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精准点击名著阅读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精准点击名著阅读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30 11:1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01作品介绍
04艺术特色
02内容概括
03人物形象
05真题训练
目录
作品介绍
01
作品主题
本书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全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 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保尔·柯察金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最卓越的形象之一。作者从斗争、劳动、同志友谊、爱情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塑造了这一英雄形象,充分表现了青年人刚毅勇敢的性格应该是在革命的烈火和暴风雨中培养、锻炼出来的这一主题。
内容概括
02
故事总结
1、简述保尔的4次生死经历
第一次是偷了邻居家的枪,哥哥阿尔焦姆帮他砸毁了枪才逃过一劫。
第二次是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列辛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后来被当作普通犯人错放了。
第三次是在一次激战中,被炮弹击中头部.后来到海滨疗养院修养的。
第四次是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
2、 简单介绍保尔的一生中的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
丽达·乌斯季诺维奇——红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共青团省委常委
达雅·柯察金娜(爱称:达尤莎)——女工,保尔的妻子
冬妮娅·图曼诺娃——保尔的初恋女友,林务官的女儿
3.简述小说故事两大部分的时代背景
当时是一战时期,俄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来“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应征参战。
人物形象
03
1.保尔
(1)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
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与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表现出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
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里,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时代的劳动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去做。
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精神”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与丽达不告而别。
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
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3)一个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人物。
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杀的念头。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练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保尔性格:自我牺牲的精神,顽强坚忍的意志,坚定不移的信念。
保尔精神:顽强、执著、刻苦、奋进、勇敢、奉献。
2.冬妮娅
(1)保尔的初恋对象,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她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本书也启发了他的思想。她是在偶然的相遇里认识保尔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并爱上了他。
(2)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后来她贪图安逸的生活,看不起工人,离开了保尔。
3.朱赫来
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勇敢、机智,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4.阿尔焦姆
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也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5.丽达
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真正深爱的对象。她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艺术特色
04
1.现实与虚构结合
既有强烈的自传性,又是小说在开始构思时,作者最初的设想是用回忆的形式,把自己的真实生活历程记录下来。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作家从许多优秀的共青团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加以虚构、典型化,塑造了典型人物保尔的光辉形象,突破了自传的局限,增加了主人公的概括性和普遍意义。
2.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刻画人物
小说从“十月革命”前的 1915 年写起,一直写到 20 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保尔的活动、思想发展都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其英雄业绩、性格,也是在一系列激烈的斗争中显现的。主人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创造者之一,他的命运与苏维埃政权的命运息息相关。
3.巧妙地利用书信、日记、内心独白、格言警句等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丰满
作者利用书信、日记,侧面烘托主人公的性格。例如,借助团委书记丽达的日记描写保尔的英雄行为;借助医生的日记记述保尔在疗伤过程中的过人毅力;用保尔自己的书信来交代他的生活变化。小说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为读者打开了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美丽的精神世界。
4.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如描写修筑铁路时多处环境描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
真题训练
05
1.★★★☆☆下面这段文字是在“生命的意义”之前的一段文字,读后答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重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如果你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全书,那么你一定能说出这“四次死里逃生”的情况:如果你没有读过全书,那不妨补读一下。用扼要的语言把“四次死里逃生”中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内容概括出来,并说说“四次死里逃生”的意义。
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这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保尔顽强的生命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句,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这些景物描写不仅点明了时令,而且象征着苏维埃春天的到来。
感 谢 观 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