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部新区 2021~2022 学年(下)半期调研考试 5. 红茶菌是一种传统的活菌饮料,由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在液体培养基中(主要含蔗糖和茶水)
发酵产生。研究表明将上述三种菌按一定的配比,在总接种量为 5%、初始 pH 为 5.5 装液量为 40%
高二生物试题 左右、温度为 30°C 的条件下,发酵 5 天效果最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40个小题,共 40分) A. 红茶菌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发酵装置要严格进行密封
B. 随着发酵的进行,菌液的 pH 下降会抑制菌种的生长
1. 下列有关“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C. 初期温度和 pH 的控制有利于提高菌体内酶促反应速率
A. 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
D. 装液量为 40%左右可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从发酵装置中溢出
B. 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尿素作为碳源
6.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酵母菌含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 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的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
D. 醋酸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B. 后期发酵主要是前期产生的酶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2.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盐的用量、酒的用量和种类、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
A. 使用的发酵菌种遗传物质都是 DNA
D. 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情况不影响后期发酵过程
B. 使用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7. 传统发酵技术常运用到重要的检测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C. 葡萄汁制成果醋后有机物的总量减少而种类增加
A. 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
D. 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B. 泡菜发酵产生乳酸的量可以用比色法测量
3.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用新鲜苹果为原料可以家庭制作苹果酒
C. 果酒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和苹果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可以通过观察发酵液表面菌膜的形成
A. 用带盖瓶子发酵苹果酒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
8.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苹果醋发酵液中,液面处的醋酸菌密度高于瓶底处的密度
A. 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C. 苹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先上升后逐渐下降为 0
B. 制作果酒、腐乳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果醋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 制作苹果醋时发酵液中的醋酸菌通过无丝分裂增殖,繁殖速度快
C. 制作果酒、果醋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胞外酶
4. 《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
D. 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需保持菌种活性,制作腐乳的过程不需要
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
搅之。数十日,醋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9.下列关于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酒精转化为醋酸 A.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B. 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 B.泡菜中乳酸菌的繁殖,使得亚硝酸盐含量骤增
C. “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C.泡菜腌制过程中的食盐用量应尽量少,以减少产亚硝酸盐菌的繁殖
D. 挠搅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 D.比色法测定泡菜亚硝酸盐含量时,亚硝酸盐含量与天数负相关
高 2020 级生物 第 1 页 共 7 页
10.以下关于微生物发酵的说法正确的是( ) 菌落形态如灰雾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需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 A.培养细菌过程中,培养皿不能倒置
B.利用葡萄表面天然酵母制作葡萄酒通常不是单一菌种发酵 B.实验的结果可以说明耐药菌是普遍存在的
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 pH 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 C.抗生素 X 对细菌 2 的抑制效果比对细菌 3 的抑制效果好
D.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的食品加工往往需要严格灭菌 D.实验结束后应将细菌、纸条、琼脂板等进行灭菌处理
11.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16.养殖池中存在的有毒物质主要是氨和亚硝酸,这两种物质可由硝化细菌吸收利用。研究人员从
A.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 B.都通过操作进行了稀释 养殖池池泥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并进行了计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C.都要对接种针进行灼烧灭菌 D.都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A.配制的培养基在分装前需要先调节 pH,然后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12.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B.采集底泥使用的工具需进行灭菌,整个接种过程需在火焰旁进行
A.KH2PO4、Na2HPO4、MgSO4 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蒸馏水 C.硝化细菌为自养生物,接种后的培养皿需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
B.KH2PO4、Na2HPO4、MgSO4 7H2O、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D.使用涂布平板法统计得到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C.KH2PO4、Na2HPO4、MgSO4 7H2O、尿素,琼脂、蒸馏水 17.要检测冰淇淋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是否超标,可用培养细菌的基本培养基进行简单的实验检测。
D.KH2PO4、Na2HPO4、MgSO4 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蒸馏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3.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 组涂布不稀释的冰淇淋原液或经多级稀释的冰淇淋液作为实验组
A.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B.B 组不涂布冰淇淋液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目的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严格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某细菌时,只要稀释度足够高,就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C.C 组涂布大肠杆菌,目的是检测基本培养基能否培养大肠杆菌。正常的话,应该长出很多大
C.对细菌进行计数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也能用平板划线法 肠杆菌的菌落。
D.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可以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得培养基的 PH 降低 D.经过 37℃12 小时培养,若 B 组生长有少量菌落,则统计时,应将 A 组的菌落数减去 B 组的
14.为探究饮水机内的水质状况,需对饮水机内胆采样,并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检测。下列不符合该 菌落数以消除误差,同时需要考虑稀释倍数。
实验要求的是( ) 18.为高效降解农业秸秆废弃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 3 株纤维素分解菌,在 37℃
A.对培养皿采用高压灭菌 B.对培养基进行紫外线消毒 条件下进行玉米秸秆降解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接种时靠近酒精灯火焰 D.于超净工作台内操作 菌株 秸秆总重(g) 秸秆残重(g) 秸秆失重(%) 纤维素降解率(%)
15.为了研究抗生素 X 对四种不同细菌(1、2、3、4)的作用效果,有人做了下图所示的抗菌实验, A 2.00 1.51 24.50 16.14
B 2.00 1.53 23.50 14.92
C 2.00 1.42 29.00 23.32
A.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的唯一氮源是纤维素
B.如果将上述实验中的温度条件调整至 25℃,效果会更明显
高 2020 级生物 第 2 页 共 7 页
C.实验中需要设置一个不接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空白对照实验 A.曲线①的自变量是温度,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
D.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 C,需用选择培养基扩大培养 B.由曲线①可知,该酶在温度为 80℃时的催化效率最高
19.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尝试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并计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C.曲线②是在其它条件适宜,温度为 80℃时测得的数据
A.制备选择培养基时,需加入尿素、琼脂、葡萄糖、硝酸盐等物质 D.若该种酶固定化后用于生产,使用的最佳温度是 80℃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结果,活菌的实际数目往往比统计的菌落数低 23.下列有关酶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C.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使培养基的 pH 降低,加入酚红指示剂后变红 A.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提高出汁率
D.每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某一稀释倍数下至少 3 个培养皿的平均菌落数÷菌液稀释 B.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温度适宜、用量适当时洗涤效果更好
液体积×稀释倍数 C.溶化的海藻酸钠冷却至室温才能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20.筛选是分离和培养微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形状不规则,说明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
A.在全营养的 LB 培养基(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24.下列有关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B.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A.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方法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C.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B.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低,操作更容易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的微生物 C.因为酶一般为蛋白质,分子比较大,所以固定化酶技术更适合采用包埋法
21.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正确的是( ) D.反应物如果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A.应使干酵母与自来水混合并搅拌,以利于酵母菌活化 25.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比较甲、乙、丙三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温度下去污力的差异。下列正确的是
B.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关键操作步骤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 )
C.向刚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并混合均匀
D.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缓慢倒入 CaCl 溶液中,会观察到 CaCl 5~10℃ 40~50℃ 80~85℃2 2溶液中有球形或
椭圆形的凝胶珠
甲 22.4 73.7 69.6
22.固定化酶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复和连续使用的酶。固定化酶用于生产
乙 15.6 71.5 68.8
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数据。如图:曲线①表示相对酶活性,即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
丙 5.7 50.7 46.9
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表示残余酶活性,即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时间,再
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得的酶活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时,需控制好洗衣粉种类、用量以及洗涤方式等无关变量
B.实验中,可以通过不同种类洗衣粉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来比较去污力的差异
C.温度对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去污力的影响相似,适宜温度为 40~50 ℃
D.实验过程中没有设置对照
高 2020 级生物 第 3 页 共 7 页
26.与普通洗衣粉相比,通常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污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D.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A.水质、水量、水温、表面活性剂等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30.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B.加酶洗衣粉中主要添加了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除去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C.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时,最好选择同一品牌的洗衣粉进行实验 B.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
D.毛织品、棉织品、蚕丝织品等衣物均不宜使用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 C.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27.果胶酶作用于一定的某种物质(底物),在温度和 pH 保持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成物与反应 D.蛋白质的纯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 ) 31.下列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的分离常采用凝胶色谱法
B.洗涤次数、离心速度与分离时间均会影响红细胞的洗涤效果
C.实验操作的一般步骤是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度鉴定→纯化
D.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可防止血液凝固
A.该酶作用的底物是果胶,生成产物是半乳糖 32.有关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B.曲线变得水平的原因是果胶酶的量不够 A.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
C.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 pH 由 1 升到 10,则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B.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允许有少量气泡存在
D.在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过高,会使酶活性丧失 C.将样品加入色谱柱顶端时,下端的流出口应处于关闭状态
28.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匀浆,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莓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蛋白质通过色谱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移动速度慢
A.果胶的水解终产物易溶于水,因此果胶酶处理能提高澄清度 33.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B.果胶酶能降低果汁的粘稠度,因此果胶酶处理能提高出汁率 A.是根据蛋白质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来分离蛋白质的
C.草莓汁中含有较多的色素,因此可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果胶含量 B.凝胶是一些微小的无孔的球体,小球体都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
D.果胶不溶于 95%的乙醇,因此 95%的乙醇可用于果胶的提取和鉴定 C.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的路程较长,但移动速度较快
29.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D.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温度/℃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34.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正确的是( )
果汁量/mL 3.5 4.6 8.6 10.9 12.3 11.7 10.1 5.4 3.9 4.8 5.6 A.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透析和纯度鉴定
B.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除去小分子杂质,减少缓冲液用量效果会更好
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
C.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 2000 r/min 的速度离心 10min 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
B.应在 50~60℃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血红蛋白、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沉淀层
C.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
高 2020 级生物 第 4 页 共 7 页
D.通常使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但此方法不能直接测得血红蛋白的 A.全对 B.四项对 C.三项对 D.二项对
分子量。 40.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35.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 ) 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A.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 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B.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C.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C.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 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
D.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水蒸气蒸馏→除水 有机溶液
36、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及其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玫瑰精油挥发性强,难溶于水 二、非选择题。(共计 60 分)
B.橘皮油无色透明,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41.(11 分)杨梅果实风味独特酸甜适中,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如图是制作杨梅酒和
C.提取橘皮油的过程中,离心的目的是除去果醋、果胶 杨梅醋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D.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可能含有芳香油,真菌也可产生芳香油化合物
37、在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可用蒸馏和压榨的方法提取
B.在蒸馏出的玫瑰乳浊液中加入 NaCl 的作用是降低玫瑰油的溶解度,利于油水分离
C.新鲜的橘皮直接压榨,出油率最高
(1)传统发酵中,发酵液虽然未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但杂菌却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这是由于果
D.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成分都是萜类化合物的衍生
酒 发 酵 的 ____________ 条 件 抑 制 了 杂 菌 的 生 长 。 用 来 检 验 酒 精 的 化 学 试 剂 是
物
________________。
38、压榨完橘皮后,处理压榨精油时,布袋过滤的目的是( )
(2)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该阶段应该将温度
A.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 B.除去水分
控 制 为 ________ ; 温 度 适 宜 时 果 酒 发 酵 时 间 较 短 , 原 因 是
C.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D.除去果蜡、果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胡萝卜素的纸层析鉴定,正确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制备滤纸:取 18 cm×30 cm 滤纸条,在滤纸下端距底边 2 cm 处做一基线,取 A,B,C,D4 个点。
(3)杨梅醋的发酵过程中,除去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向发酵液中持续地通入
②点样:用最细注射器针头分别吸取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在 A,D 和 B,C 点上点样,吹干。③层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滤纸卷成筒状并固定,放到盛有 1 cm 深石油醚的密封玻璃瓶中层析。④观察:取出滤纸条,使
(4)下图表示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糖度(葡萄糖的浓度)和酒精度(酒精浓度)随时间变化的
石油醚自然挥发后观察层析带。⑤注意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点样时快速细致、样点圆点尽量细小;
关系。发酵前 24 h,酒精度上升很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纸筒的竖直边缘不能接触;石油醚易挥发,注意层析容器要密封。
96 h 后酒精度和糖度的变化都趋于平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 2020 级生物 第 5 页 共 7 页
42.(10 分)某生态研究小组为了从纤维素分解菌获取纤维素酶,以便将农作物秸秆作为酿酒
工业的原料,设计了如下操作流程分离提取较纯净的纤维素分解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 1 中,由①转变为②,除改变温度、调节 pH 外,还需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_。
①土壤取样→②选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将样品接种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⑤
(2)苹果汁生产过程中,在“脱胶”时加入了适量的果胶酶,果胶酶可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
挑选菌落
度,原因是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________________。
(1)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中添加的碳源为_______;除了碳源外,培养基中还应
(3)果胶酶并不只是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酶、果胶分解酶、
该含有的营养成分有______。
_____________酶。
(2)下图甲所示接种方法主要用于_______,该方法不能用于测定菌体的数目,其原因主要
(4)在果汁生产中,除了酶和苹果的用量外,影响果汁产量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
是许多菌落并不是由_______形成的。
(答出两点)。
(5)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不利于工业化使用,常用固定化技术使之成为不溶性于水而又有
酶活性的制剂。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果胶酶吸附后可永久使用
(3)上图乙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该培养对应于流程图中步骤_______(填写序号)。
B.为防止杂菌污染,图示装置制作完毕后需瞬间高温灭菌
(4)在鉴别培养基中含有 KH2PO4 和 Na2HPO4,其作用有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保持细菌
C.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生长过程中_______的稳定等。
D.固定化果胶酶不可重复使用,每次生产前需重新装填反应
(5)上图乙中出现的无透明带的菌落,其代谢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流程图中步骤⑤的
操作中,应挑选产生了_______的菌落。 44.(9 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准备从猪的血液中初步提取血
43.(7 分)图 1 为利用苹果制备果汁、果酒、果醋的流程图,图 2 是澄清苹果汁生产示意图, 红蛋白,设计的“血红蛋白提取、分离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高 2020 级生物 第 6 页 共 7 页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样品处理中红细胞的洗涤要用________反复冲洗、离心。向红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量
的 低 浓 度 pH = 7.0 的 缓 冲 液 并 充 分 搅 拌 , 可 以 破 碎 红 细 胞 , 破 碎 细 胞 的 原 理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血红蛋白粗分离阶段,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
透析效果,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
(3)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差异,而产生
不同迁移速度,实现各种分子的分离。
(4)一同学通过血红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观察到正常人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
(1)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实验流程中的萃取与浓缩所用的操作装
蛋白电泳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携带者有________种血红蛋白,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作出的解
置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粉粹后的胡萝卜干燥所采用的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_______________。
(3)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4) ② 所 指 的 四 个 色 斑 代 表 _______________ , ① ③ 所 指 的 四 个 色 斑 代 表
__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提取是成功的。
(5)图 3 中的色素(或物质)①②③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依
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取柠檬精油的步骤如图 2 所示。提取该精油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
45.(13 分)某市农科院课题研究小组对植物园的胡萝卜新种中的β-胡萝卜素进行提取和鉴定, _____________,且有效成分易水解。甲过程需用到石灰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所用装置及所得的结果如下图。实验流程为:新鲜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 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乙过程一般加入相当于柠檬果皮质量 0.25%的小苏打和 5%的
卜素粗品→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 硫酸钠,其目的是___________。
高 2020 级生物 第 7 页 共 7 页
成都东部新区 2021~2022 学年(下)半期
调研考试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1--5:BBDCA 6--10:DBCAB
11--15:CABBD 16--20:BCDAD
21--25:BDDCC 26--30:DDCBB
31---35:CCDDA 36--40:CBCAB
41.答案:(如没注明每空 1分,共计 11分)
(1)缺氧、酸性(答全才给分) 酸性重铬酸钾
(2)细胞质基质 18~25 ℃ 此时与果酒发酵相关的酶活
性最高,发酵速度快(2分)
(3)无菌氧气(或无菌空气)
(4)此阶段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2分) 高浓度的
酒精和代谢废物会抑制酵母菌的代谢而影响发酵(2分)
42.答案:(如没说明每空 1分,共计 10分)
(1)纤维素 氮源、水和无机盐 (2分,答不全 1
分,答错不给分)
(2)微生物的分离 单个菌体
(3)稀释涂布平板法 ④(可答○3 ○4 也给分)
(4)pH
(5)自养(需氧)型 透明圈
43.答案:(如没说明每空 1分,共计 7分)
(1)通入无菌空气
(2)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答全才给分)
(3) 果胶酯 多聚半乳糖醛酸
(4)pH、温度或酶催化反应的时间(2分,答对 1个给 1分)
(5) C
44.答案:(如没说明每空 1分,共计 9分)
(1)生理盐水 渗透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动物细胞内液
浓度时,细胞吸水涨破)(2分)
(2)除去小分子杂质 增加缓冲液的量或及时更换缓冲液
(3)带电性质以及分子大小、形状
(4)2 携带者具有(控制血红蛋白的)一对等位基因,可以
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2分)
45.答案:(如没说明每空 1分,共 13分)
(1)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图 2和图 1(2分,答对 1个给 1分)
(2) 胡萝卜素分解
(3) 纸层析法
(4) β-胡萝卜素 杂质或其他色素
(5) ① 溶解度最大的在纸介质上“跑”的最快(2分)
(6) 原料易焦糊 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 为了使柠檬
油与水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