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黄河颂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黄河颂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30 20:2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5.黄河颂

diān
pài
wǎn


zhànɡ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C
3.选出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3分)
A.为治理黄河,环保部门已经采取了在黄河两岸植树种草。(在句末加上“的措施”)
B.时任排长的王占山带领76名战士坚守阵地4天4夜,先后38次打退敌人进攻,歼敌约400余人。(删去“约”)
C.2021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讲述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故事。(将“讲述”改为“讲解”)
D.辽宁省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要充分发展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双减”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将“发展”改为“发挥”)
C
4.(河南平顶山调研)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黄河宁,天下平”道尽了黄河安澜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事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河七十多年的安澜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就是“黄河宁,天下平”的最好证明。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意味着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②黄河穿越崇山峻岭,千折万转,是一条自然条件复杂、河情极其特殊的河流
③从历史上看,国家统一,国力强盛,黄河就能得到比较有效的开发和治理
④黄河的安宁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国家繁荣昌盛
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了黄河水流之湍急
A.③①⑤②④    B.②⑤①③④
C.③⑤①④② D.②①⑤③④
B
阅读《黄河颂》,完成5~7题。(9分)
5.歌词中反复出现“啊!黄河!”有什么作用?(3分)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题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6.如何理解文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3分)
把黄河比喻成中华民族的“摇篮”是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
7.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3分)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与上文“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相照应,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
1.七(1)班举行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示例: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流不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有关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吧!
(2)请你分别写出两个与黄河有关的成语、俗语(谚语)。(2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流砥柱
泾渭分明
不到黄河心不死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下图是黄河博物馆的徽标,请你解说黄河博物馆徽标的构图元素以及寓意。(3分)
示例:这个徽标主体的正方形内,有一个“几”字形拱门图案,展现了黄河干流的形态;中间图案由“黄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H”和青铜器的回龙纹组合而成,象征中华文明之源,寓意黄河文化的历史悠久。徽标下方是“黄河博物馆”的汉字和英文。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歌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1分),中华儿女将发扬长江的伟大精神建设祖国,迈向新时代(1分)。
3.歌词分别从哪些方面赞美长江?(3分)
是从长江的气概、气势,长江的历史贡献,对我们民族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赞美长江的(3分)。
4.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语言、结构等方面给文章加上批语。请你仿照示例,给歌词中画线句子写一条批注。(4分)【教材链接:见课后“积累拓展”第三题】
示例: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批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比作“屏障”,既指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更表明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法宝。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批注: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将长江水比作乳汁,赋予长江以母亲的形象,既表明长江水浇灌了中国大地,也赞美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2分)。
5.比较《长江之歌》与课文《黄河颂》,说说这两首诗歌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两首诗歌都是以物喻人(1分)。《黄河颂》表现黄河的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1分);《长江之歌》热情赞美长江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形象(1分)。两首诗歌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1分)。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①,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②,以异器③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异器:不同的碗。

怜悯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黑色的桑椹味道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味道酸,是给自己吃的。
8.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孝敬父母。启示略,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蔡顺自幼丧父,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年成不好,粮食不够的时候,他就每天出门摘拾桑椹,用不同的器皿盛桑椹。农民起义军看见便问其原因,蔡顺说:“黑色的桑椹味道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味道酸,是给自己吃的。”农民起义军怜悯他的孝心,把白米和牛蹄送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