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单元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书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是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乘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共设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信息窗2:简单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
信息窗3:较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除混合运算。
信息窗4: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你教材中创设的一系列美丽街景组成的“情境串”,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逐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基本的计算方法。对于稍复杂的计算,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自主尝试解决,经历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
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于笔算,让学生在正确计算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不宜再提过高要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给给予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允许他们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
信息窗1 3课时
信息窗2 3课时
信息窗3 4课时
信息窗4 4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24~25页,第26页1、2题
第一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参观过咱们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吗?(学生口答)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下好吗?不过在我们坐的车上,可留有问题哦!有信心解决吗?
60×2 8×70 200×4 32×3 32×10 13×4
学生口答。 小结口算方法
合作交流
1、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画面,你都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口答,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想法一: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二: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三: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想法四:市府办公大楼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
重点解决:(1)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板书)
2、怎样求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根据哪些信息列式?
学生口答并列式。
40×20= (个)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探索
(3)集体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3、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呢?怎样列式?根据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30= (个)
(1)“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算,并说一说怎样估算的。
(2)“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想一想,算一算。”
学生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检
测
反
馈
估算及口算
11×40 30×32 13×20 10×50 15×6
11×30 20×20 30×20 20×23 11×30
课
外
拓
展
完成第26页自主练习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40×20
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2×30
教
学
反
思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整理,使学生在交流算法中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及合作意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25页,第26~27页4、6、8题
第二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乘的积的定位。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结果是多少?
合作交流
1、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3×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算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
算法二:12×20=240 12×3=36 240+36=276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
2、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23×12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仍然是口算。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3×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
此题以巩固练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反馈。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积。
(2)、在交流中比较算法,体会24×20的积只要在24×2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比较简便的竖式。
(3)、指出:竖式标的一条虚线指出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虚线左边的24×2得48,再写虚线右边的一个“0”,积是480。
检
测
反
馈
计算
23 42 22 21
×11 ×12 ×13 ×43
课
外
拓
展
完成自主练习的4、6、8、9题
板书设计
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
23
×12
46 …………23×2的积
230 …………23×10的积
276 (个位上的0不写)
教
学
反
思
在教学时让学生应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为学习笔算积累感性材料;竖式计算要帮助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和原理。既体现了算法要多样化,又体现了算法要最优化的教学原则,充分遵循了教育的一般规律。处理练习时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收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28~29页,第30页2、3、4题
第三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简单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2、经历探索简单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简单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课件出示题卡:
(1) 10×40 12×40 20×50 40×22
20×23 11×50 7×80 30×20
(2) 21×24 12×23
你能说说当乘到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时,它与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怎样写?
(这是竖式计算,应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合作交流
1、多媒体出示街心花坛图。请仔细观察画面,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 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2、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1)、“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多少盆花?
列式:27×23= (盆)
如何计算?学生思考、交流。
(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并与已有知识相比较,明确在此题中不要忘记进位的数字。)
(2) 强调让学生注意两点:
①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②乘完后,不要忘了加上进位数。
3、“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只要知道大约用了多少花盆,不需要准确的结果,所以估算就可以了。
22×28≈ (盆)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小结: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更接近准确数。
4、有19条龙舟参加比赛,每条乘做13人,
(1)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先估计,再计算。
(2)给每位队员买一盒礼品棕,160元够吗?
检
测
反
馈
1、“街心喷泉里一共按了多少个喷头?”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2、先估一估、算一算
34×28= 46×13= 15×67= 23×46=
课
外
拓
展
1、有19条龙舟参加比赛,每条乘做13人,
(1)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先估计,再计算。
(2)给每位队员买一盒礼品棕,160元够吗?
2、完成自主练习的2、3题
板书设计
简单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
27
×23
81
54
621
教
学
反
思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提取信息,并根据自己提取的信息提出问题,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准备。从而也培养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整理,使学生在交流算法中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归纳整理能力及合作意识;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29页,第31页6、7、8题
第四课时
学
习
目
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2、经历探索简单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解决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要解决“装30根这样的灯柱,够吗?”
2、引导学生找出所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
2、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算法。
3、教师小结。这一问题,可以用一共买了多少个灯泡与装30根灯柱需要的灯泡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算一共买的灯泡数能装多少根灯柱与30根灯柱比较。
检
测
反
馈
1、计算:
24×15÷8 25×(267-225) 25×10÷5
2、完成31页的第7题。
课
外
拓
展
完成自主练习的第8题。
板书设计
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
① 30×6= 180(个) ② 15×12=180(个)
15×12=180(个) 180÷6=30 (根)
③ 15×12÷6
= 180÷6
= 30
教
学
反
思
在教学时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列式,初步自主探索解题方法;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使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得到检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学习情感得到成功愉悦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32页,第33~34页的1、2、4、5题
第五课时
学
习
目
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
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请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28×39=
(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决。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给同学听,进一步进行研究。
2.小组汇报,共享成果。
检
测
反
馈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4题。
课
外
拓
展
完成自主练习第5、6、7题。
板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
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
28×39=1092(人)
28
×39
252
84
1092
教
学
反
思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巩固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用所学知识辨别计算结果的正误,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要充分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重点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33页,第35页9、10、11题
第六课时
学
习
目
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课件出示观光塔情境图。
我们看6个小朋友在排队干什么?(买票)。还有哪些有关买票的信息?我们要帮小朋友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板书: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对于学生的整理情况,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合作交流
通过交流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谈话:根据你的整理,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
小组讨论,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全班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30÷2=15(元) 15×6=90(元)
②30÷2×6
=15×6
=90(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求6张票需要多少钱,应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
③6÷2=3 30×3=90(元)
④30×(6÷2)
=30×3
=90(元)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第一步求的是“6张票里面有几个2张?”,第二步求的是“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②和④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后,教师再加以强调。
检
测
反
馈
1.自主练习第6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每种方法的算理。
2.自主练习第7题。
3.自主练习第8题。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明确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课
外
拓
展
完成自主练习的9、10.11题
板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
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①30÷2=15(元) 15×6=90(元)
②30÷2×6
=15×6
=90(元)
③6÷2=3 30×3=90(元)
④30×(6÷2)
=30×3
=90(元)
教
学
反
思
通过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36页,第37页3、4、5题
第七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1、课件演示情境图——美丽的街灯,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
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能有:
29个广告灯一天租金多少钱?
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每棵树用多少米彩灯线?
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
有多少人去参观?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提出更多问题,将所有问题板书或装入问题口袋。
合作交流
1.板书问题
师:这节课先来解决“29个广告灯一天需多少租金?”好吗?
2.比较异同
师:大家先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交流算法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齐数位,从个位乘起,再乘十位,……
师:我们再来练习一道,教师板书:29×45=1305
4.总结概括
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巩固算法。最后教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乘乘数的个位,再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注意对位。
检
测
反
馈
37页3题,先让学生读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独立解决。
37页5题,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算法。
课
外
拓
展
(1)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
板书设计
乘除法应用题
29个广告灯一天需多少租金?
29×45=1305(元)
29
×45
145
116
1305
教
学
反
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教师把所有的问题都板书,尊重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身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问题口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导学案
(2012至2013下学期)
三年 级 数学 学科 教 师:
学习
内容
第36页,第38页8、9、10题
第八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课前
准备
课件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自
主
乐
学
合
作
交
流
自主乐学
1.课件.一大型停车场.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2)引导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提出的问题逐个列式计算,并说明列式根据.
合作交流
1、课件.某汽车销售公司近几年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1)仔细观察统计图,观察统计图的变化情况。
(2)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2、.课件.走进音乐厅.(39页第11题)
(1)学生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检
测
反
馈
自主练习的8、9题
课
外
拓
展
笔算下面各题,然后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12× 11 23× 11 36× 11 45× 11
应用上面的规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各题吗?
13 ×11 24× 11 38 ×11 49 ×11
板书设计
乘除法应用题
如果租B型车需要多少辆?
(1)25×4=100(人) 100÷8≈13(辆)
(2)25×4÷8
=100÷8
≈13(辆)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