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复习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世说新语复习备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17 21:4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复习备课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25课 《世说新语两则》
【课标与教材分析】
新课标明确规定:“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学生继续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可以说肩负着使学生学习并热爱古典文化的使命,教师应精心备课、厚积薄发,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这篇文言文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很大困难。初一的学生毕竟才接触文言文,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思考质疑的习惯非常重要。
建议: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世说新语两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学生继续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可以说肩负着使学生学习并热爱古典文化的使命,教师应精心备课、厚积薄发,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
这两篇文言文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很大困难。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复习了《童趣》、《论语》,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复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想知道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学生能通过查阅字典、为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注音,并初步把握字形,同时可以简单的概括主要内容,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4、学困生分析:这部分学生的基础欠佳,对于文言词汇的积累、重点句子的理解存在认知和记忆上的障碍。并且古代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现代文化影响,对古代文学家缺乏了解,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因此,对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并且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差,在课堂记诵环节,需要教师严加督促,加强知识的落实和检查。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争取能背诵。
能力目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方法:采用自主复习、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当堂检测、学生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过程:第一课时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复习导航】,重温文意,对文章整体感知,然后在教师引领下,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写法及主旨。最后再结合【复习导航】,熟练记诵本课知识点。 第二课时通过复习检测题,检测学生所学知识,然后对易错点再次讲解、背诵、巩固记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复习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 理解文章内容、写法和主题。
[复习难点]:
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①采用自主复习、小组合作、教师点拨、当堂检测、学生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采用情景激励法、比较法、分析法、诠释法、循序渐进法指导学生树立自信、步步深入,落实所学知识。
【复习准备】
课件 试卷测试题
【复习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在看【复习导航】 前,先自读一遍原文,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然后在教师引领下,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写法及主旨。最后再结合【复习导航】,熟练记诵本课知识点。
教师活动:上课伊始,让学生先阅读原文,再引领学生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写法及主旨。然后发下【复习导航】,督促学生熟练记诵本课知识点。学生互查,教师抽查。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导航
1.解释加点文言词语:
①与友期行(约定)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丢下 到) ③门外戏 (玩耍)④尊君在不(否) ⑤待君久不至(到) ⑥相委而去 (丢弃,失信)
⑦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不讲信用) ⑧下车引之 (拉,牵) ⑨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2.翻译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约定中午出发,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结果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朋友很惭愧,下车去拉远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家门)
3.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问题探究:
①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②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言之成理即可)
③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做人要有理有信))
5.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成语:三令五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相关链接】
中外名人讲诚信: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
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
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谚语
《咏 雪》复习导航
1.解词
①俄而雪骤(不久)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 比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
2.译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拟?(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麽?)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比作空中撒盐.)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随风而起在空中飞舞。)
3.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4.特殊句式
①白雪纷纷何所拟?(宾语前置句)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句)
③即公大兄无亦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
5.问题探究
“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差可拟”好在哪里?(形似,轻,下降慢)
【相关链接】
咏雪诗句积累:
①孤舟蓑翁,独钓寒江雪。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③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⑤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⑥大雪满弓刀
⑦柴门闻吠,风雪夜归人
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⑨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⑩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①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②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③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⑤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⑥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⑦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⑧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⑨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⑩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④ 燕山雪花大如席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督促学生认真、自觉完成复习检测及短文阅读《像蒲公英一样生存》,并做好圈点批注。
学生活动:认真做检测,把不会的地方用红笔标画出来。认真阅读并圈点批注《
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世说新语两则》测试题
1.解释加点文言词语。
①与友期行( )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 ③门外戏 ( )
④尊君在不( ) ⑤待君久不至( ) ⑥相委而去 ( )
⑦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⑧下车引之 ( ) ⑨元方入门不顾 ( )
2.翻译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问题探究:
① 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
②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③从这则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
4.词语积累:
仿照例子,了解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并写出带该字的一个成语
例子:吾日三省吾身(多次)
《咏雪》
1.译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拟?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2.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朝-----组织编写,它是六朝-----小说的代表。
3.特殊句式
①白雪纷纷何所拟?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即公大兄无亦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问题探究
“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差可拟”好在哪里?
【作业布置】(创新支点)
B层:背诵文中名句,并自主默写。
A层:以“诚信”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板书设计】
重点实词
重点句子
原文背诵
【复习反思】
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背诵原文。面对此学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拓展阅读,让学生读一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