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花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花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01 21:3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 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 16个字,会写“争奇斗艳”等 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4.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大意。
5.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借助关键句概括前两个自然段大意;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有人说,花,是造物主最神奇的生灵。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它情有独钟,平日里,你都积累了哪些描写花的诗句呢?
(预设: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几句,让我们合作读。出示图片及诗句。
2.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它们不仅美丽,还蕴藏着许多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
3.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理解课题
1.检查预习,出示生词,一人一行强调平翘舌音,对比“燥”形近字。生说形近字,出示儿歌,帮助记忆:有火会干燥,有水能洗澡,有手能做操,跺脚就急躁。齐读生词。读长句子,强调“结”的读音是一声。
2.范写生字“醒”,指生说易错点。师范写。生练写,同桌互评。
3.接力读文,结合预习单思考,什么是花钟?用自己的话说。这正是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够修建这样的花钟呢?学了前面的内容,你一定就有答案了。
三、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作者都描写了哪些花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用笔圈画出来。
2.借助表格
师:把刚才圈画的内容稍加整理,就是课前预习单里的表格了,快检查一下,你都填对了吗?观察表格,指生说发现。(预设: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都出现了时间、姿态)
3.师:原文有对应的语句吗?(指生用书上的原句说: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用心观察会发现,这正是本段的关键句。
提问:这句话是否就是本段的段落大意呢?
(预设:前面的“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是无关内容)
师:看来在概括大意的时候,可以对关键句中无关的信息进行删减。
4.你最喜欢作者对哪种花的描写,读给大家听,师相机指导。
预设:牵牛花:为什么说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边读变做吹喇叭的动作小结: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啊,抓住了牵牛花的形状和颜色,写出了它开花时的样子。
蔷薇:出示图片,感受蔷薇颜色的鲜艳。引导学生面带微笑的读,突出蔷薇开放时高兴、灿烂的样子。
万寿菊:欣然怒放,怒的意思①生气②盛大,由此可见,万寿菊开放的多么茂盛。
月光花:做舒展的动作,看月光花图片,观察花瓣又轻又薄,感受用舒展一词形容十分贴切。
昙花:结合后文,知道了昙花开花时间很短,所以作者说含笑一现。
5.对比阅读刚才有同学提到,作者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到底好不好呢?有位同学也写了一段,请你读读看,更喜欢谁写的?(对比阅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语言表达更丰富、更生动,不会枯燥重复)
6.仿写练习出示向日葵、蝴蝶兰、牡丹花图片,请学生仿照文中语句,选一种花,描述其开放的姿态。
7.师生配乐合作读全文
四、方法迁移,练习第二自然段
1.总结上一段借助关键句学法:
①找出文中关键句②整理关键句中有用的信息③概括大意
2.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关键句(提示关键句不一定是陈述句)
3.借助关键句,小组讨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小结:关键句无法直接拿来概括段落大意时,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
4.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关键句的作用。五、总结拓展重建花钟小游戏。指生谈收获。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感受到了作者描写花朵时语言的丰富与生动,希望同学们都有收获,下节课咱们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读一读《可爱的地球》,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借助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
【板书设计】
13 花钟
时间+姿态 拟人
原因 借助关键句
《花钟》评测练习
一、按原文内容天空凌晨四点,______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__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__开花了;下午三点,______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______在晚上八点开花;______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二、课文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分别借助关键句,概括大意。
三、仿照课文描写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
《花钟》课后反思
《花钟》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短小精湛,语言生动,是一篇值得研读的好文章。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通过对花钟的探讨,进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并将第一自然段学习时习得的方法运用到第二自然段中。在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做的较好的地方是:
一、导入比较有新意,既与学生交流了关于花的古诗,对其进行扩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片和乐的氛围中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
二、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借助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上,其中我先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并非关键句中所有的信息都与段落大意有关,需要进行信息加工,使学生习得方法,之后迁移运用到第二自然段上,注重课堂生成。
三、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发现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在本课我让我学生通过填表格、对比阅读等方式,以“你有什么发现”为主线,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发现了作者丰富的语言表达效果,之后通过仿写练习,将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起来,学以致用。
四、读中悟情,既突破语文要素的学习,又紧抓朗读,从读长句,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到配乐师生合作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本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敢确定问句也可以做关键句,说明在之前的关键句教学有待加强。二是将三句话合成一句话,并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在本堂课中没有达到效果,可见这个问题的设计难度较大,不适合学情。三是仿写训练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写的句子过于雷同,可见对思维的拓展不够发散,引导仍需加强。
总而言之,在为本堂课的备课过程中,通过研讨、查阅资料、磨课等,我的收获很多,虽然我离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仍然充满信心,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