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9 22:2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里高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项指标是 ( )
A.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   B.出生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生育率、自然增长率    D.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中,“原始型”和“现代型”的相同之处是 ( )
A.高出生率 B.低自然增长率 C.高死亡率 D.低出生率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4.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5.右图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 )
①城市迁往农村 ②农村迁往城市
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
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
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
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
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读图,完成6—7题。
6.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
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甲地优美的环境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8—9题。
8.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9.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0.从经济因素考虑,城市的各种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
A、工业区 商业区 工业区 B、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C、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D、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11.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是 ( )
①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②是城市的商业中心又是服务中心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繁忙 ④是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 ( )
13.有关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14、城市等级、数目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是 (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15、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减慢表明这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已低于发展中国家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C、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因此,应积极推动城市向大型化方面发展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是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与人口增长没有关系
16.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地域规模 D、城市经济增长速度
读右图“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17~18题:
17.从城市功能区分布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
18.若在该城市建设一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1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 )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困难 ④失业人口增多 ⑤水旱灾害频繁 ⑥水土流失严重 ⑦社会秩序混乱 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⑧ D、①②③④⑦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0.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D.沉积岩、变质岩
21.图中②表示的是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重熔再生作用
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有一块著名的“金刚宝石”,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金刚宝石”最可能属于
A.玄武岩 B.石英岩 C.花岗岩 D.石灰岩
23.“金刚宝石”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 B.风力搬运 C.流水沉积 D.冰川侵蚀
24.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读下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矿产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地形因素
澳大利亚本来没有兔子。1788年,随着英国人首次定居澳大利亚,几十只兔子被运到澳大利亚。一些富裕的人家把兔子放回大自然作为猎物,让兔子逃到草原上飞快繁殖。澳大利亚人对野兔的生长放任自流,到十九世纪末,野兔的群体呈现疯狂的扩张之势。它们破坏植被,致使水土流失,草原和畜牧业面临长时间的破坏。澳大利亚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少兔子的数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澳大利亚的兔子破坏植被,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反映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地域性
26.治理澳大利亚兔子泛滥的措施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环保志愿者的干扰 ②兔子适应性强 ③缺少自然天敌 ④森林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衡山位于湖南省。读衡山祝融峰垂直自然带及土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祝融峰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 B.从沿海向内地
C.山地的垂直分异 D.非地带性
28.海拔低于600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暖湿 B.地形平缓
C.人类干扰 D.土壤贫瘠
下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B.25°N
C.45°N D.55°N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
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综合题(共40分)
31. 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和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有关问题(14分)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韩国 1.5 0.6 0.9
尼加拉瓜 3.7 0.6 3.1
中国 1.71 0.66 1.05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 ,其计算方是 。
(2)A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属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型”阶段。
(3)对照表中数据,韩国、尼加拉瓜分别处于图中的 、 、(填写字母)阶段,就人口再生产类型而言,韩国是典型的 型,其特点是 、 、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成为 型。
(
土地利用





)32.下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7分)
(1)图中A为_______区,图中B为_______区,图中C为_______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_________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3)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_______________。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3.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带性的产生受____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C自然带野生动物生态习性的显著特点是____。
34.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A、B、C三地的地质构造依次是________、___ ___、_ ___(3分)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1分)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 (2分)
_________ 。
(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中应选择_____地。(1分)
(5)假如该地区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是A、B、C三地中的何地?___________(1分)
假如该地没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又是什么原因?(2分)
_______ ____________。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共60分)
1—5 DBBAB 6—10 CACCC 11—15 BDBCB
16—20 ABADC 21—25 BCADA 26—30 BCCBC
(共40分)
31 .(14分)(1)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2)高 高 低 原始型
(3)E C 现代型 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
自然增长率低 计划生育 现代型
32.(7分)(1)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2) 经济
(3)租金的高低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33.(9分)(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沿海到内陆 水分条件 中纬度
(3)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 耐干旱、善奔跑
34.(10分)(1)断层 背斜 向斜
(2)水平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底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2分) 
(4)B
(5)B地。理由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B处背斜含油层已被侵蚀掉。(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