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色鹿》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6 22: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色鹿》说课教案
九色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传说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与乌鸦为知交。故事原出自《佛经》(佛说九色鹿经),该故事被后人用绘画的形式在敦煌石窟墙壁上画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连环画式故事画。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者的落水人,落水者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者忘恩负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自主研究性为主的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设计,力争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留足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联系已有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并在此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一、 整体感知内容
1、北师大版十分重视学生课前的预习,把它作为一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何检查学生的预习?在字、词检查上,我并没有让所有的学生挨个把字、词朗读一遍,而是有选择的来读,教师再根据反馈出来的实际情况进行正音,这样,提高了字词教学的效率。
2、学生预习后,必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对此,我让学生说说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
??? ②、九色鹿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 ③、课文哪一部分是九色鹿救助达?哪儿是写落水者背信弃义,带领国王军队来捕杀九色鹿受到应得的惩罚?
3、让学生用较为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教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脉络,使学生立即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二、自主探究学习
1、从故事教学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除了故事情节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阅读,感受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去理解课文,为此,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课文自己去思考本文可以用几个画面来概括:
①九色鹿的外貌;②九色鹿奋勇救人;③九色鹿拒绝酬谢;④九色鹿斥责落水者。
2、体会九色鹿的不图回报,抓落水者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
抓九色鹿话中的关键词,体会她大义凛然揭露落水者的丑恶嘴脸,忠告天下人不要再被他所欺骗的善良用心。主要讲九色鹿在落水者处于危难之中时救了他,而落水者却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严厉惩罚的故事,赞扬了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优秀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接着,再让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从不求回报以及让落水的落水者快回家的语言当中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的一面。)
3、学生从课文结尾九色鹿怒斥落水者的一段话中,直接找出了概括出落水者的性格特点的关键词——“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教师再让学生默读6、7两个自然段,再通过朗读、想象落水者当时郑重起誓的样子,这样学生便能抓住落水者落水得救后感激涕泠(语言、动作)、面对悬赏时立即告密(动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感悟到这个人灵魂的肮脏,加深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理解。
4、九色鹿落水者的对话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整堂课一个重要的训练点。为此,我出示了这几段话:
落水者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九色鹿打断了落水者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落水者说:“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泄露我的住处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阅读,反复体会,一步步引领孩子品读课文,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由九色鹿的气愤到勇敢到机智,情感体验越来越深刻,课文读得也越来越有味。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是个开放的大课堂,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思维更活跃了,嘴巴也更会讲了。但是,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从字里行间体会两个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