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30 15:20:01

文档简介

其是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研究的兴趣,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高二语文试卷
(摘编自刘燕《古风插画彰显传统美学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风插画独具特色,既借鉴了传统绘画的构图、造型等,又结合了现代插画设计技术
考生注意:
B.我国古风插画表现内容多元化是因为插画师都能从传统造物中提取并全新演绎文化符号。
C.得益于科技进步,插画师创作的作品能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体验,科技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D.可作为传统图式与现代生活桥梁的古风插画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满足了人们的文化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需求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城先秦诸子选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开宗明义,先交代古风插画的由来,再阐明其创作手法及深远意义。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B.文章以作品《绍兴》为例,论证了古风插画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灵活运用的观点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C.文中既论证了古风插画发展潜力巨大,又指出一些作品存在的不足,有辩证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D.主体部分采用层进式结构,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古风插画彰显出的传统美学意蕴。

古风插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插画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相较于外国插画,中国古风插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别具一格。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造型、笔墨的借鉴,极大丰富了古风插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A古风插画只有吸收传统中国画的优秀技法,并注重手法的运用,才能传达出传统美学
些作品从传统文人画中汲取营养,以水墨淡彩表达情感,营构意境;一些作品刻继承传统工笔画
意蕴
的艺术精髓,以细赋的线条和雅致的色彩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有一些作品,延续传统中
B.因为古风插画的创作者大多是“90后”甚至“00后”,所以欣赏者也随之是现年轻化
国画散点构图方式,注童以留白的手法传递画面情绪,使插画尽显传统美学意蕴。在中国传统
趋势
色彩语言、创作观念中生长起来的古风插画,饱含气韵之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C.年轻人为满足个性化需求,可以借助网络定制服务,在其生活用品上印制相应的古风插画。
也促进了插画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D.服饰、建筑等中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精神都能灵活应用于古风插画创作中,其现实意义
对中国传统图案、民间故事、建筑元素的灵活运用,是古风插画的鲜明特色。不少插画师从
重大。
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演绎,使古风插画的表现内容更加多元,风格日趋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样,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比如,有福画师通过艺术地描绘各大城市的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特色,展现城市美好形象。在作品《绍兴》中,插画师从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出发,选取《钗头
材料一:
凤》中的“钗”作为主要设计元素,以凝练的意象、淡雅的色彩,营造出江南水乡独特的风情。以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到2020年,我国新生儿出生人口数量,已经出现连续4年下降
“泛舟”为主题的《桂林》,以“醒狮”为主体的《佛山》,以“纸鸢”为背景的《潍坊》等作品,皆立象以
的情况,总生育率在2020年末,也仅仅只有1,3,远远低于2.1的警戒线。人口数量多早已不
尽意,在网络中迅速走红,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源,是消费力。但是,养育孩子是非常昂贵的,当“多子多福”的传统

科技的飞速进步,为古风插画开拓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不少插画师都以电脑为主
恩想不再流行,面对高昂的房价和救育成本,女性在就业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年轻人在时
要工具进行插画设计。为满足“网生代”对传统文化的多样化需求,3D插画、V尔椅画等新形态
间和精力上很难承担起养育孩子的重任“不愿生”“生不起”“养不起”导致年轻人的生育意
被引入古风插画创作,使其向着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近期在短视颜平台吸引百万网友关
愿并不强烈。
注的《山海经》系列3D插画,不仅以融合传统中国画、民间美术、流行元素的绘画风格重新诠释
比新生人口数量下降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进入老龄化。当一个国家(地
了神话传说,还辅以动态3D效果,带给观者全新的视觉体验。作品在网络平台快逸传播,吸引
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
了大量年轻粉丝。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古风插画的受众群呈年轻化趋势,其创作者也多为
味着这个国家(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如果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4%则为深度老龄
“90后”甚至“00后”。古风插画以传统底荔和现代表达相结合的形式,在年轻群体中唤起对传
化社会。
统文化的热爱
人口结构变化不仅发生在中图,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至2030年,预计老年人口将占欧洲
主题定制、文剑研发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展了古风插画的应用领域。不少年轻人逼过网络
和北美洲人口的25%以上,占大洋洲人口的20%,亚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占比为17%,
定制服务,将喜欢的古风插画应用于手机壳、服装等生活用品上,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一些插画
非洲占比为6%。
师尝试将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带动文化传播。基于互联网的古风插画,以意境优美和富有感
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查尔斯·古德哈特和独立宏观经济研究机构
染力的艺术风格,架起了传统图式与现代生活的桥梁,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激发了插画师的
TalkingHeadsMacro的创始人马诺吉·普拉丹在其新书《人口大逆转一老铃化、不平等与通
创造活力。伴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古风插画的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不过,
胀》一书中,从全球视角审视人口结构变化,并聚焦这一问题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这本书有
一些作品也存在着照搬传统文化元素、画面雷同、对部分文化符号运用不当等问题。
助于我们把中国放在全球大背景下来看待,并为我们分析人口问题提供了帮助。
继续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服饰、建筑、纹样、色彩等经典中汲取营养,把经过历史
该书指出:过去三十年,全球通胀和利率下行、国家间收入不平等编小主要缘于世界人口红
沉淀的视觉符号和文化精神更好地转化到古风插画创作中,对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尤
利和全球化红利。中国规模庞大的技能劳动力群体加入全球化,使得全球有效劳动力的供给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都能从…”不合文意,从原文“不少插画师从传统造物中提取文化符号,并对其进行全新演绎”看,并非
所有的插画师都是这样做的)
2.D(主体部分即第二至四段采用的是并列式论证结构,并非层进式结构)
3.C(A项,表述绝对化,从第一段可知“只有…才…”说法过于绝对。B项,强加因果,从第三段可知,选项
中的因果关系并不存在。D项,扩大范围,应是服饰、建筑等中华经典中的“经过历史沉淀的视觉符号和文化
精神”)
4.D(“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结构问题”曲解文意,从原文“并为我们分析人口问题提供了帮助”可看出)》
5.C(“促进人口长期快速发展”理解有误,应该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6.①人口数量早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源,是消费力,我国新生儿数量越来越少,令人担忧。②我国的
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和逆全球化趋势的叠加,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③过去三十
年,全球通胀和利率下行、国家间收入不平等缩小主要缘于世界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每点2分,意思答
对即可)
7.A(“‘山风很野很凉’烘托了爷爷伤痕遍体的悲伤心理”分析不当,根据文中“只能艰难地挪动若,走不动就
爬,身上钻心地疼,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把旗子送到部队”内容可知,此时爷爷心中没有悲伤,只
有信念)
8.①交代了故事背景,营造了恐怖死寂的氛围。②游击队被鬼子封锁,紧接着写爷爷依然根据指示做旗、送旗
到支队,烘托了爷爷勇敢无畏、视死如归的革命者形象。③照应上文,引出下文爷爷做旗子以便抗日支队集
中力量去打鬼子的情节。(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交代了旗帜的来源,丰富了文章内容。小说中的旗帜是爷爷当年要奶奶用被面做成的,历经了战火的考
验。②突出了爷爷视死如归等革命精神。爷爷当旗手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并最后牺牲在战斗中,突出了爷爷
的革命形象。③强化了革命精神的影响。爷爷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父亲与“我”,父亲接过爷爷的旗帜战
斗在南軀战场并身受重伤,如今“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旗手,誓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每点2分,意思答对
即可:从其他角度进行回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
10.C(原文标点: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令军土人持二升精,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陵与韩延年
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
11,B(“我国古代中原人对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用称呼”错误,应是“我国古代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
专用称呼”)
12.C(“他对生擒单于很有把握,于是黄昏后独自身穿便衣出营前去,结果出乎意料,竞然没有成功”分析错误,
根据原文相关信息可知,这里只是表明李陵对生擒单于的决心,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13.(1)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
(2)即使古代史书所记载的事迹,图画所绘的人物,凭什么(怎能)超过你!
[第(1)小题的关键点有省略句,“谷中”为“(于)谷中”,在山谷中;“居”,被困;“四面”,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四
面。第(2)小题的关键词有“虽”,意为“即使”:“竹帛”,借代手法,指史书;“何以”,宾语前置句,译为“凭什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