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30 07:5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à yuè tōng xiāo jiào chē jiǎo huo
nóng chóu hè sè rán fàng qī yā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
( )( ) ( )( ) ( )( )
正 脉 藏
( )( ) ( )( ) ( )(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9分)
近义词:热闹―( ) 娴熟―( ) 淘气―( )
惊异―( ) 雄浑―( ) 朴实―( )
反义词:紧张―( ) 普通―( ) 柔顺―( )
四、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1.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2.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 )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3.( )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 )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9分)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
3.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8分)
1.八儿说:“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改为转述句)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用加点词造句)
七、课文回顾。(8分)
1.《北京的春节》一文记叙了腊八、小年、 、__正月十五这几个时间,北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文章以___为经线,以 全文。其中课文对元宵节的描写属于 。
2.《腊八粥》一文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 、对粥的___以及看到粥的 ,写出了一家人 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 的眷恋。
3.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
4.“ ,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 代诗人 的《 》中的句子。
八、轻松阅读。(21分)
(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将这段话分两层。(1分)
2.分两层的根据是( )。(2分)
A.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4分)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从___、 ___、___几方面细腻地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3分)
(二)北京的胡同
①我喜欢北京的胡同,因为它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一种爱。灰墙,青瓦,默默的小石狮,斑驳的古老的木门,一切似乎是那么平淡而无奇。然而你推门一走进去,拐过影壁,你立时会被一种难以名状的、似乎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温暖所包围。“大哥,您来了,有日子没见啦。”他们在房门外火炉上用被煤烟熏燎得漆黑的小壶烧水,冲上一杯碎末子茉莉花茶。炕桌上一放,别提有多美了,仿佛谁都是你亲爱的大爷、大娘、兄弟姐妹,一个暖融融的家。
②别瞅着那墙、那门、那屋不起眼,那儿还真格的有大学问的人哪。每当我遇到难题,到胡同里一走,遇到的总是一个个亲爱的长者,知识渊博而不骄矜,谦逊而敦厚。或饮酒,或品茶,或小坐纵论天下,即使在梦中也忘不了那静静地谛听胡同里轻弹的蛋音的时光。
③就这样,胡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每次回来,我每每是怀着一颗急迫的心到胡同里去走一走,瞧瞧那一座座住满人的、在院子里接水的大杂院,那依胡同墙而建的湫隘的小房,那窄得只能走一人、一辆车的小道,听听大娘悠远的京音,那孩子的咿咿呀呀,这一切是多么的可亲。逢到我愁闷忧郁难遣的时候,漫步于胡同的幽远之中,望着那古老的笔管胡同墙隙生长出来的野草,仿佛一切也都宽释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愁闷忧郁难遣的时候 ( )
A.派,差,打发 B.排解,发泄
(2)仿佛一切也都宽释了 ( )
A.说明,解说 B.放开,放下 C.消散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1)灰墙,青瓦,( )的小石狮,( )的木门,一切似乎是那么平淡而无奇。
(2)长者知识渊博而不( ),谦逊而( )。
3.用“__”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4.从文章来看,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分)
九、快乐作文。(25分)
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请选择你亲身经历的风俗活动,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询问自己的长辈,了解这些习俗的由来、特点等,以“家乡的习俗”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腊月 通宵 轿车 搅和 浓稠 褐色 燃放 栖鸦
二、zhēng 正月 zhèng 正确 mò 脉脉 mài 脉搏
zàng 宝藏 cáng 收藏 三、热烈 熟练 顽皮 惊奇 浑厚 朴素 放松 特殊
暴躁 四、1.不是…而是… 2.即使…也… 3.虽…但…
五、1.“,”,。2.,,:,,!3. ,,,。、,、。
六、1.八儿说,等一下他要吃三碗!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没有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的。 3.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4.天上的云,姿态万千,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鱼,有的像绵羊,有的像乌龟。
七、1.除夕 元旦 时间 人们的活动 场面描写 2.嘴馋猜想 惊异 其乐融融 家庭亲情 3.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 4.今夜月明人尽望 唐 王建 十五夜望月
八、(一)1.在第一句后面画“‖”。2.A 3.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灯火通宵 放鞭炮 吃团圆饭守岁 4.嗅觉 视觉 听觉
(二)1.(1)B (2)C 2.(1)默默 斑驳的古老(2)骄矜 敦厚 3.我喜欢北京的胡同,因为它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一种爱。 4.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一种爱。胡同里很有文化内涵,住着有大学问的人。表达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