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碱梯度能力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1 常见的碱梯度能力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3-17 21:0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1 常见的碱
全能训练?梯度升级
基础达标
1.(2011·北京中考)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
A.纯碱 B.烧碱 C.小苏打 D.熟石灰
2.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烧碱时,烧碱应放在( )
①烧杯中 ②纸上 ③右盘上 ④左盘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B.都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C.都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D.都有腐蚀性
4.(2011·泰安中考)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浓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5.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鲜蛋会呼出CO2 。下列物质能在蛋壳表面形成难溶性固体保护膜,因而可以作为鲜蛋保鲜剂的是( )
A.稀盐酸 B.水 C.石灰水 D.食盐水
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夹子处于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沸腾过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7.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澄清的石灰水,请你对这两种溶液进行鉴别。
(1)鉴别它们的三种不同方法是(只写试剂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其中的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
8.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不是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
9.(2011·临沂中考)请你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试剂,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杂质。提供的试剂有: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稀盐酸;③水。
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氧气中又混入了其他杂质,该杂质是________。
知能提升
1.(2010·宁夏中考)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硬
B.用苛性钠干燥O2、H2
C.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
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2.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1·山西中考)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1)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获得了两种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
①如果他想验证某瓶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的是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想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他应该选用的是_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液体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创新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3)实验探究:
(4)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解析】选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俗称纯碱的是碳酸钠;俗称小苏打的是碳酸氢钠;俗称熟石灰的是氢氧化钙。
2.【解析】选C。天平的使用规则是左物右码,物品应放在左盘中称量,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3.【解析】选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其物理性质不同,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4.【解析】选A。浓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造成溶液质量增大,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浓硫酸有吸水性, 暴露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也会增大,但该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5.【解析】选C。稀盐酸会与蛋壳中的碳酸钙反应,食盐水腌渍鸡蛋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保鲜,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从而阻止鲜蛋的呼吸,达到保鲜的目的。
6.【解析】选C。本题是一道典型的理化综合题,把对NaOH与CO2的反应、液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的考查融于同一实验装置中。由图示实验装置,滴入NaOH溶液后,广口瓶中CO2气体被吸收,打开夹子后广口瓶和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试管中刚沸腾过的水又会重新沸腾。
7.【解析】区分稀硫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时,所选试剂加入两溶液中,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如CO2分别通入两溶液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稀硫酸没现象;把Zn粒分别加入两溶液中,稀硫酸中产生气体,澄清的石灰水无现象;把无色酚酞溶液分别滴入两溶液中,稀硫酸中不变色,澄清的石灰水中变红色。
答案:(1)酚酞溶液 二氧化碳 锌粒
(2)取少量样品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无色的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的为澄清的石灰水,不变色的为稀硫酸(答案合理即可)
8.【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HCl挥发而减小,此过程是物理变化,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 Na2CO3+H2O,生成的碳酸钠能溶于水,所以溶液质量会增大,石灰水也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 ==== CaCO3↓+H2O,生成的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溶液质量会减小。
答案:石灰水 Ca(OH)2+CO2 ==== CaCO3↓+H2O 浓盐酸
9.【解析】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要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杂质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在此过程中,氧气中又混入了杂质水蒸气。
答案:① 2NaOH+CO2 ==== Na2CO3+H2O 水蒸气
知能提升
1.【解析】选B。A中Ca(OH)2与CO2发生反应生成了CaCO3;B中NaOH只吸收水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指示剂变色是化学反应的结果;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2.【解析】选A。气球鼓起来是因为内部压强比外部压强大。温度升高或有气体生成,均会导致这一结果。①②中有气体生成,③④中都有大量的热放出。
3.【解析】选D。氢氧化钠吸水潮解,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需要密封保存。
4.【解析】该题把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进行了比较,二者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生成的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故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过本题应记住:检验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能使小气球鼓起来,一是产生气体,二是放出热量,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接触发生分解反应产生O2,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1)①氢氧化钙[或Ca(OH)2]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明显现象
②氢氧化钠(或NaOH) NaOH易溶于水,吸收的CO2较多
(2)①2H2O22H2O+O2↑
②CaO+H2O ==== Ca(OH)2
拓展创新
【解析】由实验结论部分变质可知,氢氧化钙肯定部分变为碳酸钙,而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可知,溶液已经不显碱性,表明氢氧化钙已全部变质,加入盐酸肯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加入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可知,样品中没有碳酸钙,即没有变质,氢氧化钙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3)
(4)①CaCO3+2HCl ==== CaCl2+H2O+CO2↑
②改良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