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鹿角和鹿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鹿角和鹿腿》(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30 23:0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鹿角和鹿腿》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篇课文讲的是: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教学目标:
1.认识“皱、配”等 5个生字,读准“称、禁”等 3个多音字,会写“鹿、塘”等 13个字,会写“池塘、痛快”等 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4.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重点及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方法、学生学法:
教师教法:品读感悟法、情境想象法、激情诵读法。
学生学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鹿的图片,你能描述它的外形吗?出示“鹿”字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组词。相机板书课题“鹿角和鹿腿”。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以填空的形式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通过多种形式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识字游戏“狮口脱险”、给多音字组词并运用到句子中等方式,自由读、指名读、排火车读,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层层推进,巩固对字词的认读。重点指导书写易错字“塘、赏、配”三个字。
三、品味语言触发感悟
(一)喜爱美角,厌恶丑腿
1、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鹿对角的评价,用波浪线画出鹿对腿的评价。汇报出示相关内容。
2、再读课文,体会鹿的心情变化。
(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鹿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重点指导“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体会鹿对角的喜爱、骄傲、自豪,把自己想象成这只鹿,可以加上动作读。再练习用“多么......多么......”练习说句子。
(2)出示对鹿腿的态度,指导带上动作和表情朗读,体会对腿的不满。
3、把自己想象成这只鹿,会对自己的角和腿说什么?
(二)、幡然醒悟,转变认识
1、出示鹿历经劫难后说的话,发生了什么事让鹿对角和腿的有了新的认识?让学生边读边圈出描写鹿动作的词语,体会他心情的变化。
2、圈画狮子的动作,抓住“撒开长腿、蹦来跳去、灰心丧气、这个机会”等突出腿的作用,体会故事的反转,指导朗读,揭示寓意。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此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再次读鹿幡然醒悟说的话。
四、揭示主题,总结提升
1、出示课件,谈看法
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出示名言积累,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开拓视野
1、阅读链接《伊索寓言》
2、布置作业
(1)阅读《伊索寓言》
(2)对爸爸妈妈讲述这个故事,并说明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鹿角和鹿腿》评测练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填空 鹿非常欣赏( )的角,而抱怨( )的腿。但是当( )时,( )帮助它( ),而( )却让它( )。
3、我们的教室多么宽敞,多么_____!我的弟弟多么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多么____,多么_____!
4、鹿笑着对角说:“角啊角,你长得真________,我________你。”鹿一脸嫌弃地对腿说: “腿啊腿,你长得太________,我________你。
《鹿角和鹿腿》教学反思
《鹿角和鹿腿》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篇课文讲的是: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鹿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并不陌生,难的是通过故事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如何让三年级的小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呢?我引导学生充分学习文本,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强对文本的认知。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课件,出示汉字“鹿”的演变过程,让学生领悟汉字的奇妙,学生非常感兴趣,都看得十分认真和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了解鹿对鹿角和鹿腿前后不同的态度,多次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引导学生发现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层层揭示了故事蕴含的道理。
本节课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学生能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蕴含的道理,但课堂容量太少,,留给学生感悟其他方面的时间还是显得少了。
2.学生的预习不够充分,个别读音还不准确。只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3.虽然也尝试建构一种多层面的课堂,希望能通过一节课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但是,许多方面考虑得还不够周全。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认知。
4.朗读指导得还不到位。平时应加强课堂的指导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