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导学案
主备:范祥丽 时间:2013、3
老师寄语: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语言文字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文言文的有效诵读,力争读到韵味十足 2 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并试译全文。
? 3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二知识链接(助你一臂之力)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 山西省永济市)人。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他的作品有的寄情山水,抒发个人的抑郁和苦闷;有的反映当时人民的疾苦和愿望,谴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等。《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都是他被贬永州时期的代表作品。《永州八记》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2写作背景: 柳宗元生活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危机四伏的中唐时期。唐顺宗时,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执政,他们在政治上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当时柳宗元33岁,任礼部员外郎,也积极参与了这一革新运动。但是在保守势力的疯狂反扑下,顺宗退位。宪宗即位后,对革新派进行了残酷的迫害,革新派人物相继遭到残杀和贬谪。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身居荒僻落后的地区,因此他的心中非常抑郁。
写作《小石潭记》的元和四年是柳宗元人生最苦闷的岁月。在此之前,他年轻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相继去世;女儿这一年已经病笃,次年四月三日即夭折,年仅10岁。家庭迭遭变故,仕途更是不顺。宪宗皇帝曾下诏令柳宗元不能调移升迁这意味着此后再也不能参加朝廷对官员的政绩考课,永远,他将在荒蛮之地终老此生了。3、文体知识介绍——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通过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导入新课(试试自主设计导语)
二试读课文,读的流畅
通读课文, 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1、2小节能读出好奇快乐。3、4、5小节语调要缓慢,读出淡淡的忧伤的感情。
①初读: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己积累至课堂笔记上。
②范读:教师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③学生自读、学生分读、齐读。
三、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与工具书,二人合作疏通全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译文对对碰)
四、感情朗读,体会心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文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五、反馈检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A、从小丘西行??????? ?????B、斗折蛇行??????? ?C、可百许头???????????????? 2、文学常识填空。 ???柳宗元,字??????? ?,世称????? ?? 。??? 朝文学家。他与??????? 一起倡导“唐代古文运动?”,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文中描写小石潭周围极幽极佳的景致的句子是 , , 。?
2、文中侧面写出水清澈的句子是 , , 。
3、文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溪流形态的句子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