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沂蒙山小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五单元《沂蒙山小调》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30 13: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沂蒙山小调》让学生能够把握歌曲的情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有感情的正确演唱这首歌曲。
2、能够感受《龙船调》的内容及其风格,通过《龙船调》的学习能够喜欢中国民歌,从而乐于主动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
3、能够哼唱《龙船调》的旋律,能够用湖北方言说白歌中的对白。
4、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首先拿些沂蒙山的图片及相关图片播放给学生。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山东”(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播放沂蒙山小调给学生们聆听。
二、歌曲范唱
教师: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从中知道了那些关于歌曲的内容及情感呢?还有歌曲的写作方式。
三、学唱新歌
(演唱时要注意归韵、衬词、托腔的表达情感的表达等)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练习,把旋律练习熟练。
3、把歌词加进去,进行教学。
4、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歌曲的出处和写作形式吗?
师:对,大家说的都很正确,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二高峰)。旋律跳跃、起伏、表现山区人民生活和平,美满,富足,采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表现的情感更加淋漓尽致。
四、巩固新课
1、做汉字接龙的游戏。例:大树——树木——木材——材料等。首尾相接的文字交流,让学生们理解鱼咬尾的写作形式,然后进行旋律的接龙。
2、创作联系: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鱼咬尾”知识方法进行简单创作。
五、欣赏《龙船调》
1、聆听歌曲,思考歌曲的情绪如何。
2、(多媒体出示):民歌以及民歌的分类(按体裁划分):号子、山歌、小调。
3、教师范唱,学生初步体验歌曲。学生猜一猜歌曲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的歌曲?
4、歌曲简介。
5、出示歌谱,学生熟悉歌曲,并参与学习用方言学习歌曲对白。
6、赏析复听《龙船调》。
7、学唱歌曲。
六、拓展与延伸
欣赏宋祖英在世界艺术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龙船调》
七、小结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喜欢这两首民歌,能够愿意了解中国民歌,愿意试着去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歌,进而能够走进中国民族文化的世界,热爱我们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