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北师大版《题西林壁》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五年级下北师大版《题西林壁》课件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7 21: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飞来峰王安石登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学习古文四步法第一步:解诗题
第二步:知作者
第三步:名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一、解诗题【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jiù)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二、知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宋神宗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表现了他勇于革新,不畏众议的精神。三、明诗意【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塔非常高。是夸张的说法。
闻说:听说。引用传说。
【不畏】:不害怕。
三、明诗意浮云:本意:飘在天空中的云彩。
引申义:奸邪小人。
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
缘:因为。前二句写飞来山上的塔有何特点?又是如何写的?写塔极高
用夸张手法说塔高“千寻”。
又用“闻说”衬托塔的高耸。天刚破晓,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的景象。
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睛,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山峰。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yín)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huàn)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四、悟诗情
实际包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从而使人认识到:人不能只有眼前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高瞻远瞩和不畏困难的心怀。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解诗题题:写上。
西林壁:西林寺的墙壁,在庐山的北麓(lù)。庐山在江西省内。
题目意思(把诗)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庐山西林寺庐山风光庐山风光庐 山 瀑 布西林寺壁
二、知作者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诗词的开创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负才名,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
三、明诗意
横看:从东面西面正看。
侧:从侧面看。
真面目:真实的样子。
缘:因为。
背景介绍
苏轼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屡遭贬抑,出任杭州等地方官;这首诗正是在他由黄州贬汝州团练副使时经过庐山九江而作。四、悟诗情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人们习见的理念,即:人的主观认识,各自都有局限性;也正因此,人们应该学习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全面分析。这两首诗有何相同?
1、两首诗都写游山,都是借景议理。
2、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3、结句都用“缘” 字引导主题。这两首诗有何不同?1.《登飞来峰》抒写个人抱负,《题西林壁》谈论普遍规律。
2. 《登飞来峰》正面写登高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 《题西林壁》反面写“身在此山中” 的做法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结果。名言积累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已也不 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
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