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含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本第8页例1及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物,理解“平均分”。
【教学重、难点】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平均分吗?今天就让林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出示平均分课题幻灯片2)
师: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课本例题糖幻灯片3)
生:糖。
师: 对,就是大家都喜欢的糖。你能把这些糖分成3分吗?请你来分一分。用圆圈代替糖在本子上分一分。
【设计意图】通过大家都喜欢的糖,带他们进入学习的情境。
师:把他们分得的几种情况进行小结。
第一种分法1颗、1颗、4颗,
第二种分法1颗、2颗、3颗,
第三种分法:2颗、2颗、2颗,
师:对比这3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更公平?为什么?(出示幻灯片4)
生:都认为第三种公平,说出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分法不一样,抛出问题,设置悬念。
师:通过对比都认为第三种分法比较公平。因为第三种是每份都是2颗糖,每份都一样,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出示幻灯片5)
【设计意图】在这里演示2颗一份,建立学生每份的表象同时每份都是一样的,引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老师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出示幻灯片6课本做一做第1糖图片)下面哪些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生:第一和第四组是平均分
师:对的。反问为什么第二组和第三组不是平均分呢?
生:答原因。
【设计意图】出示实物图让学生直观判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形成初步的表象。
师:转述学生不是平均分的理由。这是正确的,接着我们往下看。
师:(出示幻灯片7草莓图)哪组草莓是平均分呢?
生:第二组
师:对。同学们真聪明,那为什么第一组不是平均分呢?
生:第一组每份不是同样多。
师:转述第一组每份是多少个,每份不是同样多不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水果图片判断平均分,进一步加深平均分表象的形成。
师:看来都难不倒大家,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出示幻灯片8橙子图)哪组橙子是平均分呢?
生:第一组。
师:是的,那第二组为什么不是平均分
生:很快说出原因。
师:转述第二组每份是多少个橙子,每份不是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师:(出示幻灯片9桃子图)哪组桃子是平均分呢?
生:第二组
师:正确,为什么第一组不是平均分?
生:说出理由
师:转述第二组每份是多少个橙子,每份不是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师:我们再往下看(出示幻灯片10)哪组是平均分?
生:三角形那组是平均分。
师:对的,为什么圆圈那组不是平均分?
生:说原因
师:转述圆圈每份的个数,每份不是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橙子、桃子图片和常见的圆圈、三角形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才是平均分,从而达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学均分,你们明白什么是平均分了吗?(出示幻灯片11)再一次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