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7 短文两篇 陋室铭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30 14:4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活动目标:
陋室铭
刘禹锡
活动目标: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品味语言,感悟情操。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著名诗作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赠》、《竹枝词》等。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活动目标:
刘禹锡因参加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官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和州县令见刘禹锡是被贬下来的官员,就故意刁难。让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没有怨言,便写一幅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又把刘禹锡从城南门迁到城北门,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又在门上即兴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刘禹锡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再次把他调到县城中的一间房子中。刘禹锡又提笔写了一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这位势利的县令,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背景资料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铭:
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题目解说
文章题目的含义: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陋室铭”的意思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活动目标:
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
1.听读 :注意字音和节奏
活动目标:
活动一:朗读——读通文章
2.自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活动目标:
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自己疏通文意,圈划出疑难字词。
2、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疑难。
重点字词
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 )
并自为其名( )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孔子云:何陋之有
( )
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
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出名)
并自为其名(名字)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重点字词
积累词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往来无白丁
( )
无案牍之劳形
( )
重点词语
重点字词
积累词语: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映入)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公文;使……劳累)
重点词语
活动目标:
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琴in ,经ing,形ing, 亭 ing
全文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印上台阶,(台阶)一片碧绿;芳草萋萋映入帘内,满目青翠。到这里谈笑只有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缺少学问的人。可以弹奏不加修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活动目标:
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3. 找出表现文章主旨及描写陋室周围环境的语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
活动目标:
活动二:品读——读懂内容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交往人物之高雅
——生活情趣之高雅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之高雅
一是自然环境 。(景)
二是交往人物 。(人)
三是生活情趣。(事)
活动目标:
活动三:赏读——读明情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
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以不高、不深衬“陋”,
以“仙”、“龙”衬“德”,
以“名”、“灵”衬“馨”,暗示陋室不陋。
陋室因为主人的“德馨”而“馨”,从而点明短文主旨。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正面——实写
反面——虚写
高雅脱俗
不慕富贵
活动三:赏读——读明情操
2.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
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
远大抱负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主人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3.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致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
托物:
言志:
—— 陋室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
托物言志—就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
4.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
活动目标:
活动四:——背诵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课 堂 练 习
拓展练习:从下列 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 竹子 粉笔
蜜蜂代表默默无闻的奉献 竹子代表正直、不屈不挠 粉笔代表牺牲自己、造福他人
蜜蜂托的是默默奉献的人,如清洁工。 竹子托的是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人,如被俘的共产党人员。 粉笔托的是牺牲自己,丰富他人智慧,如老师。
粉笔 无谓的牺牲与奉献,与蜡炬相似 竹子有竹节 意味有气结 坚强不屈立根破岩中 蜜蜂当然是勤奋的象征 它们整天都在采蜜
托蜜蜂以言勤奋、奉献; 托竹子以言孤傲、坚贞; 托粉笔以言纯洁,奉献(通常用于老师)。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仿写作品之一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惟吾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 寻思看电影。
可以写情书,阅金庸。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
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
心里云:混张文凭。
选自电视剧《16岁的花季》
(讽刺某些学生)
教室铭(讽刺某些学生)
峰不在高,有险则奇。书不在多,有识则行。虽是困苦,却也充实。清晨校园静,琅琅读书声。举手投足间,意气风华盛。可以论中外,博古今。无世俗之困扰,无明日之烦忧。外有大操场。内设科技楼。吾曰:何苦之有?
请同学们仿照作者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物品写一篇铭,比如桌子铭,铅笔铭,电脑铭······
智不在高,有恒则行。学不在深,有勤则明。吾资寻常,唯吾专心。笔墨凉酷暑,书香暖霜天。谈笑无恶友,往来皆良师。可以读诗歌,看散文。无网吧之劳神,无斗殴之乱心。书生头悬梁,学者锥刺股。我云:何苦之有?
读书铭
书不在多,精典则名。读不在广,受益则行。斯是读书,惟吾静心。家中藏万卷,埋头苦读辛。篇篇有哲理,只字无浅印。可以喝杯茶,养养心。无城市之喧嚣,无世俗之纷扰。南边枝头鸟,西处桃花杏。文人云:“其乐无穷。”

好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