(重点)
2.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易混点)
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在条件S下,___________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简称必然事件;把在条件S下, _____________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简称不可能事件;而把在条件S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简称随机事件.自学导引1.一定会发生一定不会发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连续两周,每周的周五都下雨,能够断定第三周的周五还要下雨吗?
提示 不能断定,因为周五下雨是一种随机事件,而不是必然事件.2.频数与频率概率
(1)对概率的理解
在大量重复试验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在区间____中的某一个常数上, 这个常数可以用来度量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概率的定义
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我们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3.事件A出现的次数nA[0,1] 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反的概率都为0.5,那么投掷两次硬币一定会出现一次正面和一次反面向上吗?
提示 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与否是随机的,但随机性中含有规律性.认识这种随机性的规律性,就能使我们比较准确地预测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机事件的概念
(1)必然事件:我们把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简称必然事件.例如,“导体通电时发热”,“抛一石块下落”,“在一定条件下,发芽种子一定会分糵”等都是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简称不可能事件.
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 ℃时,冰融化”,“在常温常压下,铁熔化”,“发芽的种子不分糵”等都是不可能事件.名师点睛1.(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简称为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简称随机事件.
例如,“李强射击一次,不中靶”,“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在一定条件下,一粒发芽种子会分多少糵,1支、2支,还是3支……”都是随机事件.
(5)事件及其表示方法: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越来越接近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通常事件发生的概率未知,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2)频率本身是随机的,是一个变量,在试验前不能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发生的频率会不同.比如,全班每个人都做了10次掷硬币的试验,但得到正面朝上的频率可以是不同的.
(3)概率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的试验无关.比如,如果一个硬币是质地均匀的,则掷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与做多少次试验无关.
(4)二者都介于0~1之间,若P(A)=0,则A是不可能事件,若P(A)=1,则A是必然事件.2.题型一 事件的判断 在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①如果a,b都是实数,那么a+b=b+a;
②从分别标有1,2,3,4,5,6的6张号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③没有水分,种子发芽;
④某电话总机在60秒内接到至少15次传呼;
⑤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达到50 ℃时沸腾;
⑥同性电荷,相互排斥.
[思路探索] 根据事件的定义去判断.【例1】解 由实数运算性质知①恒成立是必然事件;⑥由物理知识知同性电荷相斥是必然事件,①⑥是必然事件.没有水分,种子不会发芽,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达到50 ℃时不沸腾,③⑤是不可能事件.从1~6中取一张可能取出4也可能取不到4,电话总机在60秒可传呼15次也可不传呼15次.②④是随机事件.
规律方法 要判定事件是何种事件,首先要看清条件,因为三种事件都是相对于一定条件而言的.第二步再看它是一定发生,还是不一定发生,还是一定不发生,一定发生的是必然事件,不一定发生的是随机事件,一定不发生的是不可能事件. 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1)中国体操运动员将在下次奥运会上获得全能冠军.
(2)出租车司机小李驾车通过几个十字路口都将遇到绿灯.
(3)若x∈R,则x2+1≥1.
(4)抛一枚骰子两次,朝上面的数字之和大于12.
解 由题意知:(1)(2)中事件可能发生, 也可能不发生,所以是随机事件;(3)中事件一定会发生,是必然事件;由于骰子朝上面的数字最大是6,两次朝上面的数字之和最大是12,不可能大于12,所以(4)中事件不可能发生,是不可能事件.【变式1】 (2011·湖南)某河流上的一座水力发电站,每年六月份的发电量Y(单位:万千瓦时)与该河上游在六月份的降雨量X(单位:毫米)有关.据统计,当X=70时,Y=460;X每增加10,Y增加5.已知近20年X的值为:140,110,160,70,200,160,140,160,220,200,110,160,160,200,140,110,160,220,140,160.
(1)完成如下的频率分布表:
题型二 用随机事件的频率估计概率【例2】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2)假定今年六月份的降雨量与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的分布规律相同,并将频率视为概率,求今年六月份该水力发电站的发电量低于490(万千瓦时)或超过530(万千瓦时)的概率.
[思路探索] 第一问中的统计表是降雨量的统计表,只要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即可;第二问中根据给出的X,Y的函数关系,求出Y<490或者Y>530对应的X的范围,结合第一问的概率分布情况求解,或者求解其对立事件的概率.
解 (1)在所给数据中,降雨量为110毫米的有3个,为160毫米的有7个,为200毫米的有3个.故近20年六月份降雨量频率分布表为规律方法 (1)频率是事件A发生的次数m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利用此公式可求出它们的频率,频率本身是随机变量,当n很大时,频率总是在一个稳定值附近左右摆动,这个稳定值就是概率.
(2)解此类题目的步骤是:先利用频率的计算公式依次计算出各个频率值,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确定频率的稳定值即为概率. 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其中有2次击中10环,有3次击中9环,有4次击中8环,有1次未中靶.
(1)求此人中靶的概率;
(2)若此人射击1次,则中靶的概率约为多大?击中10环的概率约为多大?
【变式2】 指出下列试验的结果:
(1)从装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个的袋子中任取2个小球;
(2)从1,3,6,10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不重复)作差.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试验结果的罗列方法.题型三 试验与重复试验的结果分析【例3】[规范解答] (1)结果:红球,白球;红球,黑球;白球,黑球. (4分)
(2)结果:
1-3=-2,3-1=2,
1-6=-5,3-6=-3,
1-10=-9,3-10=-7,
6-1=5,10-1=9,
6-3=3,10-3=7,
6-10=-4,10-6=4. (12分)
即试验的结果为:-2,2,-5,-3,-9,-7,5,9,3,7,-4,4.
【题后反思】 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易出现结果重复或遗漏的错误,导致该种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按一定的次序列出结果. 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红、白、黄、黑4个球,分别写出以下随机试验的条件和结果.
(1)从中任取1球;
(2)从中任取2球.
解 (1)条件为:从袋中任取1球.结果为:红、白、黄、黑4种.
(2)条件为:从袋中任取2球.若记(红,白)表示一次试验中,取出的是红球与白球,结果为:(红,白),(红,黄),(红,黑),(白,黄),(白,黑),(黄,黑)6种.【变式3】 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
(1)一共可能出现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出现“一枚正面,另一枚反面”的情况分几种?
[错解] (1)一共可能出现“两枚正面”“两枚反面”“一枚正面,一枚反面”,3种不同情况.
(2)出现“一枚正面,一枚反面”的结果只有一种.
误区警示 忽略试验的顺序而致错【示例】 将“一正,一反”“一反,一正”两种情形错认为是“一正,一反”一种情形.在题干中若强调了“先后”“依次”“顺序”“前后”,就必须注意顺序问题.[正解] (1)一共可能出现“两枚正面”“两枚反面”“一枚正面,一枚反面”“一枚反面,一枚正面”,4种不同的结果.
(2)出现“一枚正面,另一枚反面”的情况有2种. 欲不重不漏地写出试验的全部条件和结果,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有序数组的形式表达出来.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