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3-17 19: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三大改造》说课课件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二 说教法
三 说学法
四? 说教学流程
五 说板书设计
六 预想效果(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23——26。
本课主要介绍的三大改造,讲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及存在的缺点等。
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 、说教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另外要让学生学习历史后学会分析历史,运用历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其主要形式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主要形式是实行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因为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把三大改造的实质作为本课难点教学重点【二 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组织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运用表演法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 【三 说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讨论、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 说教学流程】(一)导入(二)整体感知(三)讨论探究2.解题1.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熟读课文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四)总结归纳1.三大改造的实质2.三大改造的意义和缺点(五)拓展延伸(六)小结与练习巩固
1 我国现在是什么性质的国家?
2 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 (一)导入 设置意图: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么设置是为了与后文得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结论相照应。 (二)整体感知—带着问题熟读课文 1、三大改造是哪三大改造?
2、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时候完成的?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主要形式和政策是什么?什么时候完成的?
设置意图:熟悉课文,了解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解题 提问:三大是指哪三大?
改造是指什么改造? 设置意图:让学生对本课有大致的了解,带着问题进入本堂课。1.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设置意图:让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同时锻炼学生分析总结和团结合作的能力。第一步:分组讨论、填表第二步:回忆以前学习的知识,提问:三大改造前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所有制?(+活动)
第三步: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学生计算)
设置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农业改造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播放影片第四步:学生讨论 改造方式?—— 设置意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合作社?怎么做?同时为后文讲解三大改造的实质埋下伏笔。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第五步 展示资料、播放影片 设置意图:让学生了解了解改造的情况,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第六步 简单讲解手工业的改造 ,突出其方式——手工业合作社随之展示资料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设置意图:让学生了解手工业改造的情况,因为手工业和农业情况相似,因此简单讲。 设置意图:让学生了解了解公私合营的概念,培养分析材料的能力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上海水泥厂第二步:补充表格第一步: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第三步 学生表演(突出赎买政策和 生产资料由私变为公的内容) 设置意图:让学生加深的赎买政策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1.三大改造的实质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次问题。 设置意图:锻炼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理解本文教学难点。2.三大改造的意义和缺点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设置意图:锻炼学生团合作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本文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五)拓展延伸 问题:反思历史,关照现在。学了本课之后,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例如:学习、生活等)
设置意图:让学生走出历史,不仅学会历史知识,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去学习、去生活。(六)小结与巩固练习
设置意图:巩固所学知识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五先
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
A.1949 B.1956 C.1978 D.1980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3.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
②让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独立生产
③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④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五 说板书设计】
设置意图:本次教学采取框架式板书,这样设置看起来更加清楚明了。【六 说效果预测】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 3.能走进历史,也能走出历史,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能团结协作、结合材料,综合分析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