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茶馆》
老舍(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投湖自尽。
老舍之死
原因之一:理想幻灭
老舍的自尽是在一生的理想(开明的政治、自由的艺术、平等的人格)幻灭之后无路可走
的悲壮选择。
原因之二:“义不受辱”的生命观
“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是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宗旨和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正像我的母亲。”(老舍)
老舍个性带有满人文化心态中特有的自尊与清高,“满人可以舍命,不能受辱”。
老舍之死的反思
鲁迅:“千万不要忘记驱人于自杀之途的环境!”
老舍的悲剧正是文革时代专制力量对知识分子进行压制迫害的悲剧现实的写照。
检测文常:
填空题
1、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 家、________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______ 》《_________》和话剧《_________》、《________》等。
舒庆春
舍予
小说
戏剧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茶馆》全剧共三幕,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全剧简介
剧情介绍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
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
物云集于此。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第三幕
王利发在茶馆
被占后悬梁自尽,
秦仲义破产潦倒,
常四爷贫困孤独。
三位老人重逢、倾诉,
撒纸钱祭奠自己。
P391
《茶馆》的主题
1、“埋葬三个时代”(显在)
以北京裕泰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民族资本家秦仲义、没落旗人常四爷及他们身边众多人物的命运遭遇,反映了清末、民国初期、抗战胜利后三个旧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了旧中国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表达了作者要“葬送三个旧时代”的目的。
《茶馆》的主题
2、对一种逝去的文化的挽悼(潜在)
三个老人“撒纸钱”祭悼:
不仅仅是自己奋斗而失败的绝望人生,也是让作家爱恨交加的那一段欲说还休的历史,更是为一种曾经与自己精神血肉相连的文化的不再辉煌。
对一种逝去的文化的挽悼
第一幕的话外音第一句话就是“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
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物—茶馆,在时代狂热风暴中被无情的淘汰。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面前,传统文化正一步步趋于萎缩和没落。
2、对一种逝去的文化的挽悼
老舍谱写挽歌,是为凭吊被时代风暴抹杀掉的传统文化和美好的生活方式。
所谓的“两个老舍”
一个是指“文化的”(第一幕),一个是指“政治的”(第二、三幕),而这“两个老舍”在剧中呈现出分裂感。这种分裂体现了一种纠缠于剧作的政治主题与作者的文化情结之间的矛盾和痛苦。
第二幕(节选部分)
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因而富了洋人,苦了百姓。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从戏剧语言看时代特点
1.“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 (满清覆灭)
2.“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政局动荡)。
3.大兵:“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通货膨胀)
4.“告诉你,常四爷,要我们效力的都仗着洋人撑腰!没有洋枪洋炮,怎能够打起仗来呢?”(半殖民地时代)
5.“现在,人家总长次长,团长师长,要娶姨太太讲究要唱落子的坤角,戏班里的女名角,一花就三千五千现大洋!”(官僚生活腐化堕落)
民国初年
五十
衰
盛
裕泰
《茶馆》共三章,依次截取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个时期的横截面,采用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______茶馆由___而___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的变迁,反映近_____年的社会面貌。
清代末年
抗战胜利后
检测文常
主要人物
王利发
常四爷
松二爷
刘麻子
唐铁嘴
李三
王淑芬
宋恩子
吴祥子
康顺子、康大力
……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老舍
人物多,年代长,不易找到个中心故事。我采用了四个办法:
(一)主要人物自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故事虽然松散,而中心人物有些着落,就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了。此剧的写法是以人物带动故事,近似活报剧,又不是活报剧。此剧以人为主,而一般的活报剧往往以事为主。
(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员扮演。
这样也会帮助故事的联续。这是一种手法,不是在理论上有何根据。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可是在舞台上,父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容易使观众看出故事是联贯下来的,虽然一幕与一幕之间相隔许多年。
(三)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
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就像说书的了,因为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事。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说书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顺口说出这年头就是邪年头,真玩艺儿要失传……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这样的人物虽然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的确交代了他们的命运。
(四)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老舍茶馆的戏剧结构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或称为“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形式。
《茶馆》特殊的戏剧冲突
——人物与时代的冲突
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小茶馆影射大时代
与《雷雨》比较,鉴赏《茶馆》特殊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 戏剧结构
《雷雨》 尖锐的矛盾 “三一律”创作
冲突
《茶馆》 人物之间无 人像展览方式
直接冲突
选出字音、字形都正确的一组( )
A 神龛kān 尽善尽美 咂zá摸
B 甭béng管 兵慌马乱 发髻jì
C 军饷xiǎng 老气横秋 家眷juàn
D 洗洗涮涮shā 戊戌变法 造孽niè
C
第二幕中出场的主要人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序 号 类 别 人 物
一 商人 王利发、王淑芬
二 旗人 常四爷、松二爷
三 军警 巡警、大兵
四 侦探 吴祥子、宋恩子
五 穷人 李三、康顺子、康大力
六 逃兵 老陈、老林
七 地痞无赖 唐铁嘴、刘麻子
八 无所事事者 崔久峰
1、( )发牢骚
3、 ( )压榨与掠夺
李三向王淑芬
概括本幕情节
2.( )拌嘴
4、( )要租房
5、( )来贺喜开张
6、( )来抓人、敲诈
7、( )求工作
8、( )的买妻交易
9、( )的救国梦想
10( )被抢,( )被抓
王利发和王淑芬
巡警和大兵
唐铁嘴
常四爷、松二爷
吴祥子、宋恩子
康顺子
刘麻子和老陈老林
崔久峰
老陈、老林
刘麻子
如何理解王利发的人物形象
提示:
注意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1、“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
(提示:这是和谁对话,采用什么语气,
表现人物什么性格?)
对难民强硬冷漠----自私
2、“您等等,……我感恩不尽!”(课本 96页)
对大兵警察特务讨好应付
---圆滑世故
3、“福气不小!……我准给你留 着!”
对唐铁嘴厌恶笑脸相迎
---精于处世
作者为什么设计王利发这个人物形象?
因为王利发代表了下层广大市民,作者以此反映社会。
人物形象总结
1、点明人物身份职业
(王利发是一个小商人的典型形象)
(对难民强硬冷漠----自私
对大兵警察特务讨好应付---圆滑世故
对唐铁嘴厌恶笑脸相迎---精于处世)
2、通过人物语言、舞台说明评价人物性格特点
3、突出人物的典型代表意义
(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王利发人物形象
王利发是一个小商人的典型形象,他自私、圆于世故、精于处世,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课堂迁移练习
分析松二爷、常四爷人物形象( 6分)
1、“怎么样?我想大哭一场!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
“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
总结:
①旗人。(2分)
②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2分)
③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2分)
2、“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
明确:
①旗人。 (2分)
②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2分) ③ 反映了人民的反抗意识。 (2分)
(表现常四爷的爱国、敢作敢为。)
(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人物形象盘点
王利发:圆滑自私、胆小怕事、精明干练、善于应酬的小商人的典型
——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写照
常四爷: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但一个人很难挽狂澜于即倒——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的代表。
松二爷: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无谋生能力的旗人代表。
刘麻子、唐铁嘴:满嘴流气、无耻无赖——反映了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崔久峰:——悲观、绝望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
吴祥子、宋恩子:——蛮横霸道,傲慢无礼的老牌特务的代表。
总结:
这些受帝国主义、军阀、反动势力、地痞重重压榨的人,他们性格的发展和命运的归宿闪烁着鲜明的时代的色彩。而帝国主义入侵、军阀混战、反动势力的横行霸道,更显示出社会的黑暗与灭亡的必然趋势。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2.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
唐铁嘴:两个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
王利发: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王利发谦恭周到,常四爷豪爽耿直,宋恩子、吴祥子奸诈傲慢
《茶馆》的语言特色
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
课后作业
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大茶馆是个小社会
谈《茶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茶馆》与《雷雨》的矛盾冲突之比较
从人物语言看《茶馆》的时代特色
《茶馆》语言风格例析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