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3伴性遗传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3伴性遗传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30 10: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复习: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
×
P
F1
F2
3    :  1
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位于 X染色体上。
1.伴性遗传的概念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在遗传上总是
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及种类
2.种类
伴X染色体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你的
色觉
正常吗?
小调查:你能看清楚这些图片吗?
红绿色盲眼中的色彩世界
色盲的发现

——袜子颜色的故事
约翰·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
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著作《论色盲》)
探究活动一、画出道尔顿家庭的遗传系谱图
X

XBXb
XBY
XBXB
或XBXb
X bY
X bY
[探究]
1.红绿色盲是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
2. 完成红绿色盲症相关基因型。
性别 女(♀) 男(♂)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假如他还有个妹妹)
有几种婚配方式?
女3种基因型 x 男2种基因型
道尔顿
男女6种婚配方式
XBXB
XBY
x
1
2
3
5
4
6
XBXb
XBY
x
XbXb
XBY
x
XBXB
XbY
x
XBXb
XbY
x
XbXb
XbY
x
无色盲
都色盲

1.道尔顿与正常的女朋友结婚,生了一双正常的儿女。若干年后,道尔顿的女儿和儿子都长大了,可他发愁了,儿子娶个色盲女性,还好,女儿嫁给一个正常男性,请根据情景完成遗传图解,并计算他的外孙、外孙女和孙子、孙女的发病率分别是多少?
2.如果道尔顿的孙女与患病的外孙结婚,后代发病
 率是多少?
(用时3分钟)
合作探究二、完成资料分析提出系列问题
道尔顿
XBY
XbY
XBXB
XBXb
XBY
XbXb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I
II
III
IV
男→女
→男
1.交叉遗传
(隔代遗传)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探究活动三、归纳总结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XBY
XbY
XBXB
XBXb
XBY
XbXb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I
II
III
IV
判定方法:
2、女儿患病,父亲必患
1、母亲患病,儿子必患
女患,则父子必患
(1)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_____,6______,13____________。
(2)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 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
(3)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 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1.据下面的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
(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分析回答:
XBXb
XbY
XbY
XbY
XBY
XBX_
XBXb
XBY
XBX-
XBXb
XBY
XBY × XBXb
XBXB XBXb XBY XbY
对点训练: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XDXD
XDXd
XDY
XdXd
XdY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性别 女(♀) 男(♂) 表现型 正常 患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基因型
抗维生素D佝偻病有关基因型
探究活动四、归纳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特点:
(1)世代相传
(2)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判定方法:
1、父亲患病,女儿必患
2、儿子患病,母亲必患
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系谱图
男患,则母女必患
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
致病基因只位于 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
中 全为患者, 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 ,
女全 ”。
男性
Y
女性


2.伴Y染色体遗传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相反
雌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以ZW表示
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以ZZ表示
芦花基因B
非芦花基因b
位于Z性染色体上
ZBW
ZbW
ZBZB
ZBZb
ZbZb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性别 雄性(♂) 雌性(♀) 表现型 芦花 芦花 非芦花 芦花 非芦花
基因型
实验探究五、从上表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要求在F1雏鸡时观察羽毛特征就能区分出雌雄,以便多养母鸡,多得蛋,请完成实验遗传图解.(3分钟)
P
ZBW
ZbZb
×
(芦花雌鸡)
(非芦花雄鸡)
ZB
W
Zb
配子
F1
ZBZb
ZbW
(芦花雄鸡)
(非芦花雌鸡)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非芦花雄鸡与芦花雌鸡交配的遗传现象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实例一:如果一对夫妇中,妻子是红绿色盲症患者,假如你是医生的话
你会建议他生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
实例二:如果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性结婚,你会建
议他们生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
在医学实践中应用——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犬也存在色盲性状。如图为某一品种犬的系谱图(涂灰表示色盲)。请据图判断此品种犬色盲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  )
对点训练:
C
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
(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位于Ⅱ区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患病
D

×
伴Y染色体遗传
伴X染色体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患者全为男性

XBXb × XbYB
XBXb XbXb XBYB XbYB

对点训练:
4.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它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哪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可以根据皮肤特征,很容易地把雌雄幼蚕分开来(  )
      A.ZAZA×ZAW B.ZAZA×ZaW
      C.ZAZa×ZAW D.ZaZa×ZAW
5.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多数雌雄异体动物有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
 D.鸡的性染色体类型是ZW型
D
B
对点训练:
思维拓展:
实验设计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有的会出现性反转,如“牝鸡司晨”现象是性反转的典型例子,一只母鸡原本能产蛋,后来突然停止产蛋出现打鸣、羽毛艳丽等雄性鸡的表征,研究表明鸡的性染色体没有改变,只是性器官发生了改变。
已知芦花鸡(B)对非芦花鸡(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非芦花雄鸡和正常雌鸡中有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鸡多只,请设计实验证明这只雄鸡是否为性反转雄鸡,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让这只非芦花雄鸡与多只芦花雌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性状及比例
预测结果:若子代芦花鸡比非芦花鸡比例为1:1,则为非性反转雄鸡。
若子代芦花鸡比非芦花鸡比例为2:1,则为性反转雄鸡。
性别决定
红绿色盲症
男性
隔代交叉
父子
女性
男性
连续
母女
男性

耳道多毛症
抗维
生素D佝偻病
学习小结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1)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B区段,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2)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D区段,X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
知识拓展
(3)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
(4)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差别,如: 
知识拓展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