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毛泽东自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人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贾思勰 D.郦道元
2.(2012·扬州模拟)《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3.(2012·山西模拟)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 )
A.赋 B.诗 C.词 D.小说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
A.李清照 B.苏轼
C.关汉卿 D.李白
5.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
A.武则天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曹雪芹
6.自古济南名士多。2012年6月,“济南72名士”亮相青花粉彩瓷瓶,辛弃疾、李清照均列其中。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创作的是( )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7.(2012·兰州中考)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8.(2012·泰安学业考)根据下列人物归类标准,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阎立本 ②吴道子 ③赵孟
A.张择端 B.颜真卿
C.关汉卿 D.李白
9.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
10.黄庭坚的楷书和行草写得潇洒飘逸,下列哪些书法家和黄庭坚一起被称为“宋四家”( )
①颜真卿 ②苏轼 ③米芾
④蔡襄 ⑤柳公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生活在北宋时期,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的书法挥洒自如,是“宋四家”之一。
材料二 通过观察、研究流传下来的历史绘画,可以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发现历史踪迹,了解历史的原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词人是谁?他的词有什么特点?南宋时期,哪位词人把这一词风发扬光大?
(2)请写出材料二中这幅不朽名作的名称。你可以在这幅画中获得哪些信息。
(3)要了解北宋的历史,必须了解五代十国的历史,为此你可以查阅北宋时期的哪一部史学巨著?这部史学巨著有什么历史价值?
(4)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你认为这两种文学形式能灿烂辉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史记》——司马迁,《齐民要术》——贾思勰,《水经注》——郦道元。
【拓展延伸】区别编年体、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
(1)编年体是一种按照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裁。它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让人们很容易看出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
(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指皇帝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是将相和名人的传记。
(3)通史是指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
(4)断代史是一朝一代的历史,如《汉书》《宋书》等。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历史应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识记住《史记》和《资治通鉴》;二是正确分析判断图示。《史记》记载的范围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资治通鉴》记载的是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赵宋之世”的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赵宋之世”指宋朝,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北宋词人苏轼。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宋代”“女词人”,由此可知是李清照,李清照是生活在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判断能力。C是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的句子。A、B、D分别是屈原、杜甫、李清照的诗词。
7.【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我国古代戏剧的知识。《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代表作。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提供的人物正确归类,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阎立本、吴道子、赵孟都是画家,故本题选择A。
9.【解析】选D。赵孟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当时人称颂他的画属于“神品”。
10.【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宋四家”除黄庭坚外,还有苏轼、米芾、蔡襄。
11.【解析】本题立足于对宋朝文学、艺术、史学的考查。第(1)题解答的关键是能正确判断出材料一中的“他”。从材料一看,他既是北宋的著名词人,又是书法中的“宋四家”之一,由此可知他是苏轼。在此判断的基础上,链接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材料二中的画作学生能轻松回答。关键是找出《清明上河图》中的信息,这就考查了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要对这一画作比较熟悉。学生可以从画作的主题回答,也可以从具体的细节提取信息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第(3)题是对《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巨著的考查。第(4)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苏轼。气势豪迈,雄健奔放。辛弃疾。
(2)《清明上河图》。北宋东京的城市繁荣;交通方式多样化(牛、马车、轿子、骆驼);商业繁荣;城市建筑(城门、桥梁);店铺、商贩、护城河、城市绿化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资治通鉴》。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宋元时期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等。
【拓展延伸】宋元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政治和经济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北宋政权的衰弱,就不会有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以求图强的原动力;如果没有宋金对峙和金兵南下,就不会有辛弃疾、陆游、岳飞诗词中对祖国山河分裂悲痛等内容;如果没有元朝封建统治者的黑暗,就不会有《窦娥冤》剧本;如果没有北宋东京的繁华,便不可能出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所以,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繁荣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