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30 12: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骆驼祥子
老舍
第一章
CONTENTS
课文导读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下层旗人家庭,父亲在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时为保卫京城战死。他因此由母亲独立抚养,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城市底层普通百姓的贫困生活使老舍深切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对市民生活的切身体验,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使他逐渐形成了不满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

“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老舍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字数达700万至800万.1924年,老舍赴英国相田任汉语教师,一直工作到1929年。在那里,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并开始了小说创作。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创作渐趋成熟,终于在1936年推出了《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课前导读】

骆驼祥子【课前导读】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老舍遭受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太平湖自杀。
上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不断地争权夺势的混战,城市买办阶层、乡村土豪劣绅的压迫,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的农民迅速走向破产。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求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

创作背景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学潮,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创作背景

共读第一章
快速浏览《骆驼祥子》第一章,筛选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1.圈点勾画,初到北平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摘抄本上创建祥子的户籍信息卡。
2.祥子有哪些可以实现梦想的条件?
快速浏览《骆驼祥子》第24章,筛选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1.祥子的梦想是否实现?
2.他现在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共读文章第24章
1.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这个题目有何含义?
2.祥子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变得判若两人?
3.祥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带着问题走入文章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第一阶段)
·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析人物。
·用时:12天,每日阅读两章。
·任务:1.每日作摘抄。
2.边读边做思维导图,一张为章节情节梗概,一张为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包括与人物相关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两部分)。
3.为祥子作传。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
·方法:通读全文,精读略读结合,圈点批注。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
圈点批注法
1.圈点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手勾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2.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
3.阅读时,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是循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从解决字词方面的疑问,到重点语句的理解,到全篇内容的把握。
4.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如用“·”或“ ”表示精警之处,用“?”表示质疑,用“!”表示强调,用“——”表示需要着重记忆或领会,用“~~~”表示重要语句,用“|”或“/”表示段落层次的划分等等。符号设定之后,每个人要养成固定使用的习惯,这样在整理读书笔记时才不至于凌乱。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第二阶段)
·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析人物。
·用时:12天,每日阅读两章。
·任务:1.每日作摘抄。
2.边读边做思维导图,一张为章节情节梗概,一张为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包括与人物相关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两部分)。
3.为祥子作传。
知识竞赛
一、填空。(一题1分)
1.《骆驼祥子》作者 ,原名 , 族, (籍贯)人,有 的称号。
2.《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 拉车。
3.“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 的感叹。
4.虎妞的变态情欲, 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 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5.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 匹骆驼。
7.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自己的老师曹先生,这个人是_______ 。最后,他又被 告发。
8. 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9.《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 。
10.祥子来自农村,他的性格 。他最大的梦想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 的人。
11.“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是车厂主 的女儿,后来成为祥子的 。
知识竞赛
二、选择。(一题2分)
12.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C.虎妞爱上了祥子 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
13.关于《骆驼祥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骆驼祥子》是一部京味小说。
B.《骆驼祥子》的语言俗白、亲切。
C.《骆驼祥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
D.《骆驼祥子》的语言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文学语言。
B
C
14.《骆驼祥子》中谁的引诱也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
A夏太太 B李太太 C王太太 D张太太
15.《骆驼祥子》中祥子用了几年才凑足了100块钱买了第一辆洋车?( )
A三年 B四年 C两年 D五年
16.《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 )
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偷骆驼之前
C进城拉洋车之后 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17.《骆驼祥子》中的曹先生和曹太太对祥子怎样 ( )
A很和气 B很粗鲁 C常骂祥子 D常打祥子
18.《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怎样看待虎妞与祥子的结合 ( )
A很支持 B坚决反对 C没意见 D不管不问
A
A
A
A
B
19.《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为养活两个小弟弟怎么办了 ( )
A当妓女 B给别人家当仆人 C出苦力 D摆地摊
20.《骆驼祥子》中的小嫩肉是谁的外号 ( )
A小福子 B虎妞 C夏太太 D杨太太
21.《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因什么而死 ( )
A难产 B车祸 C吊死 D饿死
22.祥子一步步由人变成行尸走肉,导致这一质变最关键的事件是( )
A.孙侦探敲诈勒索他苦心积攒的买车钱。
B.受夏太太的引诱染上病,身体垮了。
C.小福子不堪忍受欺凌,她在松林里上吊而死。
D.虎妞死了,孩子没了,家没了,车卖了。
2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后的结局怎样 ( )
A给死人送殡 B给曹先生拉洋车 C摆地摊 D要饭
A
A
A
C
A
三、简答题(一题6分)
1.祥子买第一部车时,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当作自己的生日?
一是表明祥子把车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表明他对车的极度珍惜;二是这个日子好记,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三是昭示着他的新生活新生命的开始。
2.请简述祥子三起三落的故事。
一起: 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 连人带车被宪兵队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 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 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 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 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3.刘四爷为什么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怀疑祥子是因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的。
四、思维导图评选
每组选出小组最佳,并张贴在展示墙上。
评选要求:
内容详实准确,概括性强。
画面美观、整洁。
五、书籍封面大赛评选
请选择一个最喜欢的书籍封面,试说明封面设计者的想法。
五、书籍封面大赛评选
请选择一个最喜欢的书籍封面,试说明封面设计者的想法。
五、书籍封面大赛评选
请选择一个最喜欢的书籍封面,试说明封面设计者的想法。
五、主题探究
1.造成祥子堕落的原因是什么?
2.了解老舍的语言风格。
祥子是一个经不住生活的考验而失去生活的人。俗话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为何不再寻求新的路,而成为社会的人渣,败类?他为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谋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为他是农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次次对他的打击,他放弃了。所以酿成了书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后果啊!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
人物形象:
祥 子: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人物形象:
虎 妞:
虎妞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她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传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她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另一方面,她被父亲出于私心而延宕了青春,心中颇有结怨。她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长期被压抑,身受封建剥削家庭的损害,心理也因之变态,虎妞是刘四爷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个儿子来接自己的班,女儿虽能干但毕竟是女儿。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遂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
人物形象:
刘四爷: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请问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明确: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解题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课文节选自《骆驼祥子》的第八章。
祥子被抓了壮丁,新置的一辆人力车也被充了军,他第一次从心底喊出了:“凭什么?”趁军队撤退的时候,他溜了回来,并顺手牵走三匹骆驼,在一个村子里卖了三十五元钱,又返回了人和车厂,重新拉起了租车。他又燃起买车的希望,“对花钱是这样一把死拿,对挣钱祥子更是不放松一步”:没包月,就拉整天;早出晚归,不拉够一定的钱数不收车,一点也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抢生意,“像一只饿疯的野兽”,“只看见钱,多一个是一个”。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后来拉上一个杨先生家的包月,没曾想两位太太不仅朝死里使唤他,还不让吃饱饭,极为吝啬,祥子一怒之下便辞了职。心情沮丧的祥子,刚一回到人和车厂,便被虎妞发现了,被她灌了些酒后稀里糊涂地就与她发生了关系。有了这事,祥子觉得“疑惑、羞愧、难过,并且觉着有点危险”,心里憋屈极了,别扭极了。
正在苦恼之际,祥子遇到了善良的曹先生,曹先生要他到自己宅门里拉车。祥子“这些日子的苦恼忽然一齐铲净”,“痛快得要飞起来”了。在曹宅拉车不久,中秋节后的一个晚上,在北长街上拉着曹先生跌了一跤,车把断了,曹先生也被摔了,祥子自己也手脸全是血。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他的意思,祥子却因自己的失职,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在高妈的劝说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
课文所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其后,祥子渐渐和曹宅的人熟稔了,也维持着虽然不多但很固定的进项,一点一点地积攒着买车的钱。年节近了,祥子惦记着自己放在人和车厂的三十多块钱,准备着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没想到虎妞却找上门来,一句“我有了”,便把祥子砸闷了,没了主意的祥子只能由着虎妞的安排。委曲憋闷的祥子深夜里辗转反侧,便又破了酒戒。此后三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祥子在茶馆里遇着了老马祖孙俩。祖孙俩的悲惨遭遇,让祥子“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开始怀疑起自己拉洋车的理想来了。曹先生遭到学生阮明的陷害,被侦探们盯了梢,祥子也被捎了进去,积攒的钱全被孙侦探敲诈抢走了。惊魂未定、一贫如洗的祥子不得不再次回到人和车厂,去面对那黑塔似的虎妞:“我来了,瞧着办吧!怎办都好,我没了法儿。”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大年二十七,刘四爷七十大寿,祥子忙上忙下,虎妞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头子发现他们俩个很好,心中不悦,便和虎妞吵起来了。虎妞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明说了:“我已经有了,祥子的。”刘四爷说:“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把祥子赶了出去。虎妞则在城外租了两间屋,坐着花轿过去和祥子结了婚。婚后,他们并没有改变主与奴之间的关系。祥子一直坚持要买辆车自己拉,做独立的劳动者,而虎妞则朝思暮想,想与父亲改善关系,继承父业。她根本不理解祥子。性格与阶级的差别,使他们冲突不断,成为同床异梦的夫妻。后来,虎妞听说她父亲已把人和车厂卖了,带着钱跑了,她后悔“我这一宝押错了地方”,这才不得不买了一辆旧车给祥子拉。买车后不久,祥子刚“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虎妞就难产而亡。祥子与虎妞结婚,买了车,虎妞死了,祥子只好卖了车来安葬她。买车,丢车,攒钱,丢钱,买车,又卖车,真是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整体感知
1、作者在本文塑造了高妈这个艺术形象,主要是通过   
描写手法来刻画的。从高妈替祥子想法子来看,说明高妈对祥子    的。
2、高妈为祥子的生活出了哪两个主意?从她的主意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3、对于高妈、方太太提出的三种生活之道,下列祥子均有相对应的想法,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高妈:钱会下钱――祥子: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说明祥子没有上当)
B、高妈:“起会”,集资互助――祥子:好汉不求人  (说明祥子主张个人奋斗)
C、方太太“立折子”,储蓄――祥子:折子上的钱只是几个字(说明木讷保守,跟不形势)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4、祥子是怎样想的呢?又是如何做的呢?
①尽管“很佩服高妈的话”,却“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虽然“钱不会下钱,可是丢不了也是真的”。他爱钱,喜欢实实在在地攥(zuàn)着:白亮、厚实、耀眼,还能时不时地数数,让人觉得踏实。
  ②“把钱交出去,人家又在折子上画了几个字,打上个小印。他觉得这不是骗局,也得是骗局;白花花的现洋放进去,凭人家三画五画就算完事,祥子不上这个当”;“折子上的钱只是几个字”!“城里有许多的事他不明白”,“他不愿再去听,也不愿去多想”。“自己拿着自己的钱好了,不用管别的”。
  ③“上哪里找这么二十位人去呢?即使能凑上,这是个面子事”;“好汉不求人”!
  高妈拿他也没办法:“你真行!”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也好!“祥子呢?对自己点了点头,似乎承认自己的一把死拿值得佩服。”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5、祥子为什么觉得把钱放在自己手里踏实?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观念和性格?
祥子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他少言寡语,埋头苦干。对高妈,他是佩服的,但他不愿意像她或方太太等人那样把钱拿去放贷或者存到邮局、银行里。他觉得还是在自己手里踏实。虽然不能生利,可保险丢不了。这些细节描写,充分揭示了祥子的性格与思想观念。他虽然进了城,可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还停留在乡村,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对商业行为与现代文明,他是不信任、充满怀疑的。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分析高妈和祥子的人物形象,结合例子作简要总结。
高妈:
①精明、有头脑,例如:“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舍下钱!”“车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利,又是体面事,准得对你的心路!”
②泼辣、有手段,例如:“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
  ③热心、周到、善于雄辩,例如:苦口婆一心传授放债验。
  
祥子:
①呆板、拙直。祥子没有高妈那样的头脑,既不会放债,也不愿起会。
  ②小心、谨慎。祥子认为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
  ③木讷、口拙、不善言辞。

骆驼祥子【文章赏析】
第四章
CONTENTS
课文拓展

骆驼祥子【课文拓展】
1.阅读课本上的精彩选篇或自选一则《骆驼祥子》中的文段,写一篇专题探究。
2.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自主阅读推荐:《四世同堂》《茶馆》。
八年级语文课件
同学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