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场作文训练:巧设题记,点亮全篇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七周刚刚进行了阶段的测试,我们今天先来看七周一篇得分 比较高的作文,看看如果这篇作文放在你的眼前,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我们请大家逐段来读,大家在读的过程当中就想刚才这个问题。
生:心存美好,远方不远,诗在眼前。——题记 “野花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是我曾向往的诗和远方。
师:很好,来,对这样传下去。
生:然而每天填鸭式的学习,三点一线的日常,除了考试时担惊受怕的刺激,再无惊喜之享。每天的日记里再也不是纯粹的快乐,而是带着忧伤的歌词。都说青春是多彩的,可我的世界只不过剩下乏味和灰暗,传说中的诗和远方到底在哪里呢?
师:你看育权同学今天表现不错吧!好,来再接着。
生:“今天又要写这么多!”我看着那一叠厚厚的习题,叹了口气,“出去走走吧!”循声望去,是小A, “不去,作业写不完。”我推脱。“走吧,算是陪我散散心。说着就把我拽出了教室。
师:语速不要太快,我们有请家权同学。
生:我们俩并肩走在校园小道,见她一副陶醉的样子,我顿生迷惑,也学着她微闭双眼,霎时,一股清幽的花香钻进我的鼻子,栀子花!栀子花开啦!微风过处,满树的花像舞者像仙女,推着挤着,一脸俏皮。
师:不错,你看有两个感叹号,有没有注意到这两句话?“一股清幽的花香钻进我的鼻子……”,你这一句,再读一遍,读出这两个感叹号行不行?尝试一下好不好?大家给我们家权同学掌声。(掌声)
生:霎时,一股清幽的花香钻进我的鼻子,栀子花!栀子花开啦!
师:好不好?不错啊!比刚才更有感情。(掌声)
生:诗意!眼前有诗意,欲辩已忘言。
师:很好,再接着。
生:操场,绿草地如地毯,空气中氤氲着泥土混合着青草的气味,小鸟欢跃,行者悠闲,钟楼高耸,楼下石阶,读者凝神,林荫小道,修竹翠林,“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我流连着,欣赏着,竟有点乐不思归,这难道就是我认为枯燥乏味的校园?我的心天天向着远方,眼前却忽略着多少诗情画意!看来是我的心窗关得太严太久了,至于校园的美好我都全然不知。
师:哇不错!再来,接下来几段你来好不好?我们班长。
生:“还记得上次我们一起背《赤壁赋》吗?惟操场之清风,与树上之高阳,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好个小A,又篡改古人的作品。“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停下脚步,用心品赏,适时拨除心中的冗杂,何愁不能坐看江山,站仰新月;闲庭信步,看云卷云舒,一个人的苦乐不在客观的事,而在主观的心。这一刻,我悄然读懂——心存美好,远方不远,诗在眼前。我要感谢小A,是她让我第一次感觉校园这里也有诗与远方;也要感谢自己,推开心窗,让心向阳,诗情画意,自然入怀。
师:很好,非常感谢!刚才大家非常有感情的读完这篇我们的考场作文,回到刚才的这个问题,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来,你先说一下。
生:首先他有运用这个题记。
师:运用了题记,在形式上,对吧?
生:然后他那个文学积累非常雄厚,从他这上面运用了“野花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可以看出。他那个课内的古诗词应用得就非常的恰当。
师:课内古诗词用得地很好是吧?是很好,还有吗?第二个,就是适当地运用课内的古诗。煜鑫刚才你举手,试一下。
生:就是看倒数第二段就这一句“心存美好,远方不远,诗在眼前”就和题记联系起来。然后还有最后一段最后一句“也感谢自己,推开心窗,让心向阳,诗情画意,自然入怀”就多引用一些四字词。
师:哦,他是从句子的句式来讲,四字的词语,是吧?这个非常的凝练,也有节奏。刚才我们李轩同学,提到的第一点就是题记,是吧?我们这位同学呢,跟李轩同学都有提到了这个题记当中的内容,在倒数的第二段,跟题记有一句相同的,大家找到了吗?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但是又有所不同,在这句话之前还有一个什么?
生:破折号。
师:还有一个。
生:这一刻,我悄然读懂。
师:那么这样一来就跟题记形成了前后的什么?呼应了是吧?那今天我们就专门来讲题记。那么,什么是题记呢?其实题记,我们一看就了然了。它是在什么之前?
生:开头之前。
师:什么之后?
生:题目之后。
师: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那么,请问大家觉得是一段话好呢还是一句话好?
生:一句话。
师:为什么?你说。
生:要简洁,可以比较简洁的概括全文,就不会说,一段话看到了很烦。
师:他说的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语言比较简洁,第二个呢,概括全文。但是题记是不是概括全文的呢?我们有用过题记的同学请举手,不只是这次,平时。好,那我想来让同学说一说,你觉得用了题记有哪些作用?
生:题记可以让你的整篇文章看起来……
师:看起来比较……
生:就是让人觉得你的文笔很好。
师:可能她的意思是,她要表达意思我猜一猜,就说题记看起来好像这篇文章很上档次。刚才是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生点头)我们再问同桌。
生:我觉得题记的话就可以补充题目,题目没有的意思,就是可以做一个补充,然后还可以,吸引一下评卷老师的注意力。
师:这一点跟刚才我们同学说的一个样,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到有两个读者,一个是我们自己,一个是谁呀?评卷老师是吧?可以吸引评卷老师。刚才说到了另一个就是补充是吧?还有吗?还有没有?好,我们后面的,来,映清同学。
生:题记它不只是说起一个就是概括全文或者是吸引读者注意,它可以点明后面的中心。包括我本人,用题记的话,我是更爱用一些古诗文一类的,它可以高度概括出我们整篇文章想要表达出来的一个意思,或者是中心。就是能体现出,首先是,也可以是在开头的时候,为你的文章埋下一个类似于线索,让评卷老师在看到你的题记之后,再看你的文章,可能会是,他理解你的文章会更好理解一些。
师:大家刚才说的我觉得有一个共同点,总之有了题记一下子就会引起我们改卷老师的注意,这是最起码的一点是吧,当然了,这是非常笼统的,我们具体的来说。
师:根据刚才大家所说的,我们来把它解释一下,比如说像这个,这句话大家读一下,迈出一小步……
生: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师:还记得是哪篇文章的吗?
生:《走一步,再走一步》
师:《走一步,再走一步》你看,如果我们把文章里边的那一句话作为题记的话,你看,它起到了什么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就是什么?
生:呼应题目。
师:对了,呼应题目,点明了题意,是吧?我们这次七周考试很多同学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很好的点题,是吧?题记它就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是吧?点明或者补充题意,你看后面是补充的了,“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后面是在补充,在延伸是吧?好,这是第一个,大家写下来,第一个是解释、补充题意。第二,我们再来看,再读一读,丙辰中秋……
生: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师:如果这个作为,《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题记,它起到什么作用?
生:交代背景。
师:对,交代背景。然后你看,“兼怀子由”这个“兼”字,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
师:其实怀子由,有思念自己的兄弟,是其次是吧?还有比思念自己兄弟还有更重要的那个内容要表达,是不是?那么就这样,这是引出了下文。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二点是引出下文。好,再来一个很熟悉的,来,一二三。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岳阳楼记》是不是?几乎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对了,是吧?那它就起到什么作用?
生:点明中心。
师:对了,点明中心。那刚才大家拿到的这个资料里边有一道题,就是想让大家给文章增拟题记。
师:同学们,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这些文章,特别是《散步》,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还记得啊!这算是一个课内的文章回顾。好,《散步》是怎样拟的呢?大家可以,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我看一下。你可以用里边的一句话,当然如果没有,你就可以自己拟,自己生成一句话,然后来作为题记。
(学生思考、交流)
师:《散步》你怎么拟?
生:我背(bèi)上的同她背(bèi)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她用了这篇文章最后的是吧?我背(bèi)上的,跟他背(bèi)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好像里面一个字可能跟当时老师教的不大一样,大家知道哪个字吗?“背”(bēi)是不是?背(bèi)上跟背(bēi)上会不会一样啊?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背(bēi)上的就连同背(bēi)的这个人,背(bèi)上的就只有他背(bèi)上的这个人,知道吗?好,这里的应该是背(bēi)上是不是?如果让我来拟,我也是拟这个,大家读一读。
生:好像我背(bēi)上的同她背(bēi)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大家有没有去探究,那么使用题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比如说要求与方法呢?比如像这个,它就提醒我们,如果这个就是题记的话,它就注意到什么?来,你说。
生:要与课文的结尾相呼应。
师:与课文最后或者结尾对应,那就是一样啊。总之呢,就跟中心对应,相呼应。好,还有吗?
生:就是不要写太长,简洁。
师:要简洁。还有不同的吗?好!你说,欣媛。
生:可以虚实结合。
师:你能不能结合这个来说一下。
生:比如说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就是实的,然后整个世界就是虚的。
师:整个世界它可以是虚的,是吧,它可以是虚的,虚实结合,很好。
师:还有,第二个是什么?
生:《孤独之旅》
师:《孤独之旅》大家有没有找到一句可以(作为题记)?好像很难,可以自己写吗?可以吗?来,你来分享一下。
生: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师: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变成落汤鸡。当然,大家肯定不会往这边去想,而是会往那边去想,就变成了什么?更加的什么?
生:更加的坚强。
师:对,更加的坚强。她这个题记拟得好不好?我觉得很好,就是有没有做到刚才所说的虚实结合?
生:有。
师:穿过了暴风雨,这个暴风雨其实是什么?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生的暴风雨,我们穿过了六月的暴风雨,那就不一样了,是吧?老师自己拟的是:经历风雨,何惧孤独。当然也有虚实结合,是吧?这个我要强调的就是刚才大家所说的这一点就是一定要简洁,当然如果有文采那就更好了,是吧?那就更妙。
师:再来一个,最后的是《故乡》是吧?《故乡》肯定大家会,我猜会用哪一句?
生: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师:很好,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样的话就能够跟文章的什么联系起来?
生:它的主旨。
师:对,它的主旨。那这样的话,就刚才我们同学所说的,就能够前跟后呼应,而且也能够点明中心。
师:根据刚才大家所说的这些,我们接下来,准备让大家来现场补充一下题记。大家看第二篇文章,第二篇文章是什么?
生:《这里有多年前的影子》
师:《这里有多年前的影子》是吧?请大家,看一下它的要求,请根据内容补充一个题记,并把题记作为中心句来呈现,大家试一下,同桌可以交流,然后也可以推荐一下。
(学生思考、交流)
师:我们请逸尔同学。你拟的是?你直接读出来吧。
生:爱是一种轮回。
师:爱是一种轮回,我们发现这里面有个词“轮回”肯定有戏是吧?为什么这么说?
生:他文章的内容就是写他监督奶奶回到家,然后,后来有一段插叙就是写到多年前奶奶也是看着我这样走到了家,就是一种爱的轮回。
师:这一篇文章刚才发下去的时候,大家已经是有所了解了,你是根据文章的内容然后说是爱是一种轮回,定下的题记是吧?那结尾呢?
生:原来爱是一种轮回,此时奶奶的背影也是多年前我的背影。
师:此时奶奶的背影也是我多年前的背影,很好,好,请坐下。大家来看一下,刚才我们已经从这个题记的作用以及写题记要注意的要求与方法两个方面,给大家作了一个这样的呈现,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从左边到右边,它里边有一个共同点,有两个是相同的,是什么?大家知道吗?你看题记的作用一个是什么?
生:点明中心。
师:点明中心,当然题记作用不只是这三点,还有很多,那么注意的事项,就要跟结尾的中心句呼应,也是其中一点,当然注意事项还有很多。我们如果在考试的时候,在我们构思文章的时候,如果我们想拟题记,我们就把这两者把它结合起来,也是说,我既要拟题记,同时这个题记要跟文章的结尾的关键句,关键句有时它可以成为中心句,如果把它对接起来那岂不是一个成语,锦
生:锦上添花。
师:锦上添花是吧?而且老师一眼打开来,我也明了你大概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我们逸尔同学的这个,我觉得拟得很好的,语言简洁,点明文章的主题,还有没有同学愿意尝试?培茵同学。
生:我拟的是:爱不是束缚,亲情更需包容。
师:然后呢?这中心句呢?
生:爱不是束缚,亲情更需陪伴。
师:也能够联系起来是吧?
生:我前面和后面,前面写的是一样,然后第二句写的不一样。
师:第二句写的不一样是吧?那为什么呢?后面的半句不一样呢?
生:因为我觉得他这个文章,想表达的内容是主要还是写的是亲情,然后就是突出亲情,然后我写了一个包容,然后写了一个陪伴,就是陪伴是感悟,然后包容是做法。
师:哦,陪伴是感悟,然后包容是做法。好,还有没有?大家在拟的时候,能不能去把我们刚才所说的虚实结合、语言简洁等等,之间把它联系起来。锐琳同学。
生:万物皆有轮回,感恩之心应该常在。
师:万物皆有轮回,会不会受她的影响?
生:不是。
师:哦,不是的,我本来就是这样写的,感恩之心应常在,是吧?那你的中心句怎么写?
生:也是一样。
师:也是一样的,那你就更直接,更直接了当就说,亲爱的改卷老师,我要写的就是这个意思,就直接是吧?也是可以的是吧?请坐下。可能有所不同,我们也是允许是一样的,是吧?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同学和老师所拟的,这是在十二班同学拟的,还有老师的,我们读一下。从前,一二三。
生:从前世界在我眼前,如今换我陪你身边。你为我画出一抹朝霞,我陪你晕出一片黄昏。
师:什么?(指“晕”字)
生:晕(yùn)。
师:好,第三。
生:我们总是绕着时光的路灯转圈,于是在这里便有了多年前的影子。
师:假如你是改卷老师,你最欣赏哪个题记?为什么?马上有同学举手,来。
生:我最欣赏的是第二句。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画出一抹朝霞,晕出一片黄昏”这有一个是虚实结合。
师:有虚实结合是吧?哪里虚哪里实?
生:画是实的一个动作,但是不可能是画出朝霞。
师:你的意思是朝霞是虚的是吧?对,朝霞黄昏虚的。
生:然后还有一个,它这两句是有一个对偶。
师:有对偶的感觉是吧?
生:对,有一种对偶的感觉,而且它比较简洁。
师:比较简洁是吧,还有?
生:有文采。
师:有文采,还有?最关键……
生:还有它和文章的中心,是有一个联系。
师:有一个联系,有一个呼应,是吧?能够紧扣文章的中心来的,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简而言之。
生:这篇文章是写我陪奶奶回家,然后令我想起了多年前,奶奶跟着我去上学的这件事。
师:跟着我去上学,当时奶奶跟踪着我,是吧?我都不肯让她这样,但是她还是这样。不是的,其实这是爱的一种表现。我刚才注意到一个细节,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你是看这边,然后就再看这边,是吧?
生:是。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她是紧扣着这个上面的这个板书的要点,然后来点评,也就是说,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她能够根据这个来点评,是吧?同意她的观点吗?你跟她一样,你最喜欢第二的请举手,有没有?只有两位三位四位,没关系,请坐下。我要跟大家说,我自己的观点。我也是最喜欢第二,相同的不说,语言简洁,另一个,其实三个点都有用上,我自己拟的是第一个,后来十二班的同学他们拟的我觉得第二个,我觉得比我拟得好,第三个当然也不错,有那种流行歌曲的感觉,有没有?我就觉得最好就是第二个。那看起来,拟题记还是很有讲究的,当我们把这些都把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是跟文章的立意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总结几点,首先第一个,这个题记是不是一定得有?
生:不是。
师:不是的,大家记下来:题记不一定得有。有,而且特别好,肯定是锦上添花,如果弄不好,一个成语什么来着,弄巧成拙。我打个比方,如果现在有人买了一朵鲜花插在我的耳朵上,大家觉得我美吗?肯定不觉得我美,但是,任何一朵花,哪怕是小花,插在我们班里边任何一位女同学发际边都显得特别美,是吧?所以适合才最重要。那么第二个,我们刚才有没有发现,好像这么的一闪,我们学过的文章里边就出现了好多可以作为题记的句子。其实我告诉大家,很多的文章它往往就是围绕着一句话来着,比如我们学过的《紫藤萝瀑布》,大家记得里边一句话吗?花和人都会遭遇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会记住这句话。上一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具体而微”那个成语的时候,《珍珠鸟》里面有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是美好的境界。半年前孟晚舟在深圳机场发表的演讲,内容大家记得吗?不记得了,是吧?但是里面一句话大家肯定会记得。
生: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师:对了,不只是因为我们考试,因为这句话,你看它非常好,好在哪?虚实结合,点明中心。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家如果要回顾我们原来的这些课内的文章,我觉得可以用这个方法,每一篇文章你就提取一句话出来,这句话可以是里边的,也可以是你自己的。
师:我们班的恩恩同学,她的读书笔记,她用这个,你看我们刚才看到了《岳阳楼记》就是这句,《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有没有?就这样来,对你整理以及提升,我觉得是非常的有帮助,这是第二点,写下来:可以用一句话。大家在拟的时候,我确实想要拟题记呀,是吧?那么怎么拟呢?是不是题目一出来,然后马上就拟?不是的,谁来支招?如果我真的要想拟题记,可以怎么办?你来。
生:可以先在稿纸上就先列一个你写这个作文的思路,还有你要确定这个中心,这样你才能理出这个题记。
师:你的意思就是列了提纲之后,就可以拟题记是吧?
生:要列提纲,然后确定要写的内容,而且要表达的中心之后。
师:哦,然后就可以拟一下题记。坐下,还有吗?
生:先把作文写完之后,然后在结尾段或者是倒数第二段里面找一句,能够概括这篇文章的一个句子,然后把它填写在前面为题记空出的这个位置。
师:她语言非常简洁,她不说前面先空出,而是说,可以拿出来,填写在前面空出的这一行里边。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我觉得可以,我刚才设想的也是这样。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先敲定了题目,敲定了题目之后就确定了为何写这个立意,立意是什么?就是你心中想所要达到的是吧?所要达到之后,再把这个意思把它写成一句话。那么这句话,你先不要急着写,写完之后,再把它拿到前边来。如果一行不够怎么办?我就给大家办法,不够怎么办?浓缩,四字词语此时可以出现了。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试一下,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来拟一下题记,拟一下题记之前出一个题目,已经布置大家找一下我们复习资料里边近几年中考题目或者考试题目,我也出一个,然后等会我们一起来写。谁来?欣媛,你说哪一个?
生: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做一粒什么样的种子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师:做一粒怎样的种子?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你想出的题目是?
生:请以“发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即使再渺小也要发光。
师:以“发光”为题,做一粒怎样的种子?这是半命题。我给大家出的题目,是在这,我给大家出题目是重拾 ,我们就看这三个,大家选一个,决定选哪个?写哪个?重拾吗?好,重拾,那就直接写重拾,开始。你就写重拾什么,然后拟一个题记,说一说大概你自己的构思。
(学生思考、动笔)
师:有没有同学已经写好?映清同学,一向非常快,我要看看你写的是什么?你来读一下好不好?
生:重拾那束百合花,题记是:人生何必长相伴,遥以相思寄东风。
师:你马上是用的这个古诗词,然后来作为题记,说一说为什么?
生:我构思这篇文章是,主题是百合花,大概的一个构思就是我在母亲节的时候和同学出去花店买花,买了花回来之后想起母亲不在家,百合花不知道送给谁,然后想起多年前,自己家的隔壁是一家花店,总是闹着要母亲帮我买一束百合花,那一束百合花就是香气很浓,在母亲身上留下了百合花的味道,在我想要丢掉这束百合花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很像是那个百合就像是母亲一样,因为那个花香在她的身上,就是用百合花来比喻母亲,还有我对母亲的一个思念,最后把百合花放在了我书桌前的那个花盆上。
师:特别的好!我想请问重拾你怎么体现?
生:就是在我要放弃掉这一束百合花,就是因为我母亲不在家,不知道怎么送,然后在我本要放弃这束百合花的时候,想起这件事情,母亲因为多年没有在家没有陪伴我,可能因为有一些事情然后我也和她疏远了,但是想起那一束百合花,之后又突然想起多年前的事情,就是想要说像是一个寄托一样,寄托了我对母亲的一种思念吧,然后重拾起这个百合花,把它放在了家里,之后打了一个电话,跟她说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
师:好,可以,我明白了,这时候几乎想放弃,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很好,还有吗?文嘉。
生:我拟的是重拾过往温情——侨批。
师:好,重拾过往温情——侨批,然后一个破折号,是不是?侨批,是不是?然后题记是?
生:是同一个月亮,是念念不舍,是一封封泛黄的侨批。
师:很好!我想单是这句话,那肯定能够吸引我们的改卷老师,请坐下。老师刚才在大家这个写的时候我也写这个,有点像文嘉同学的,重拾满庭芳香——潮曲潮韵,还有庭中的那缸莲让我重回时光,其实也是写我们本土文化,我也准备了这么一个,重拾那块橡皮擦,这一次我把青春的误笔郑重的擦去。
师:同学们,今天我跟大家聊一下题记,题记的作用,拟题记的注意事项,目的不是让大家接下来都是拟题记,而是说,你觉得要拟题记的时候就要注意这几点。那老师我不想拟题记,那我听这节课就没作用吗?不会,你就这样想,在落笔之前,想着文章的中心到底是什么,那这样再来落笔我觉得就比较有效。今天给大家两个作业,第一个,这次40分以上同学可以完成,第二个是40分以下同学来修改这次作文题记或者是中心句。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我们课就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