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版教材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
20《肥皂泡》(教案)
(最新修订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单反馈,认识“廊”“若”等8个生字,通过字义读准多音字“和”,正确书写“皂”。
2.通过圈动词,了解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游戏的,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的有序及细致,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运用借助插图、拆词组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感受泡泡的颜色、形状、变化美,体会作者对吹肥皂泡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
孩子们,能说说你们平时喜欢玩的游戏吗?
2.揭题读题,学写“皂”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有趣的游戏!一起读课题。
指导书写“皂”。
3.借助“资料袋”,认识“冰心”。
请读读课后资料袋,说说对冰心的了解。
(二)预习单反馈,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学习活动一:
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②读后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内容?
2.预习单反馈,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1)根据预习单反馈,生领读难读字词。去拼音,指名读易错字词。再出示预习单其余字词,生齐读。根据意思认识多音字“和”。
(2)分类识字。
这里有三组词语,边读边思考这三组词语分别写了肥皂泡的什么?
①和弄 蘸上 扇送
②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薄脆 颤巍巍
③挨着明月 渡过天河 飞越山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提问:现在你们能说说作者围绕肥皂泡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呢?
小结:是呀!课文就是围绕着作者“吹肥皂泡——看肥皂泡——想肥皂泡”这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过渡:别看这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要想把它吹好,可是要讲究方法哩。课文哪个段落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
1.学习活动二:默读第三段,用圆圈圈出做、吹泡泡的动作。
小结:作者用简单的几个动词,准确、清楚地写出了吹肥皂泡的过程。
2.吴老师把这几个泡泡的顺序打乱了,你能借助这些动词把吹肥皂泡的过程按顺序排列吗?(完成课作第三题)
3.校对。
4.四人小组合作,借助连接词“先……再……然后……接着……最后”和动词,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提示:可以成员接龙说,也可以一个一个说。
5.小组汇报交流。
6.老师要吹肥皂泡了,你们觉得吹肥皂泡最重要的是什么?(轻)请生体验轻轻地吹肥皂泡。冰心奶奶的文字中哪儿也告诉我们要轻轻的?
7.朗读“吹肥皂泡”部分。
8.小结:吹泡泡多有意思呀!难怪冰心奶奶说——(回扣中心句)课件出示第一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会泡泡之美。
师过渡: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除了因为她很爱玩,还因为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课文哪段写了肥皂泡美丽的样子?
1.学习活动三:默读第四段,画出你认为肥皂泡美丽的句子,思考:可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来理解,圈一圈,尝试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理解这些词语。
2.预设一:这肥皂泡……球面上乱转。
①你抓住哪些关键词来理解泡泡的美?
②运用“拆词法”理解“轻清透明”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拆词法:轻+清+透明,指重量很轻,可以飘在空中,清澈又透明)
③结合课文插图,理解“五色浮光”。
如此轻清透明的肥皂泡,阳光下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④朗读指导:冰心奶奶用这样两个词形象地写出了肥皂的颜色美。这样的泡泡可真美啊,谁能美美地读一读?(指读、齐读)
小结:同学们,这个单元的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刚才大家通过拆词法、借助插图的方法理解了难懂的词语,自然而然就把这个句子读懂了。接下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更多的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句子。
3.预设二:若是扇得好……四散分飞。
①运用“组词法”,理解“玲珑娇软”,感受泡泡的形状美。
②“玲珑”这个词很熟悉,一般人们都用来形容事物精巧,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什么是“娇软”?
③这样玲珑娇软的泡泡,谁来读?
3.预设三:有时吹得太大了……光影零乱。
①联系生活,读到“颤巍巍”时你想到了什么 形容泡泡为什么要用上“颤
巍巍”呢?出示课作题。
② “光影凌乱”指的是什么?猜猜“零乱”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
想想,这里是指什么散乱?
小结:通过“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两种方法理解关键词,感受到肥皂泡变化美。
4.观看视频,再次感受泡泡的美。
5.配乐朗读。
6.(引读)看着这脆薄的球,颤巍巍的,光影凌乱,很快就要散裂了。这时,大家都怎么样?悬着心……
此刻,大家的心情怎么样?你在担心什么?
7.(引读)是啊!不久——
8.为什么会“揉出了眼泪”?
9.正因为肥皂这么美丽、好看,所以冰心奶奶说——(回扣中心句)。
(五)小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回忆了她童年吹肥皂泡的趣事,把吹肥皂泡的过程介绍清楚了,还用上了借助插图、拆词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读懂了文中难读的句子,感受到了泡泡的美。那肥皂泡仅仅美在它的样子吗?还美在哪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