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五课东南亚
课型:新授 计划课时: 2 主备人: 审核人:
第一节 东南亚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填图练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堂: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的“火山国”是指哪个国家吗?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是哪里?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区域--东南亚。
(二)【自主学习:】
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 ,包括 和 的大部分。
2、中南半岛因在 而得名,北部地势 ,形成 地表形态。以 气候为主。
3、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 ,山岭很 ,平原较少,河流 ,以 气候为主。
4、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洋与 洋,位于 半岛与 半岛之间,附近有三个国家 、 、 。
(三)合作与探究:【课堂练习:】
1、读图“东南亚地形图”请同学们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
提问: 这些河流发源于哪里?
这些河流之间的黄颜色表示什么地形?
这些河流的流向怎样? 为什么?
河流上游是什么地形 ?下游是什么地形
1、 读图2—3,找出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了解它们的地形、气候、河流特征:
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4、读图:“东南亚的国家与地区”
(1)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
(2)在东南亚的国家中与我国土地接壤的有哪几个国家?
、 、
(3)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名字?流经哪些国家?
5、读图:马六甲海峡
提问: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巩固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A B
2、大洲:C D E
3、海峡:F
4、苏门达腊岛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从板块结构学说来看,该地区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5、M是一条石油运输线,该运输线是将 的石油运往 (国家)。
【教学反思】:
(实际 课时)