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浅谈中考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在中考中的分值和地位:
A卷15——20分,B卷一般25分,共计40——45分,占全卷的将近三分之一.况且是拉开考生语文成绩的一个题型,直接影响升学,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中考动态及导向:
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在命题思路、内容、形式上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创新,新题型、新考法的出现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阅读部分改革尤其突出,比如,阅读部分的主观性试题比例明显增加;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以课外文章为主或全部采用课外文章;强化对学生阅读方面综合能力的考查;出现较为开放性的试题等。
《新课程标准》不仅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今年的中考命题也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1、突出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新课标中重视人文教育的新理念,反映在教育评价中来,便是注重考试的教育功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教化特点,让学生在接触试题过程中,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净化,实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功能。
2、重视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新课程对现代文阅读的评价重在“考查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根据初中学段的目标,应具体考查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根据题旨的不同,开放性试题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即:发散性填补题、联想性描述题、联系性议论题和评价性议论题。发散性填补常见的题型有填空、替代、补充等,填补的内容有:词语,包括关联词语、成语、修饰语、中心语、关键语、比喻的本体或喻体等;句子,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复句、比喻句、排比句等;段落,续尾声或补充文中某一个段落等。联想性描述常见的题型是片断描写。联系性议论常见的题型有片段议论,读后感等。评价性议论是对文中的人、事、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开放性试题是指没有唯一答案,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什么是开放性试题呢?三、几种文体的考查内容:
1、记叙文
(1)了解作者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了解文章结构上的特点,并能评析。
(3)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意。
(4)对文中精彩句子的仿写。
(5)提取、筛选文中重要信息。
(6)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
(7)能够进行初步的阅读欣赏2、议论文:
(1)对文章整体的感知与概括能力
(2)把握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
(3)对重要词语与句子的理解能力
(4)对文段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5)提取归纳论点的能力
(6)分析论据补写论据的能力
(7)对论证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辨别、分析能力
(8)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
(9)语言表达应用的创新能力3、说明文:
(1)整体感知,包括说明对象、说明的中心内容、说明的顺序。
(2)说明的方法
(3)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综合、概括、提取
(5)探究、想象能力四、几种文体的阅读方法
1、记叙文:
(一)、抓住记叙文的特点来评价文章:
客观事物指的是生活中存在的、可能存在的人和事。 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一切事物的形态和景象。
真、新、蕴、美是评价一篇记叙文的主要标准。
(二)、抓住文章的结构模式来快速掌握文章的结构:
时间推进、空间变换、材料性质、认识发展、情感变化等。
(三)、抓住线索去分析文章的脉络:
时间、人物、事件、感情、物、游踪等。
(四)、抓住事件去分析人物形象
(五)、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2、议论文:
阅读议论文,需要积极的心态,需要平时的积累,需要科学的方法,这是保证议论文阅读成功的三大要素。
(一)识记与积累的方法:以课本为例,识记梳理有关文体知识,如议论文的三要素、议论文的结构、论证方式、论证的语言、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式、论点与标题的关系等。同时,要积累与考查内容相关的文学、文体、文化、生活的材料。
(二)理解的方法:理解主要是指对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理解。
(1)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重要的词语可以提示作者行文的思路,如“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总而言之,综上所述,分述如下”等等。重要的词语可以使观点更鲜明、生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如何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关键是把握重要词语所处的“语境”。所谓“语境”,指的是被阅读对象的语言环境,包括语言运用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场合、题旨及上下文(上下句、上下段、上下篇)等。要探究在具体语境中重要词语的特定意义。如正用意义、反用意义、借用意义、比喻意义等。
(2)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重要的句子主要是指:表现观点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语句;对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警句或引文;中心句、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比喻句、结构复杂容易错误理解的长句和内涵丰富的句子。
方法主要有三种:A 正确理解关键句句意; B 正确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C 要注意名言、警句、中心句、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比喻句与观点的关系。
(三)分析概括的方法。
1、把握文章的思路。 2、归纳内容要点。 3、从文章的内容入手,注意文体特点,注意标志性的词语,注意背景材料,注意语言风格。 4、编写阅读提纲,按自然段的顺序,先分析概括每段内容,再分析概括全文,提取中心句或概括中心论点。
(四)鉴赏评价的方法。
1、根据议论文文体特点鉴赏评价文章的篇章结构。 2、鉴赏评价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在具体语境中含义作用。 3、鉴赏评价文章的语言风格及表达技巧。 4、鉴赏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表达应用的方法。
1、补充论据的方法:
(1)阅读的积累。 (2)做一些补充论据的专项训练。
2、句式仿写的方法:
(1)阅读积累。 (2)分析例句的特点 (3)做一些句式仿写的训练。
再见!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