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下北师大版《孟子语录》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6 20: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下)孟 子 语 录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有《孟子》一书,提出“仁政”思想。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生命与正义、真理的关系及生命的价值。
3.搜集孟子名言并背诵。孟子语录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全篇理解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不能同时得到这两样东西,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也是我想要的,义(真理、信仰、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方面不能兼顾,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你如何理解孟子的观点?
请你举出历史上有名的“舍生取义”的例子孟子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五十步笑百步。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成语“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答:为了真理和正义,宁可舍弃生命,也不做“不义”的事。 1.孟子这段话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以什么设喻,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答:以鱼和熊掌设喻,表达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完成下列的两道问答题: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孟子语录》以及孟子名言。
2.完成《配套练习》的《孟子语录》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