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 9 枫树上的喜鹊 学时 2课时
课 标 要 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 材 与 学 情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读者带到村里渡口旁的大枫树下,听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语言质朴自然,以儿童的口吻叙事抒情,充满童真和稚趣。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课件)第一幅图是渡口旁的枫树上有个喜鹊窝,有助于学生了解枫树与喜鹊窝的位置关系。第二幅图展现了太阳初升时的美丽景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知识的场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全文共十三个自然段,叙述线索清晰,情节简单。(课件) 第1—4自然段主要讲“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这部分四次直接写到“我喜欢”。第5—12自然段讲“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唱歌、游戏、学拼音、认识太阳,描述了“我”与喜鹊一家的共鸣共语,“学拼音”和“看日出”这两部分,都是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最后写想到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第13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我”快乐的心情。 课文想象丰富。小作者“我”从喜鹊简单的叫声中,听出了语调的丰富变化,由此展开想象,与喜鹊进行心灵的交流。课文通过拟人化的叙述和描写,赋予喜鹊以灵性和情感,营造了一个纯真、美好的童话世界。
学习重点 1.借助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喜鹊阿姨与喜鹊弟弟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2.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了解语言的表达方式,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掌握了一些识记生字的方法,已经能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但识字写字依然是二年级的重点,所以,本课应该继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词语,并对较难的生字进行重点指导。在写字方面,学生也已初具书写能力,能把握基本笔画的书写要求,但对于生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的书写位置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写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并从范写、书空、练写、修改等几个环节进行书写指导,力争做到书写正确、美观。 同时,二年级的孩子乐于在朗读中表现自己,乐于模仿动物的语气、神态和动作进行朗读。因此,本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并根据情境展开合理想象,尝试仿照文本的语言样式把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另外,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的默读课文这一要求,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过默读的方法,本课的教学要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寻找答案。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加一加、减一减形声字构字规律、图文结合、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准确认读“渡、荫”等9个生字;通过观察范例、观察生字结构、占格以及关键笔画会写“母、伞”等8个字;通过读文、抄写等方法会写“好像、喜欢”等10个词语。 2.通过自读、范读、引读、分角色读、抓关键词和标点符号等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通过不同的批注方式,在文中找到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喜鹊阿姨与喜鹊弟弟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4.通过反复读文,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预习课文,思考课后题。
学习策略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想象、读写结合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嘴巴尖,尾巴长; 黑脑袋,白胸膛; 常在枝头把歌唱。 (打一动物) 2.出示喜鹊的图片,简单介绍。 其实它又叫做“报喜鸟”,是人类很喜欢的一种鸟类,我们常说“喜鹊喳喳叫,好事就来到”。今天,就让我们从作者郭风的笔下,一起看看这可爱的小精灵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 (板书:枫树上的喜鹊) 生猜谜语。谜底:喜鹊 2.观察图片,听介绍。 3.齐读课题,互相交流对喜鹊的认识(介绍喜鹊)。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一 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1.自由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边读边圈画课后生字,与同桌互读生字,相互评价。 3.出示认读生字、词语。(指名读、合作读) 渡口 绿荫 遮蔽 撑着 拼音 字母 山冈 懂得 答案 识记“渡”。 出示课件演示形声字组合特点。 在文中圈画与“渡”有关的词语,并反复认读。 看图理解“渡口、渡口旁、渡船”等词语。 识记“撑”。 做动作识记词语。 利用偏旁识字法识记“荫”和“蔽”。 通过动画演示识记“母”。 8.去拼音,再齐读生词。 9.指导书写生字。 (1)针对难点进行范写。重点讲解、范写:母、姨、弟。 (2)指导学生临摹并书写。 (3)教师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成果展示、师生点评等。 1.学生读课文前先拼读生字,再圈画生字,对照音节去读课文。注意读准前鼻音“荫、拼、案”;后鼻音“撑、冈、懂”。 2.学生朗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4.按老师要求识记“渡”。 (1)观看形声字组合特点识记“渡”。 (2)圈画与“渡”有关的词语。 (3)看图理解词语。 朗读生字并组词。 看词做动作识记“撑”。 观察偏旁,识记“荫、蔽”。 观看动画演示识记“母” 去拼音,再齐读生词。 听讲解,观察占格、结构、关键笔画。 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识字,仔细观察生字书写时养成“三看”即一看结构,二看占格,三看关键笔画。 落实目标1和目标2
活动二 任务二:初品“喜欢”,巩固识字,整体感知喜欢之情。 1.朗读课文,思考: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呢? 2.默读课文1—4自然段,思考:“喜欢”出现了几次,找出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课件随机出示句子) 1.生默读课文汇报:“我”喜欢枫树和喜鹊,“我”能听懂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的对话。 2.汇报有“喜欢”一词的四句话。 △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我真是喜欢极了。 设计意图:在初步品读课文的同时巩固识字。养成在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落实目标3
活动三 任务三:再读课文,探究原因,练习读好有“喜欢”一词的句子。 1.提问:“我”为什么很喜欢枫树呢? 2.指名读,思考:枫树像什么?有什么作用?“它”又指的是谁? 3.指导朗读,读出喜欢的语气。 4.提问:“我”除了喜欢枫树,还喜欢什么呢?(完成课后练一) 5.让我们带着“喜欢”的情感来朗读这几句话吧!(指名合作读) 我喜欢极了。 我真是喜欢极了。 (2)指导学生联系课文谈谈两个句子的不同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小结:“我”不仅喜欢枫树、喜鹊的窝,还喜欢喜鹊,还想和他们说说话呢。“我”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生汇报: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生汇报:像太阳伞,能遮太阳,“它”指枫树。 3.生练习读好四句话。 4.喜鹊的窝,喜鹊等。 5.尝试读出“喜欢”的韵味。 设计意图:追问“喜欢”的原因,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内心的“喜欢”之情。 落实目标2和目标3
达标检测 正确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板 书 设 计 9枫树上的喜鹊 喜欢 窝
第二课时
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题。 巩固词语。 3.“我”和小喜鹊说话了吗?说的什么呢?一起去听听吧! 1.齐读课题。 2.开火车读词语。 设计意图:巩固词语,导入新课
活动一 任务一:默读课文,引发思考。 默读第5—12自然段,思考: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有哪些趣事? 用不同符号进行标画“我”在枫树下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 .回顾第一单元朗读方法,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喜鹊阿姨还会教小喜鹊做什么呢?学习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按学习要求自学课文,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符号勾画重点词句。 2.生汇报:(1)教喜鹊弟弟唱歌,教喜鹊弟弟做游戏,,还教喜鹊弟弟学“拼音”,看日出。 3.指导朗读。 4.生尝试造句。 (1)先用上面的句式把喜鹊阿姨教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2)学习用上面的句式造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抓关键信息的方法。 落实目标2、目标3和目标4
活动二 任务二:品读课文,感受喜欢之乐。 喜鹊阿姨真是个好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教喜鹊弟弟学“拼音”、看日出的。 1.学生和教师分角色朗读第6—8自然段。 (课件出示学拼音的句子,师生配合读) 教师说明省略号表示还学习了其他的拼音。 3.小组分角色组内表演读第9—12自然段。 4.各小组指派代表上台表演。(学生评议,教师指导) 5.出示句子,比较朗读,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 1.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习,学着喜鹊妈妈和小喜鹊对话的方式学习其他拼音。 3.小组表演读9—12自然段。 4.根据“鹊”的多少读出节奏,根据提示语和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兴奋与快乐的感情。 5.生边读边想象小喜鹊咿呀学语的样子和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教师、文本、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省略号中想象小喜鹊长一声短一声咿呀学语的情景。 落实目标2
活动三 任务三:展开想象,进入喜欢之境。 1.喜鹊一家还会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出示图片,大家来说一说。(互相讨论) (1)出示课后第二题。 (2)现在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她和喜鹊弟弟之间会有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来说一说。(分组讨论,完成填空) 生完成课后题。 设计意图:品读童话,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学习文章表达手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 落实目标4
活动四 任务四: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在枫树下,“我”就这样听着喜鹊阿姨问,听着小喜鹊答,这样的生活是快乐的,这样的童话是多么的有趣。如果同学们有兴趣,你也可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继续下去,课后续编《枫树上的喜鹊》。 课后练习编续故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续编故事,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落实目标4
达标检测 一、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想到什么?试着写下来。 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 ” 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 ” 我知道,她是在说:“ ” 二、续编《枫树上的喜鹊》
板 书 设 计 9枫树上的喜鹊 唱 歌 做游戏 学拼音 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