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宽容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多一些宽容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6 21: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一些宽容》导学案
主备人:陆庭佐? ?参与者:初二语文组 审核人:黄加余
课时:两课时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
学习重点:
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辨证说理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注音
和谐( ) 豁达( ) 迥异( ) 融化( )
胸襟( ) 摒弃( ) 芥蒂( ) 嫉妒( )
2、解释
豁达:
淡泊:
摒弃:
斤斤计较:
隔膜:
迁就:
姑息:
芥蒂:
二、合作探究和交流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2、围绕“宽容”论述了几个问题?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各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4、作者在论述宽容的意义时从哪几个角度说的?
5、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课堂反馈: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胸jīn jiǒng 异 jídù
摒弃( ) 隔膜( ) 芥蒂( )
2.回答问题:
(1)本文作者 。文中引用了林则徐的自题联是: , ; , 。
(2)根据你的积累,写出有关“宽容”的名言(至少两句)

3.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提示: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主旨的理解。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

4、推荐欣赏——《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
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在世,要学会宽容。
英国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说到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眼里揉不得沙子,锱铢必较,为血气之争搞得跟卖面粉的遇见卖石灰的一样谁也见不得谁,不仅尴尬,还招致仇怨,实不值得。“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菜根谭》上的这句话可谓警世之言。所以清代的申居郧说:“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弘一大师说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这个理儿。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三国时那个在政治上颇不得志的曹植,却说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自古至今皆然。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清朝金缨说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又说:“心只是放宽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碍便大。”学会宽容,关键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淡泊明志,有所追求;同时要推己及人,以直报怨,与人为善。在此奉上朱老总《游七星岩》诗共勉:“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思考:结合课文及上文,说说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四、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对应练习;
2、搜集有关宽容的名言、故事等学生小组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